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文化产业既是新时代挖掘新动能的着力领域,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门类。国家也已明确提出了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作为后发地区的甘肃,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和特色,应用SWOT工具,系统分析了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进而提出了新时代甘肃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路径:以"文化兴省、文化强省、产业富省"为导向,立足于深挖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潜力,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对省外具有"甘肃特色化"和省内各地"差异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而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祥 《发展》2012,(8):5-5
文化焦虑,折射出什么?“甘肃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但没有深入地挖掘、开发、利用。这与甘肃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一些文化专家、学者对“甘肃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潮激荡中,如何找准甘肃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在文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大势下,如何把甘肃从文化资源大省打造成文化产业大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甘肃文化将担当怎样的责任?这是时代赋予甘肃文化的神圣使命,也是很多文化学者乃至领导干部对甘肃文化复兴的美好憧憬和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权 《特区经济》2005,(6):39-40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大首次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明确区别开来,为全面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框架基础。广东省于2003年9月召开了全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了做大做强文化产业。2004年12月15日,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南方日报》上公布《广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以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为基础,结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将文化产业分为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禁止类。这一政策性文件内容丰富,指导性强,构成社会资本进入广东省文化产业的良好机遇。深入理解这一机遇并有效予以应对,对于省内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文化产业界定 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国家文化部在《关于支持和促进发展的文化产业若干意见》中表述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特征是以产业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经营,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了统一文化产业统计口径.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首个《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其中定义文化产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有关的活动的集合。”  相似文献   

5.
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属于两个概念,但是两者包含的行业内容具有较大的重叠性;“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总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也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吴孝林 《浙江经济》2003,(23):48-4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再创浙江文化经济发展新优势,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十六大精神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张泽林 《发展》2011,(10):21-21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也是甘肃软实力的核心标志。国办发[2010]29号文件明确要求:甘肃要“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必须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大省摆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8.
一、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甘肃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一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汉代以来,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东西方文化交融汇聚,孕育了享誉世界的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天水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相伴而生的伏羲和黄河文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李永贤 《发展》2016,(4):31-32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战略平台,甘肃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为高台县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机遇,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0.
陈芳平  郑小芳 《发展》2010,(4):73-7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任务。文化创意行业属于消费行业,同时受益干内需消费品各行业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居民支出的持续增长。甘肃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产业小省,但在巨大的商机面前,地方政府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尽快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文化 (学 )转向”时期 ,因而本文提出了“文化开发”观念 ,摊开了其中若干问题 ,并以此观念 ,描述分析了甘肃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12.
任媛媛 《特区经济》2012,(3):222-224
经济与文化的日益融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需求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广西作为我国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了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后,认为广西应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先导,为建设先进文化省(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陈立旭 《浙江经济》2003,(22):52-53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大省的突破口,有助于在我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本文拟就如何发展我省文化产业提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对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齐齐哈尔市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不足、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转变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完善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用创新的科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塑造文化产品品牌、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平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树旗 《发展》2012,(1):1-1
甘肃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富的文化遗存、众多革命文化遗迹、绚烂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戏剧大省建设,文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  相似文献   

16.
赵力平 《浙江经济》2001,(12):14-15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事业,也是一种经济产业。文化产业伴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而发展,更是一种被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报告号召我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文化强有力的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文化产业也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文化产业是潜力巨大、发展迅速的优质产业。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其音像业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亿英镑,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已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正是基于此,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我国文化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据《2006中...  相似文献   

18.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十八大的“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目标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构建文化强国,创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中国文化产品的世界化,既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黑龙江省地方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黑龙江省地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各级政府的文化产业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也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依托泰山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提升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未来取向产业"。在"十二五规划"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后,江苏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文化产权交易,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章主要从几大文化产权交易模式的对比分析、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现存的问题等方面,探究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