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中贸易的巨额逆差一直是中美贸易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两国贸易摩擦的主要诱因。人民币汇率的人为低估被认为是美中贸易产生逆差的主要原因,美国就汇率问题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以缓解美中贸易逆差。本文以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来分析影响中美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民币汇率没有大幅升值的必要。人民币快速升值并非是解决中关贸易不平衡的关键,反而会损害中美经贸关系,人民币升值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就业问题。因此,应该客观、公正地认识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1990-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有显著影响,但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低于美国实际GDP和中国实际GDP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中美贸易之间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扩大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范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引入美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管制和热钱因素并将它们量化,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影响中美贸易顺差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美国过度消费和人民币币值是造成中美顺差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则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因素,且顺差过多会产生通胀压力。因此,美国提高储蓄控制过度消费、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才能平衡中美贸易;合理引导国际资本流动以削弱热钱对经济的冲击、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透明性和规范性以消除市场预期造成的汇率扭曲。  相似文献   

5.
郑田 《全国商情》2009,(6):108-110
随着中美贸易的日益发展,中美贸易逆差也逐渐增加,美国政府一直认为人民币汇率过低是造成贸易逆差的主因.而实际上中关双方的经济结构,美方的政策及美方宏观经济失衡等因素造成了中关巨额逆差.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美国财政部北京时间2006年5月11日凌晨发布<关于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未把中国列为汇率操控国,这说明美国开始逐渐对中方汇率政策表示认同.  相似文献   

6.
刘青  田媛 《全国商情》2012,(18):22-23
汇率,作为衡量某一国家经济贸易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对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当前经济背景,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及各个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予以阐述,综合近期中国汇率制度,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浅析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强势的出口增长、对主要贸易伙伴持续扩大的贸易额以及快速积累的外汇储备,都使人民币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是否会使人民币低估的问题争论较大.本文将通过分析1980年至2003年间真实的汇率水平变化,浅析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汇率影响贸易结构的理论分析,结合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的背景,对人民币汇率与对外商品贸易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与商品贸易出口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EG检验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商品贸易结构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是因,商品贸易出口结构是果;同时VECM模型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升值1%,会导致商品贸易出口结构优化0.184787%,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带来商品贸易出口结构的显著优化。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以来,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大幅贬值,而目前中国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此,美元的贬值使得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相对贬值。为了自身以贸易利益为主体的趋利动机,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提出“人民币汇率应尽快升值”的观点,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根据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溢出效应),目前人民币汇率不宜升值。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水平上调将对我国宏观经济、企业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采取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方法,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渭南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讨论了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在此基础上应用BEER,(1)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发现GDP、货币供应量、贸易条件和物价水平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变化有影响作用;(2)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人民币没有出现长期的高估或者是低估现象,基本上还处在一个正常发展区间.结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分析,我们发现均衡汇率不是一个不变的固定变量,它会随着经济运行的波动而波动,而我国名义汇率之前的超稳定并不一定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辽宁省与其贸易伙伴国1999-2008年的贸易收支数据与人民币有效汇率进行分析,并分国别进行进出口模型的回归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仅对于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均衡影响,并构成因果关系,但对辽宁省贸易收支顺差的改善没有显著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人民币升值与辽宁省对外贸易关系,并促进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末以来,国际上掀起了"人民币升值风波".这场由日本挑起的,美国担当"主力"的"人民币汇率之争",从本质上看,是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的一场贸易之争.从短期看,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但会使我国宏观经济决策产生内外均衡冲突,在对资本项目逐步放开管制的情况下,使我国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因此现行的人民币实际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需要改革,应实行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众多因素中,选出GDP增长率、进出口差额增长率、货币和准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外汇储备增长率、中美相对消费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和中美利差等7个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选用了一种新的变量选择方法———自适应Lasso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选择。同时使用真实数据作了实证研究,并与最小二乘法和逐步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Lasso方法在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选择方面,相对于逐步线性回归和最小二乘法有明显的优势。自适应Lasso方法不仅仅完成了模型的参数估计,同时也完成了对影响人民币汇率因素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模型测算了1982-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得到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引起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变化的原因;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永茂  张斌 《全国商情》2005,(7):45-47,57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要旨是,汇率变动是由中美两国之间相对通货膨胀率决定的。如果中国通胀率大于美国通胀率,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反之则人民币应该升值。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表现,显然不符合相对购买力理论。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较大的偏差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自身的缺陷,二是因为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着诸多限制汇率调节能力的因素,即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当前的措施是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使人民币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彭军善  张勇 《大众商务》2010,(14):32-32
最近,主要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死灰复燃,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本文主要分析了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以及升值给我国带来的影响,认为人民币汇率确实存在被低估但不宜大幅度升值,应该在健全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稳步升值。  相似文献   

18.
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30年来,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试图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历程进行回顾,进而总结出30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特点和经验启示,对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主要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死灰复燃,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本文主要分析了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以及升值给我国带来的影响,认为人民币汇率确实存在被低估但不宜大幅度升值,应该在健全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稳步升值.  相似文献   

20.
人物聚焦     
人民币升值打击中国企业2008年6月17日—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安纳波利斯召开。在此次中美对话上,中美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仍是双方对话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