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及企业自发性会计政策选择做出科学的理论解释,可以为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提供政策建议,为估计会计政策选择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以2004—2006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与市场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发现:资产减值计提比例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显著正相关;资产减值计提比例的变化与市场价值的变化也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资产减值信息不仅具有影响公司市场价值的信息含量,而且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变化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
邢家合  钱秀菊 《中国市场》2007,(44):100-101
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是以"决策有用观"为理论起点的。当资产可回收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应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针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现状,我们要进一步规范信息、价格等市场机制,切断资产减值准备与公司考核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从而削弱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谷晓琳  张鑫 《商业会计》2015,(8):79-81,111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重要目标始终是夯实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然而现实中却时常被上市公司作为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亏损上市公司尤为严重,而且动机不同对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影响程度也不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发现:亏损上市公司披露的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亏损上市公司中,存在扭亏动机的公司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比正常盈余公司要低,但是大清洗动机的价值相关性却显著高于正常盈余公司。  相似文献   

4.
资产减值视角下盈余管理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悦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25-27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误导投资者,危害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必须加以控制。以现行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和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关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化对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治理过度的盈余管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5.
正确地对资产计提减值以使其更接近真实的市场价值是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与旧准则存在着很多区别,但仍存在现行准则没有禁止全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外部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上市公司应改变单一的业绩评价指标,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道德建设及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加大惩罚力度,以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滕晔 《商场现代化》2008,(1):381-382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使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有了更为规范的规定,其中资产减值准则是此次准则改革中变化较为明显的准则之一,其中不仅明确了资产项目计提减值的具体条件、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对资产项目发生减值后价值得以恢复是否允许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主要针对是否允许转回以计提的减值准备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商》2015,(31)
2007年发布的资产减值准则在规范资产减值金额确定的标准上,不仅对于减值迹象有更加明确的认定,并且禁止在后续会计期间将已经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价值转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压缩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本文在对比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做出二者之间的对比来讨论新资产减值准则能否使管理者减少盈余管理,并且做出相关的建议,为投资者提供有效信息制定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赵敏  甄颖 《财经论丛》2008,42(1):71-77
本文重点考察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具有扭亏为盈、洗大澡动机的公司进行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金额和幅度高于其他公司;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最后一年(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与2004年和2005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我国涌现出许多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投资者披露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快速增长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使得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这些压力提供给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少的经营利润,公司面临的压力,使操纵应计利息的资产减值及转回粉饰财务报表选定的企业主,对于这种现象在我国出台了新的准则,以规范企业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与原执行的会计准则,何时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行准则,减去判断,减值相比减值损失的价值的对象和范围是可以逆转的迹象做出更详细的规定,现有的基于过去的经验指导原则,并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发展并没有改善,现行准则能帮助投资者决策吗?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2011年到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并分为巨额盈利公司、微利公司、巨额亏损公司三类。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A股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与利润操纵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判断具有不同利润操纵动机的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情况。得出结论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并没有成功遏制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现象,而且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对上市公司利用其操纵利润的制止现象不明显,上市公司仍有很大的利润操纵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