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彤 《上海企业》2007,(5):66-69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上海房地产经纪行业也随之发展,特别是90年代末房地产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商品房迅速增加、入市,带动二手房交易成倍上升,房地产经纪企业相应迅速增加。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为活跃上海存量房市场发展,促进二、三级市场联动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我国房地产政策周期与房地产波动周期入手,从房地产业的启动政策、调控特征与调控效果三个角度比较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两轮房地产政策周期之间的异同,探讨今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方向、原则、手段、政策取向和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通达性等,以期达到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裴 《上海房地》2001,(3):35-37
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在房地产市场活动中,人们对信息、知识、专业化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大,于是,一批港台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开始进入大陆。此后,大陆本地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始出现.并在90年代中后期快速发展,至90年代末,已达到数千家的规模,内容涉及房屋代理、居间、置换和房地产估价、咨询。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呈现出继续增长的势头。但是,目前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中有相当大数量的机构处于自有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或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后开发时代"的元年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发展,到25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步从"开发为王"进入"后开发时代"。2014年,或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后开发时代"的元年。何以为"元年"可以说,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促使2014年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转折之年。首先,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促成。  相似文献   

5.
张葵葵 《活力》2004,(11):59-59,50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当代中国的改革,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兴起,80年代中期的全面探索,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治理整顿,再到90年代掀起第二轮改革浪潮,经过了二十年曲折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物业管理行业背景分析 浙江省的房地产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逐渐趋于稳定.在这一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与消费主体、市场规模和结构、管理理念与方式、产业链条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初起步的中国房地产早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1993年--1998年间.房地产市场始终波澜不兴;1999年--2003年是房地产业高速增长期,特别是2003年到达高峰,房地产业随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4年开始实施宏观调控,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年继续调整,但房地产市场始终看回不回,直到2008年奥运盛会之后的全球金融海啸,导致房地产市场进入速冻期.面对中央各个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期待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8.
过去20年,中国的房地产大部分时问都很火。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和城市人口增加是推动房地产建设热潮的重要因素,而90年代末的住房制度改革既实现了从国家向城市居民的大规模一次性资产转移,又释放了积压已久的对现代商品住房的巨大需求。  相似文献   

9.
1998年北京写字楼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今非昔比的北京办公物业市场北京的办公楼物业市场可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三年以前,这个市场的特点是缺乏国际水平的办公物业,但不乏世界水平的租金,然而三年以后的今天,北京迅速成为租户的天堂。大约从80年代末中国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北京投资房地产后,发展商...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过程,给经济带来很大冲击。这个过程对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东京市中心的房地产行情是从1983年开始上涨,当时主要是对写字楼的需求非常强劲。因此,房地产的价格也迅速地上涨,很快就蔓延到了其他的城市。从1987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泡沫的势头,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11.
一、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的内在关系 房地产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在多数场合,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大体吻合,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通常包括繁荣(高涨)、危机、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本文根据不同周期阶段的市场特征,分析市场主体的决策动机,并依次比较在各个阶段FDI资金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同影响(见表1)...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物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概念,90年代初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试点,到9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1999年以来,中国仓储协会连续6次开展全国性的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调查,调查数据反映了新世纪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长宁区在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方面,培育了一项机制,搞出了一套办法,很了不起。1991、1992年,上海房地产业在开发这方面发展不错,但是交换这一环始终不如人意。应该说,80年代末以来,市场体制与福利分房体制这一双轨制之间缺少通道。我们知识,如果没有这个通道,空谈理论,缺少实践的话,这条路就很难走下去。这次长宁  相似文献   

14.
海尔始终不缺乏变化,从80年代末的日清管理方法到90年代末的市场链整合,一直到2005年的“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海尔的组织结构的改革前后进行了40多次,这已不仅是管理模式的改变了,在海尔已上升到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相似文献   

15.
《湖南房地产》2005,(2):4-5,7
如果说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来的态势是谨慎乐观、有惊无险的话,那么我们对2005年的看法是十分谨慎。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已经开始离开此轮周期高点,正在步入周期的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16.
信息集锦     
对于角逐市场的中外企业而言,不管你承认与否,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一瓶1.25升装“可口可乐”的价格演变最具代表性了:80年代中期,零售价为6.20元,到了90年代末,零售价仅为5.50元左右了。而这十几年中,人民币和美元的比价曾多次调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之后的中国就业形势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实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坚持把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坚持把促进就业与改革传统劳动体制相结合,坚持把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及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70年代末的“待业”高峰和90年代末的体制性失业(“下岗”)高峰。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问题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解决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一些做法,展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泡沫、房地产热与景气周期的学术观点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是否有房地产泡沫 有关房地产有没有泡沫的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魏杰先生以“房地产的冬天”首先揭开了这场论战。魏杰先生只是凭借经济学家的直觉认为房地产的发展有些问题,其论点和论据都不够专业,经不起包宗华先生的反驳。但是,泡沫论战并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研讨  相似文献   

19.
与早年房地产开发商为减少投入成本,不顾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划,只建楼盘不建学校的情况相反,90年代末开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大打“名校牌”,学校逐渐成了房地产开发的“亮点”和“卖点”。但是,经历了五、六年的市场考验后,做教育地产的开发商有些成功了,而又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纳论中国投资大趋势》一书中写到房地产市场周期犹如人生成年期,人需要18年成年,楼市盛衰也需要18年。在这18年的周期当中,通常前14年房价是上涨的,后4年的房价是下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