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商品经济离不开广告,应当说多数的广告都是名副其实的。但是也有的广告把关不严,出现了虚假广告,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我国《广告法》第4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虚假广告给消费者和用户造成损失的,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广告的监督管理机关,所以,消费者如果上当受了骗,蒙受了损失,可以请求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来处理。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  相似文献   

3.
《企业标准化》2009,(17):7-7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不得出现在广告中推荐食品,明星做虚假食品广告“惹祸”,也要受罚。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4.
今后,有关保健食品的广告,必须有明显的统一标志,以方便消费者识别。这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卫生部作出的最新规定。 保健食品标志为天蓝色图案,下有“保健食品”字样。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在日前发出的通知中规定,在影视、报刊、印刷品、店堂、户外广告等可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志所占面积不得小于全部广告面积的三十六分之一。其中报刊、印刷品广告的保健食品标志,直径不得小于1厘米,影视、户外显示屏广告中的保健食品标志。须不间断地出现。在广播广告中,应以清晰的语言表明其为保健食品。 通知强调,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使用医…  相似文献   

5.
广告夸张和夸大的法律界限,其本质探讨的是广告真实性的问题.广告的创意活动是以真实性原则为基础的.我国《广告法》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广告通常会采用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加工创意,但艺术加工有时会失真.广告创意的失真与《广告法》中的真实性原则往往难以在实践中分清,应明确广告夸张与夸大的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6.
消协的职能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去年,河北省某机械厂在一家杂志上刊登广告,以每台205元的价格推销豆芽机。于是,我汇款430元,购买了两台。但是,收到的却只有两台控温仪,发热线及少量药剂,而没有机体。我打电话询问厂家,他们答复说,机体每台600元,还要另外汇款。现在没有机体,无法生产,使我遭受了经济损失。请问,我该怎么办?吉林省:郭才郭才同志:我国《广告法》第4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  相似文献   

8.
资讯     
英卖酒广告只许秃头胖子登场根据《泰晤士报》报道近日,英国广告范例委员会作出最新规定,酒品广告不得有俊男美女调情的情节,以免消费者把饮酒与性魅力联想在一起。该委员会指出,酒品广告中往往隐含喝酒与性感及社会地位成功之间的关联,该委员会建议,酒品公司广告中的男性模特儿应以不具吸引力的男性担任,例如,体态过胖或“聪明的脑袋不长毛”的中年男子。Lam brini预定今夏推出描述三名喝汽泡酒的女性与一名年轻帅气的男性调情的广告,有令消费者产生饮酒具有性魅力的联想之嫌,故被否定播出申请。虽然m brini公司抗议上述规范是对广大男性…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3·15"的主题为"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最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3月15日正式实施,这成为今年"3·15"最大的"看点"。新《消法》拥有众多新意和亮点,其核心就是"新权益"、"新责任"。新《消法》重在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充分细化消费者权益,强化经营者的义务,对新的消费方式特别是网络购物的方式专门作出了规定,对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也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新法规定消费者网购具有"后悔权",除部分规定外商品,收货7日内可无理由退货,确保了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权;规定了经营者要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擅自推送广告,确保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发布虚假广告须连带责任,对广告经营者违规操作造成的后果明确了责任;明确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没有强撼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本文从广告创意和广告创意的作用两方面阐述了广告创意在当今商业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大量的广告信息冲击社会,使消费者目不暇接。在广告攻势下,消费者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保护性抑制情绪。要有好的效果,广告首先必须能够缓解消费者的排斥心理,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广告传递的信息。在产品生命周期引入期和成长期,产品的竞争对手不多,产品的优势比较明显,而且消费者对产品不熟悉,这时为了更好地配合产品的导入,一般都采用功能诉求或名人广告策略。到了商品生命发展周期的成熟期,产品自身功能上的优势已不明显,必须采用其他的表现方式,这时,往往涌现出诸如幽默广告、情感广告等表现形式。由于前期的商业…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告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并已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市场的兴旺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但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优心的弊端,如果不加以克服,终将阻碍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造成污染。一、更新营销观念,努力走出误区当前广告运作中的弊端之一是,部分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客户,陷入了见利忘义,为促销而促销的误区。为了推销产品,他们不惜在广告中夸大其词,甚至说假话欺骗消费者,使众多消费者蒙受其害。还有少数广告客户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公然置社会公德于不顾,利用广告散布危言耸听的"要闻",演出幕幕闹剧戏弄消费者。一些广告业主及传媒单位,只顾经济利益,不管社会效果,抱着"受人钱财,替人消灾"、"来者不拒,有钱  相似文献   

13.
保护儿童责无旁贷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最容易成为广告误导的受害者,因而保护儿童权益正确引导儿童消费成为广告法中的重要内容。捷克广告法的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在当前广告活动中最敏感、最有争论的领域中的有关规定,其中包括涉及酒类、烟草、药品、寄售的广告以及在报刊媒介中刊登广告的规定。酒类广告中不得利用儿童或面向儿童,不得称酒类有异常功效、不得把酒类说成饮料,不得宣传酗酒及在适当或现行法律明文禁止饮酒的场所饮酒,不得宣称酒类是克服性障碍和恐惧的良药。在广告中,不得在学校、儿童游戏场等类似儿童活动场所附近的广告牌上做烟草广告。药品、消毒品、清洁剂、腐蚀剂和对健康有害的物品,在广告中不得与没有父母监护的儿童接触,儿童在广告中的活动场所必须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4.
路均  李家宁 《活力》2006,(4):199-19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告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一些形形色色的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不仅挫伤了人们对广告的信任,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关系,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消费者对广告不实、广告误导、广告欺诈投诉上升的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强化社会监督职能,在去年八、九月间组织开展了以揭露违法虚假广告、规范消费信息市场、提高消费者辨谎识谎能力为内容的"慧眼识广告"活动.  相似文献   

16.
名人广告行为的性质、责任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告业的蓬勃发展和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加强名人广告行为的监管已经是势在必行,规范名人广告行为,明确名人在参与广告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对于理顺广告经营中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正常的广告经营秩序,引导社会名人阶层正确看待和使用自己的声誉资产,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广告法》的修订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广告法》在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中承担着保护消费者信息真实和免受过度信息侵扰的独特价值功能.2015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广告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了首位.广告是企业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宣传、介绍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吸引消费者购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广告作为现代商业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宣传方式,是经营者重要的促销手段,也是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信息的渠道.我国目前的广告市场较为混乱,虚假广告充斥其中,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危害.为严厉打击利用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应当对虚假广告进行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形象广告是企业向公众展示企业实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广告,通过同消费者和广告受众进行深层的交流,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20.
本专栏前几期讲到广告主利用虚假广告促销产品和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应知虚假广告而为之,应负连带责任的情况。实践中还有的情况是:某些组织、社会团体直接以其名义在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产品。如“某某酒类行业协会”隆重推出某某品牌名酒,某某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这些产品的质量、功能等,如果与广告宣传的不符,就形成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