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占有目的是大多经济型、财产型犯罪成立的必要要素。它是一种特定的犯罪目的,大多经济型、财产型犯罪都以非法占有目的为心理态度。对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以及认定上,学界存在较多的分歧,这使得非法占有目的更具有讨论和研究意义。文章意在通过比较法的相关角度,在明确非法占有目的之内涵的同时,研究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以便发挥其在司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厘清经济型、财产型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之界限。  相似文献   

2.
张梦冰  徐芳 《河南经济》2003,(11):89-89
个人信托,是指委托人(指自然人)基于财产规划的目的,将其财产权移转给受托人(信托机构),使受托人依信托契约的本旨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作为一种独特的资产管理行为,个人信托不但增加了委托人投资理财的渠道,还能帮委托人达成以下特定目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案件中,权利人往往通过申请财产保全或先行停止侵权等方式,以期获得利益的最大实现。但在其因各种原因最终败诉后,对其申请临时措施给相对方造成的损害案件如何处理在司法实践中并无多少成例,且各地法院做法各异。本案通过对一起因权利人的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其申请的财产保全和先行停止侵权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意图对法律规定中所谓"申请错误"作一界定,并对赔偿的计算方式作一较为具有可行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案件中,权利人往往通过申请财产保全或先行停止侵权等方式,以期获得利益的最大实现。但在其因各种原因最终败诉后,对其申请临时措施给相对方造成的损害案件如何处理在司法实践中并无多少成例,且各地法院做法各异。本案通过对一起因权利人的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其申请的财产保全和先行停止侵权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意图对法律规定中所谓"申请错误"作一界定,并对赔偿的计算方式作一较为具有可行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自唐代以来,女性已明文享有财产继承权。迄于宋代,立法更显深入。但是,具体的司法实践并没有促成财产继承权的真正实现。就宋代出嫁女继承"本家"财产讼案来看,第一,财产数额一旦巨大,皇权就必然干预其中,继承权遂趋于"有限";第二,新出台的遗嘱制度,只能为女性提供不堪打击的"弱保护";第三,即便是出嫁女的母氏嫁资,也常常"被脱出"继承权限;第四,"出嫁女"身份的法律认判,更是改变继承权限的重大因素。所有这些历史变象皆显示,宋代立法与司法实践之间差距明显,国家法制的不健全、社会认同感的缺失和女性自身的不自觉等,都是女性实现财产继承权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即通过股权或债券凭证(这种股权或债权凭证代表了一种独立的、有收入流的财产或财产集合中的所有权利益或由其所担保)的出售,达到减少或重新分配在拥有或出借这些基本财产时的风险的目的,以及确保这些财产更加市场化,从而比仅仅拥有这些基本财产的所有权利益或债权有更多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张少会  赵紫雄 《魅力中国》2011,(14):178-179
有数额要求的财产犯罪中,未达法定数额不构成犯罪,因而也不存在犯罪之未遂形态;司法解释却规定对此类财产犯罪在特定情形下的未遂行为给予处罚。对于刑罚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这种矛盾关系,需要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信托作为一种转移与管理财产的制度,是指委托人将财产交与受托人,受托人依信托文件所定,为受益人或特定目的而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的法律关系。“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可说是对这种制度的高度概括,按是否盈利为标准,可以将信托分为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目前西方国家的信托绝大部分是商事信托,民营信托现在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9.
依据学界通说,诈骗犯罪属于刑法理论中的目的犯又称意图犯,即该类犯罪要求行为人不仅在主观上须具有犯罪的故意且还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由于目的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内容,如何对其证明是始终困扰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此外另  相似文献   

10.
一、信托制度含义及其市场环境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但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授信于人的委托人、受人之信的受托人、受益于人的受益人构成信托的行为主体。财产所有人之所以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管理或处置,是由于委托人没有能力或受到某种限制不能亲自管理和处置财产。信托投资公司不是简单接受委托,按照委托人意愿管理财产,关键是其能在受托管理中为委托人提供专业服务,实现委托人自身无力实现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央银行财产在外国法院豁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林华 《特区经济》2009,(8):231-232
国际上对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的豁免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整体豁免,将外国央行财产规定为非商业财产,一律享有执行豁免;二是规定外国央行财产为其自身利益持有的财产不得被扣押和执行;三是将外国中央银行财产视同普通财产,不享有执行豁免的特殊待遇。我国法院一贯给予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但我国的立法规定了此项做法的唯一的例外,即银行所属国政府明示放弃豁免或者指定该财产用于财产保全和执行。  相似文献   

12.
王凯 《魅力中国》2014,(22):312-312
公共安全作为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同类客体,其涵义的科学界定对于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今理论通说“不特定多数人”的观点过于狭隘,不能全面反映和涵盖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所谓公共安全应当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以及其他重大公共利益,对其认定不能单纯的从结果立场考虑,而应当将行为和结果判断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恢复性司法是目前我国刑法学界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众所周知,这一理论来源于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在该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处于领先的地位。通过对恢复性司法制度本身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理论原则与实践做法大多来源于各国的古代司法传统,笔者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究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与恢复性司法的精神契合,进而寻找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基础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的财产申报制度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申报对象。该法规定,包括总统、副总统、国会所有议员、武装部队官员等在内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门俸级相当或超过16职的人员,均须申报财产。同时,财产申报不只限于申报者本人,还必须包括其配偶或受抚养的子女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作为补充主刑惩罚罪犯的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这些附加刑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附加使用。从长葛市法院去年判决案件看,并处(或单处)附加刑的占很大比例,但实际执行效果欠佳。附加刑执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罚金因犯罪分子无实际履行能力而难以落实,没收财产因犯罪分子规避法律而难以履行,剥夺政治权利因管理疏漏而导致失控。随着附加刑使用频率的大幅度提高,实践中的“空判”现象也日益严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已经明显削弱了刑罚的应有功能,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相似文献   

16.
抽象行政行为是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不可诉的行为之一,但是无论从其本身的性质、司法审查的性质,还是宪政国家的要求以及国外的实践来看,抽象行政行为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的合理性都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宪政体制下,香港特区的司法权独立于中央国家的司法权,与内地的法院系统不存在任何组织或权力关系。内地和香港都独立地行使着各自的司法权力,为维护国家整体的制度秩序,权力之间的衔接难免会出现问题,如某一方不履行应尽的义务、不适当地扩大了自身的权力、双方意见存在分歧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两地间不同的法律制度、法律观念产生的分歧,制度设计的不足以及经济政治因素的掺杂,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基本法设计时,中央放弃了对香港的司法管治权。笔者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希望能提出一些对实践有所裨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话语"关注语言的功能而非其形式本身,是与语境或现实生活情境相关的一系列的语言活动。语用模糊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的复杂"话语",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说话人言外之力或言外行为的不确定性上。说话人受交际情境和特定交际意图的影响,经常使用语用模糊的话语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而听话人在无法确定说话人真正交际意图时,也可以积极、主动地采取一些策略来明晰模糊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9.
孟慧 《魅力中国》2009,(36):216-217
一、刑讯逼供的成因(一)思想根源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都有特定的思想根源作为基础。刑讯逼供之所以能够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环境中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必然有作为其生存土壤的特定思想。那么刑讯逼供赖以生存的思想土壤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罪推定思想的存在。有罪推定是封建司法的遗毒,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20.
马楠 《魅力中国》2011,(17):144-144
司法认知是源自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立法实践的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经过长期发展,已构成证据法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于确定举证责任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对于司法认知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都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多个司法解释,对司法认知规则进行了初步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仍然比较粗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