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     
《发展》2012,(5):62-62
幸福如磁石,人生如铁。哲学家与诗人探求人生的真谛,说白了就是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芸芸众生,执著地活着,追求爱情的甜蜜、婚姻的圆满、事业的成功,莫不是其间蕴含着人类的幸福。幸福如磁石人生如铁人生的真谛,说白了就是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发展》2013,(6):F0004-F0004
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一小学始建于1956年。建校50多年来,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的办学宗旨,以"福泽校园福润人生"为文化内涵,让每个师生享受教育的快乐,让每个师生拥有幸福的人生,打造具有福一特色的"福"文化  相似文献   

3.
龚艳 《沪港经济》2007,(6):20-21
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生命中的幸福。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那么,对于那些已经拥有金钱、名誉、权力等世俗眼里种种稀缺资源的企业家来说.他们幸福快乐吗?  相似文献   

4.
魏海峰 《走向世界》2012,(28):70-71
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体悟,是人们对生活、对人生所拥有态度的总结。它与富贵、权利、地位不一定成正比。有一本书叫《幸福的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对于如何创建幸福企业,虽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就是越多的员工拥有幸福感,就越接近于幸福企业。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是以生物工程为主导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营业收入9.5亿元。就  相似文献   

5.
人生烦恼无数。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而且层出不穷。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  相似文献   

6.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幸福的主观形式,即幸福感,是一种超越感官快乐的、深刻而持久的心灵快乐,其客观实质是人生重大需要的满足。幸福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能力     
《广西经济》2009,(10):61-61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为钱?为名?有的人专心经营学业事业,有的人专心经营钓金龟傍大款,大家的人生经验不同,追求的自然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世界大同的,那就是追求幸福;然而幸福更加类似于一个终极指标,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退而求次,“幸福的能力”可以算是世界大同的一个人生目标。首先要强调的是,幸福的能力和一切物质环境没有本质关系,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说穿了,幸福的能力和你的心态直接挂钩,  相似文献   

8.
“福”趣     
新春佳节,在我国城乡特别是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喜欢在屋门、窗、箱柜、水缸、粮囤、农具等地方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示“迎春接福”之意,对这“福”字的涵义解释的不少。 “福”字在初有文字的早期文化中就已有之。据《说文》解释:“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福”字广义的就是幸福,它是祸的反义词。《老子》:“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卷上:“全寿富贵之谓福”。狭义的福是夫妻双全、子孙满堂,古代称木星为岁星,谓其所在有福,故又名福星,天国神仙之地为“福地”,庙宇供善男信女解囊的箱子上面写的是“广种福田”。用“福”作人名、地名、商标名的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幸福     
福.《辞海》的解释是:“福运、福气,与祸相对”.《辞源》的释义是:“富贵寿考等为福”.世间之人,大抵都以幸福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尽管对幸福的理解以及求取方式有所不同,然而谁也不会拒绝幸福,这一点的确易地皆然,今古同一.但细究起来,幸福却总是那样扑朔迷离,让人捉摸不定,来不可止,去不可留,以致我们简直难以把握它.就连写过《论幸福的法国哲学家莫罗亚也不得不感慨地说:“幸福的人只能在诸事物中观察到他的幸福的光芒,却极难窥测到幸福本身”.所以,冒昧地说,幸福不过是一种自我感觉,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于人们心灵之中的一种境界.不是吗?有人说吃好、穿好、住好就是幸福.然而,君不见,而对美味佳肴,有的人却索然无味;穿着精美、高档的时装,有的人却苦楚难耐;住着宽敞明亮,现代化家  相似文献   

10.
《新西部(上)》2009,(11):76-76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他的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走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中(简称建科大附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爱岗敬业,融爱与教,有坚定的职业信念、积极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他们视教学质量为生命,视学生为亲子,竭尽所能为学校的荣誉而奋斗。这群幸福的人懂得,并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完美的,只有爱自己必须去做的事情,才能真正获得幸福。于是他们在爱中付出,在付出中感受着幸福……  相似文献   

11.
顾园园 《黑河学刊》2009,(2):137-139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著作,在这本书中,他详细阐述了幸福论及友爱论思想。幸福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努力的目标,而友爱一直是人类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它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友爱可以使得幸福更加完满,缺少朋友的友爱,我们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就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玫瑰人生可以理解为浪漫温馨,亦可以理解为幸福美好,归结成一个字就是爱。新C5以其独具的人性化配置关心用户每一处,带给14万车主别样"爱"的关怀。由"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和中国歌坛"大哥大"刘欢联袂演唱的法国民谣《玫瑰人生》,在今年春晚赢得满堂彩。《玫瑰人生》蕴含着演唱者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对幸福人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当生活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将呈现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弱相关。幸福不仅与人们的以生活质量为主要表征的“生活善”相关,而且与“人生善”密切相关。幸福感是“生活善”与“人生善”双重感受的叠加,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又以后者为根本。个体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寻找和把握幸福感在“生活善”和“人生善”上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感官幸福     
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激 活你的感官,让自己鲜活起来!敏感 地活着,你才会发现,连接每一个幸 福的瞬间,我们便可以如此接近幸 福的永恒!!!  相似文献   

15.
林瑞青 《黑河学刊》2014,(11):132-133
恋爱道德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自我"立法",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大学生追求德性圆满的内在诉求,并由此彰显着大学生恋爱双方的人格魅力。大学生恋爱是个体追求人生幸福的一种自觉行动,而恋爱道德之本质是"与所爱者共同谋求幸福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6.
初为人母的姐姐写信告诉我,尚牙牙学语的女儿已经懂得把别人送她的果冻先递给母亲:“妈……妈……吃!”姐姐感慨:成长中的女儿已经能从给予中体验快乐,这份幼稚的爱让她激动不已。薄薄的信笺上也因此处处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我为这幸福而感动。谁都渴望幸福,但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幸福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所有的人生体验中,幸福可能是难以下定义的。提起幸  相似文献   

17.
彭京 《特区经济》2007,(7):206-207
常言道:施比受有福。当施与者流露慈心并付诸善行后,心中的满足感在对受益人幸福的联想中会达到一个新的饱和,有经济学家管这种内在满足叫"一股暖流"。"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本文运用经济学观点,就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几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人生,都是脚踏实地奋斗换来的,在时代的画卷中,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人,唯有历经艰辛不言苦的奋斗者,才能在历史的年轮上刻印足迹。  相似文献   

19.
《酗酒者莫非》是一部长约五小时的中国现代话剧,该剧使用主人公莫非死后的灵魂"时空穿越"的形式,向观众阐释了他人生悲剧发生的心理过程。导演以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的小说为蓝本,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以西方人所理解的史铁生,重新演绎了莫非的一生。在这部现代话剧中,导演并没有批判酗酒者,反而站在酗酒者的角度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离。以话剧《酗酒者莫非》为基础,综合作家史铁生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对孤独人生的思考,揭示导演在话剧中所要表达的隐含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彭海荫 《中国西部》2013,(12):86-89
我们这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没有学习过"情绪管理",所以我们会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可能是未经任何学习的原生态,有的天赋异禀,有的先天不良。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关乎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孩子的生活质量,关乎自己的幸福人生,也关乎孩子的幸福人生。这周在五年级上课时,我想要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