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无节制地使用能源,工业(包括建筑)污染,正在加剧大气环境破坏.正在自毁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自己营造的家园:由于建筑能耗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了重大损害.所以,近20多年来.建筑节能世界蓬勃兴起。现在建筑与节能密不可分,建筑节能已是全球建筑界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共同选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大潮流。随着2005年7月1日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我省将逐步出现一大批真正意义的生态节能型楼盘,同时,也为生产建筑节能材料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束有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将建筑消防设施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是当前消防工作中碰到的一个难题,也将是今后工作的一大重点。本文从建筑消防设施自身特点、维保人员素质及维保管理机制等不同层面.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和改进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董耀群 《活力》2010,(18):84-84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因此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也对建筑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建筑型材是目前大厦、公寓、高楼等建筑必不可少的材料,在建筑中通常采用铝合金建筑型材作为原材料用于门、窗、幕墙、封口等。因此,其产品质量的优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胡清社 《监督与选择》2004,(11):B021-B021
现行《铝合金建筑型材》国家标准GB/T5237.1~5237.5—2000,从2000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标准包括铝合金建筑型材的基材、阳极氧化着色型材、电泳涂漆型材、粉末喷涂型材和氟碳漆喷涂型材5部分内容,标准中对各种铝合金建筑型材的技术参数、检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徐闯  朱红彬 《活力》2004,(8):220-220
关于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问题,谈及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是从技术角度来探讨.而系统地从建筑空间来论述的文章并不多。其实.关于寒冷地区的建筑空间处理关键之处在于使建筑空间多得热,少散热,具体到建筑设计中还有一些相当的规律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在发展模式上实现了快速转化.原本单一的建筑模式已经逐渐被综合化的发展模式代替。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加强内部管理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成为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内部控制、税收筹划和现金流量是其中三个重要因素。笔者在本文中论述了内部控制、税收筹划和现金流量对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建筑企业在内部控制、税收筹划和现金流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和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损坏最严重、人员伤亡最大的部门是中小学学校建筑。文章结合大家搜集的抗震救灾的相关资料,对汶川地震中重灾区学校建筑进行相应分析和反思,最后对学校建筑今后的防震减灾及学校建筑设计提出思考意见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要求,推动我省人居环境建设发展过程中对绿色建筑的研究、推广、运用,最近协会在杭州举办的“绿色建筑发展高层论坛”围绕“科技节能、绿色建筑”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宋春华作了“品质人居的绿色支撑”的主题演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赵光辉 《活力》2014,(16):44-4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每一个单位、每一位党员都是一次觉悟上提高、行为上规范、思想上升华。作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党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自觉的行动,就是要担当起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扩大科技宣传重要职责.在推动科技引领全省林业转型发展中贡献力量。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科技服务。担当起推动科技引领全省林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职责当前全省林业刚刚进入全面停伐、限伐、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浓郁的科技文化宣传氛围,焕发林业职工的科技转型意识和林区社会的科学基础.为加速森工科技创新、科技转型、科学发展铺道引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节约资金,现在有很多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时,由自己购买主要材料,即所谓的甲供材料。一、利用甲供材料逃避建筑营业税1、建设单位逃避建筑营业税。建筑营业税表面上由施工单位缴纳,但由于建筑营业税需列入工程造价,所以实际上还是由建设单位支出。建设单位为了达到不支出甲供材料的建筑营业税的目的,将甲供材料不列入施工单位工程造价或施工合同中,直接凭材料发票在财务上列“在建工程”科目。假如某工程有300万元是甲供材料,则国家有300万元×3.413%=10.24万元建筑营业税流失。3.413…  相似文献   

12.
李强 《上海房地》2012,(12):36-38
上海老城区近代历史建筑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上海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建筑文化珍藏价值和城市景观价值。笔者结合历史建筑修缮改造工程的实践.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攻克历史建筑修缮改造难点和风险的关键,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昆明新元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多个专利的“可作为屋面板的建筑构件型太阳集热系统”,通过对太阳能技术的整体设计,将太阳能光热装置与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太阳能热水器可直接作为建筑构件参与盖房起屋,成为房屋整体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清除了存在太阳能热光利用方面的种种弊端。该项目的工程在2003年被国家经贸委选定为中国“十五”期间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大示范工程之一,2004年该公司成为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建筑研发基地,成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中国推行“太阳能技术发展项目”的示范工程之一,2005年该项目获国家“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近日,建设部发布的《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应用技术目录》将该项目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文章全面回顾了2022年度深圳市绿色建筑领域发展情况,聚焦2022年度全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科研成果、技术进步、过程监管、行业发展等方面,着重展示当年绿色建筑发展的各项成果与措施经验,梳理分析发展特点,揭示未来发展趋势,立足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放眼世界,为持续推进深圳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功 《企业与文化》2006,(3):22-23,21
朋友,您经常穿梭于东海之滨的上海,肯定会对城市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而赞叹。如果您仔细留意镶嵌在大都市各个角落形状独特、如同一樽樽艺术精品的建筑,更会被她们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造型所折服。可您是否知道,有这样一批科技创新的先锋,是他们将设计大师绘就的蓝图变为现实,为许许多多精美的建筑倾注了心血和智慧,为这些精美的建筑融入了当代建筑施工科学技术的结晶。他们,就是上海建工机施公司技术中心党支部的全体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百年住宅,应是以住宅的全寿命周期为基础,在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再利用全过程中.通过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居住的安全性,建筑的节能性,功能的适居性,空间的可变性,设备的可维护性,材料的可循环性,环境的洁净性,建造的集成性和配套的完善性.实现居住与环境和谐共生,可持续使用百年以上的优质住宅。这样就实现了住宅的“四节一环保”。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里,一个项目被冠以标志性建筑的称号.是因为它被城市中大多数人熟知且认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标志性建筑.但更多的是开发商正在建设的、宣称为标志性建筑的项目,标志性建筑开发模式正逐步走向成熟。 标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志建筑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建筑的主角。标志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标志建筑不仅要体现地理区域优势.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在市场运作方面.标志建筑应该是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从功能方面来说.标志建筑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城市发展的水平下.标志性建筑(群)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称之为标志,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是环境、文化,教育氛围等各方面的合力.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地域的经典。  相似文献   

18.
中国馆处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紧邻黄浦江,外型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是上海世博会五个永久性建筑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质的建筑。中国馆因享有东道国的先天优势,紧邻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总占地面积6.5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5.3万平方米,是上海世博会所有场馆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场馆。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较多地都陷入一种缺乏明确战略、行业门槛过低、管理水准不够、财务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欠佳等一系列困境中,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我国建筑企业应在积极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巩固。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国际化.这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本文中,笔者拟初步探讨建筑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些必各条件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追求高绩效和长期发展是建筑企业的共同目标,建筑企业要想拥有高绩效和获得长远发展,不仅需要好的企业战略,更重要的是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能有效地分解并很好地执行。而构成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核心在于企业的绩效与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因此,建筑企业应构建一个基于企业战略的绩效与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和科技创新体系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各个部门的绩效标准,支持企业发展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