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阶段,也是不发达低级的商品流通向发达高级的商品流通过渡的阶段。要发展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和商品流通,就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就要求首先在初级阶段这个总背景下,来分析和研究商品经济和商品流通。本文主要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2.
白仲尧 《财贸经济》1991,(5):39-44,47
我国现阶段的情况,从所有制角度考察,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从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方式或联系方式考察,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从生产的主要对象考察,还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没有完全进入工业经济社会。发达国家以及中等发展程度的国家,都在尽力发展服务经济,以期尽快地全面提高本国的生产力。这对我们来说,既要有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又要从中吸收经验与教训,为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重要的内容,也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理论依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因此,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形态不发达应是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最本质的  相似文献   

4.
娄成云  陆原 《商业研究》1995,(11):36-39
供销社要坚持发展和完善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娄成云,陆原供销社的发展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供销社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有着其它组织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都离不开供销社的帮助与支持;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民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都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就很难实现。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好党的领导,深化对农村生产方式的改革,加大对农业的教育与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计划司司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纪宝成教授与北京物资学院经济系童年成博士在为本刊撰写的专稿中指出,因为我国经济曾经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今后结构性短缺仍然会不时发生。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中会不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似乎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势: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说来还比较低,人口多,底子薄,不可能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然而,生产相对过剩实际上只是一个与商品生产、货币流通相联系的商品经济范畴,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并无必然联系。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只要在其流通过程中出现了买卖脱节…  相似文献   

7.
郭元xi 《财贸经济》1990,(11):10-15
中国面临着既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又要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带来的挑战。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遏制通货膨胀已不仅是经济发展本身的需求,而且是社会稳定的要求。是今后中国在世界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中国在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是使全社会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下一世纪中叶将进入中等发达水平。我们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所决定的。但是,若把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可能取得的成就相比较,则差距还很大。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僵化模式限制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广大的中国农村长期处  相似文献   

9.
<正> 理论上的创造,是来源于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后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它将进一步消除人们的思想障碍,增强人们的市场观念,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更加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导言商品价格,作为经济生活的普遍现象,已存在了几千年。社会主义商品价格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现代形成的。虽然马克思主义的价格学说早已为商品价格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社会主义商品价格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为物质前提,而且离不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由于社会主义商品价格学形成的历史很短,还很不完整和系统,需要价格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通过艰辛的劳动,逐步加以完善,使它成为真正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有效运行,要求有一个健全的和完善的市场体系,要求有一个合理配置社会生产要素的客观环境。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从根本上改革原有体制下的要素配置机制,建立一个适合商品经济要求的新的社会经济秩序。从这样的且标出发来进行改革,就必然涉及到生产力的主观要素——劳动力的配置机制,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物价》2006,(3):1-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厂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四、把发展商品经济与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1、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年代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到上世纪70年代末,福建农村还有15%左右的农民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状态,多数人是低层次的温饱,远远达不到好的程度。到80年代中期,城市居民的食品、副食品仍然供不应求,国家发行各种票证,实行限量供应。当时,省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好几次办公会议研究城市市场供应问题,尤其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更是"严阵以待",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正在进入第二步改革。什么是第二步改革的核心呢?我们认为,第一步改革的核心是把家庭和个人经营引入合作经济,从而激起农民对劳动成果的关心,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步改革的核心是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撞击封闭式的、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经济,从而促使农民逐步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需要,使整个农村经济转入大规模商品经济的轨道。这样,当前农村经济的问题,主要的或实质性的乃是财贸问题——都要通到市场机制。为什么农村第二步改革,也就是当前农村的主要问题是财贸问题呢?这必须从第一步改  相似文献   

15.
徐从才 《财贸研究》1990,1(4):44-48,1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初步建立了以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多种形式的新一代合作经济。这新一代合作经济的发育和成长,事实上构成由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在经济组织形式方面的条件。这就决定了联产承包制普遍化之后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主流,为什么必定是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关系。我国农民普遍选择了在合作经济内部中实行成员独立经营决策的方式决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经济60年之所以高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党、国家和亿万人民正确地认识并运用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正> 思维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高度形式,必然有效作用于当代商品经济活动和商品经济生活之中。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活动是由一定的思维方式支配的。当前,在人们的经济思维活动中还存在着不少非商品经济的思维方式。比如,只习惯于单纯公有制,不适应利用多  相似文献   

18.
在旧的经济体制下,我国市场是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分配型的不完全的市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分配型的不完全的市场模式必然逐步向有组织的竞争型的社会化市场模式转化。促进和加速这个转化过程的完成,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王兰萍 《华商》2008,(18):113-114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金融支持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除了依靠财政资金外,金融资金应该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发展农村经济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必由之路,可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代表了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但在产业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来保障农民利益,使农民在产业化的经营中真正受益,本文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