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财务协同效应分析对于企业重组尤其是并购重组来说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问题。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国关并购永乐为例对企业重组的财务协同效应进行评价分析,得出该并购重组财务协同效应状况为良好的结论。该方法对于评价企业重组财务协同效应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鞋服行业的特点及协同效应理论,对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湖北杰之行体育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并购活动使贵人鸟原本低迷的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有明显提升,但并未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经营协同效应较弱;并购期间费用增加,存货周转放缓,并购未获得理想的管理协同效应;并购后贵人鸟并未取得预期的财务优化,财务协同效应不甚明显。整体来看,认为贵人鸟并购杰之行的行为并未产生积极的并购协同效应。基于此,从战略选择、并购交易定价和并购后资源整合等三个方面对贵人鸟并购杰之行的行为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环境逐渐成熟,企业的并购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也不乏跨国并购.并购能够为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资源配置的优化,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去实行并购,能否实现协同效应是考量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海尔并购通用的案例,首先从并购过程的介绍,然后并购动因的概述,最后从经营、管理、财务三方面分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肖培耻 《商场现代化》2007,(11S):142-143
传统上的并购协同效应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狭义的协同效应概念,广义上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还应包括技术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和品牌协同效应等等。  相似文献   

5.
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是并购方对被并购方财务管理体系的调整,良好的财务整合有利于实现财务的协同效应,许多企业并购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忽略了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本文通过探讨并购后财务的整合问题,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企业并购后有效的开展财务整合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肖培耻 《商场现代化》2007,(31):142-143
传统上的并购协同效应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狭义的协同效应概念,广义上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还应包括技术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和品牌协同效应等等。  相似文献   

7.
潘正辉 《现代商业》2023,(21):157-160
并购作为企业实现外延式增长的一种扩张方式,实现了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自身价值的再创造的目标,同时,并购也能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逐步被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重视和使用。然而,企业在试图使用并购举措时,应结合自身的增长战略,客观思考并购动因,充分识别因并购带来的经营、管理和财务风险。本文选取了我国乳制品行业内最新的并购案——妙可蓝多被蒙牛乳业并购,从被并购的视角,概述了被并购的过程,从经营、管理和财务等视角分析蒙牛乳业发起并购的动因及被并购给妙可蓝多带来的绩效表现。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制造行业并购的案例日益广泛,而制造行业并购的成功与否又与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密不可分,因此财务整合问题成为现在大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制造行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主要是并购制造业对被并购制造业在财务管理体系上的调整,是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基础与保障,对并购制造业有效控制被并购制造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东辉 《商业研究》2005,(20):63-64
企业并购是在许多动因的驱使下进行的,而筹措资金、避税、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举债能力、通过并购影响企业股票价格从而获得预期效应、并购的协同效应使企业价值上升等这些财务因素是企业实施并购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1998~2007年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目标企业的视角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动因。研究发现:外资并购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形成了财务协同效应,所以财务协同效应应该是外资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外资并购并非持投机性的动机,而应该是以投资性并购为主要动因;作为投资性的外资并购,外资在快速进入东道主国市场后,具有雪藏目标企业品牌、推广自有品牌的动机。  相似文献   

11.
蓝图 《商场现代化》2015,(4):206-207
互联网行业是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路径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话题。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巨头纷纷采取了并购重组的方式扩大其商业版图,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本文从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角度分析互联网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效应以及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也越来越频繁。为使并购企业利用最大化在并购中引入协同效应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的核心就是1+1>2,并购企业要产生协同效应必须要是在并购策略、整合资源和协同内部要素等方面下功夫。现基于协同效应理论对企业并购进行研究,得出并购企业要实现1+1>2,必须在选择目标企业、整合资源、协同内部结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已成为当前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之一。同时,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为了实现转型升级,打破行业壁垒,选择并购其他公司以获得用户,市场份额以及新业务版图成为互联网企业常见的竞争手段之一。但企业实施并购行为后未必会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绩效,甚至可能会出现陷入资金短缺困境、负债压力增大、营运效率降低等状况。因此,分析企业的并购动因及并购后企业是否实现了财务协同效应,创造出“1+1>2”的效果至关重要。研究从财务协同效应角度出发对美团并购摩拜单车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其他企业进行并购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协同效应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无形资产协同效应进行研究,阐释各类协同效应的定义、内涵,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理,进一步探讨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刚  陆梅 《市场论坛》2005,(9):139-140
企业并购指企业的兼并与收购,是企业实现资本扩张、获得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兼并包括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得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的一种经济行为;收购主要是控股合并,指一个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等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控制权的一种行为.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兼并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取得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资本性效益,是企业并购的动机之一.尽管自上个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我国企业并购是近几年伴随着国企整顿和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而同时出现的.本文拟从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我国税法、会计处理和证券交易等规则,来探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刘立刚  陆梅 《市场论坛》2005,(10):139-140
企业并购指企业的兼并与收购,是企业实现资本扩张、获得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兼并包括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得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的一种经济行为;收购主要是控股合并,指一个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等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控制权的一种行为.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兼并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取得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资本性效益,是企业并购的动机之一.尽管自上个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我国企业并购是近几年伴随着国企整顿和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而同时出现的.本文拟从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我国税法、会计处理和证券交易等规则,来探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贺虹  吕凡 《商场现代化》2008,(1):143-144
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而协同效应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国内外协同效应概念的界定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计算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公司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公司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经;公司并购后必须对财务进行整合,才能使并购公司获得最大限度的目标利润,实现公司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给公司带来财务协同效应;才能使并购方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保证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5)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必须追求战略同盟、强强联合,才能给自身创造更高的价值,实现长远发展。文章以美的集团并购活动为例,针对财务、经营、管理、品牌四方面的协同效应,论述并购活动对价值创造的作用,为公司提升并购成效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20.
滕晔 《商业会计》2012,(1):60-62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作为并购业务的主要动机,既是支付控制溢价的上限,又是构成并购交易价格的客观基础之一。本文从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含义、分类及意义等方面介绍了相关基本理论,并结合现金流量法分别对A公司的企业价值和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A公司并购协同效应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