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14,(9):43-44
技术概述:在水稻产地环境质量背景评价和水稻优质清洁安全生产合理区划的基础上,通过水稻栽培方式合理布局、生长发育诊断指标精确调控、氮高效品种筛选利用、秸秆还田、优质降污施肥、病虫草害高效清洁防除、稻鸭(渔)共作复合生态种养等措施或技术应用,实现水稻清洁安全生产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公布了2016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鳖虾鱼稻生态种养"三高"技术研究》项目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鳖虾鱼稻生态种养"三高"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鳖虾鱼稻在同一生态系统内共生互利、循环利用,水生动物解决了水稻的肥料需求,结合频振杀虫灯使用,水稻病虫害得到综合防控,整个  相似文献   

3.
声音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湖南省湘阴县兴隆村村民陈国光清除频振式杀虫灯上的成虫残体,以便提高诱杀虫害的效果。有“生态农业之珠”美誉的兴隆村实施生态农业开发战略,安装了频振式杀虫灯85盏,覆盖村域内所有水、旱地,且推广稻鸭共育、猪——沼——稻等立体生态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4.
应用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和黏虫色板诱杀害虫技术防治蔬菜害虫,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和防治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生产、促进生态和谐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依据酵素菌生物肥在水产养殖、水稻种植中使用的显著效果和稻鱼虾生态养殖技术,我们研究出一套新的养殖技术,即"微生物酵素菌肥在鱼、虾、稻生态种养中的应用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高效分解水中化肥残留物和土壤中不可分解的各类物质,改良土壤结构,保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稻鸭共育丰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稻鸭共育.就是依靠鸭子在稻株间吃虫(杂草、绿萍、浮游小生物)、排泄等活动.不用中耕除草,不施化肥、农药,使稻鸭和谐共生。采用这种种养模式不仅省工节本.而且生产出来的稻米、鸭肉等均属于无公害产品。现将无公害稻鸭共育丰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稻田生态种养指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利用稻田湿地环境适当开展水产养殖或水禽养殖,形成的共生互作、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举措。稻田生态模式主要分为:稻蟹种养模式、稻鱼种养模式和稻鳅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稻-鸭-鱼"综合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稻-鸭"共作的基础上,增加了鱼作为经济品种,充分发挥稻田的生产潜能,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养殖业生态化发展的一种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统水稻生产依赖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冲突的矛盾被鸭和鱼在食物链上的增益作用极大化地  相似文献   

9.
<正>稻田生态种养技术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稻鱼、稻蟹、稻虾、稻鳖共生,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的一种新技术模式。实践证明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粮食和水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垫江县为了创建无公害粮食(水稻)生产基地示范县,因地制宜抓好水稻生态种植,大力发展免耕抛秧技术,早稻推广免耕生态稻5万多亩,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稻—灯—鱼”生态模式,目前全县500多亩“稻—灯—鱼”共育稻生长良好。垫江县是农业生产大县,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县水稻年播种面积60多万亩,其中优质稻约49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0%以上,是重庆市优质米的主产区之一。2003年被重庆市农业局列入了创建无公害粮食(水稻)生产基地示范县。为了进一步做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稻米产业,垫江县在积极做好无公害粮食(水稻)生…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及其危害,综述了水稻-河蟹综合种养生产模式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依据生态学理论、平衡施肥原理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理,枚举了稻蟹生态种养中化肥农药减施的主要途径方法或措施,提出了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的概念,明确了稻蟹综合种养应以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为基础,协同优化化肥农药减施的各单项技术,因地制宜地建立实用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体系,并对其生态学效应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04,(9):28-28,27
稻鸭共育新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以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达到稻鸭双丰收、环境优美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与传统的大群体稻田放鸭不同,稻鸭共育共生是以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野养为特色的;二是要选择适宜的水稻、鸭品种,培育适合稻田养殖的健壮雏鸭技术.合理运筹和调控肥水,做好稻田病、虫、草生物与生态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正奉贤区农委鼓励农户打破传统的养殖方式,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性动态循环。区农技中心起草制定了生态种养及循环农业示范专项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各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因地制宜,分别采用稻虾、稻鸭、稻鳖、稻蟹等生态种养模式,养殖对于水质极其敏感的水生生物(鱼、虾、鳖等),通过它们来显示稻田水质。生态种养模式,解决了长期困扰畜禽养殖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困扰,同时生态种养体系中所产生的有机肥料还提高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实现了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稻鸭共育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环保型生态农业栽培技术,在国外和我国南方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北方也正在广泛研究推广中。此项技术因其具有其他栽培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在水稻生产上得到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5.
正奉城镇积极推行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四个试点,包括奉联合作社200亩和洪北合作社100亩的"稻+鱼虾"生态种养结合,振荣合作社119亩的"稻+龙虾","稻+鲳鱼"生态种养结合,及朱新合作社95亩的"稻+泥鳅"、"稻+鱼虾"的生态种养结合。种养结合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新型农业的经济增长,减少了环境污染,优化了资源配置,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我县推广渔稻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在高老家乡韦洼村实施"渔稻混作、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总面积650亩,鲈鱼养殖面积200亩,常规鱼面积310亩,渔稻综合种养140亩(其中养殖河蟹30亩,稻田110亩)。实施渔稻综合种养,在稻田养殖河蟹等水生经济动物,水稻可以为河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生活、栖息、防暑、蜕壳的环境;河蟹不但能将稻田中的野杂草、水生植物和蚊子幼虫等吃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湖北省在稻渔生态种养新模式、新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多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模式,建设了一批试验示范基地。特别是2014年湖北省农业厅在潜江市召开全省"稻渔生态种养"现场经验交流会后,稻渔生态种养技术开始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更好地推广稻渔生态种养新模式、新技术,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将湖北省较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鸭稻共作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鸭稻共作的作业流程,生产模式的生态结构,并对鸭稻共作效益加以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模式在水稻生产中,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9.
虾稻综合种养技术是利用小龙虾和水稻的不同生长季节开展种养结合,水稻为小龙虾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小龙虾的粪便为水稻提供肥料;水稻秸秆还田肥水促进动植物生长,为幼虾提供饵料;种养过程中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废补缺,互利助生,化害为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虾、稻品质同步提升。由此可见,秸秆还田利用技术对虾稻共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正稻渔综合种养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国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稻渔综合种养明确为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推进工程之一,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推广站都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2018年工作要点,2018年湖北省农业主推技术就有虾稻生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