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融一体化:中国的银行改革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金融一体化势不可挡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是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金融自由化发展,放松外汇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前提下,金融国界在逐步取消,加之高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业务中,克服了地区、时差的障碍,金融交易可以在24小时内在任何市场进行,跨国之间的资金转移也只是分秒之问的事情,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欧洲货币市场和亚洲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壮大,使得某些国家的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的利率结构透过欧亚两个货币市场的中介作用而变得具有高度同质性;二是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随着国际贸易、海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的增长日益融合,形成相互依赖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一)银行经营国际化。如今,银行经营国际化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银行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合理分工,即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中小银行则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发展。即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不同机构之间也有类似的“分工”。当然,这种分工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更没有切断资产在国内和国外之间的流动。应该说,随着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渐淡化或消除,以及国  相似文献   

3.
杨梦 《时代经贸》2010,(2):97-100
近几年来,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给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金融目益全球化、自由化、电子化、网络化,金融市场也向着一体化迈进。为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大力发展各种形态的全能银行,以提高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打击,东亚地区虽然处于国际金融体系的边缘地带,但却是美元体制的主要支撑者和受益者,因此也是主要的受害者,贸易额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这暴露出了美元体制的弊端,引起东亚国家"去美元化"的思考。而中国经济却在经济危机中依然保持稳健的增长速度,此外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推动了人民币作为区域结算货币的功能,为人民币亚洲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人民币亚洲化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针对此,提出人民币亚洲化的制度创新战略,对内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加快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亚洲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雷曼兄弟破产、芙林证券被收购、AIG寻求支持、高盛与大摩转行,华尔街金融动荡进一步蔓延.次贷危机重创了欧蔓金融市场并且波及全球.不断恶化的金融市场让人们感到恐慌.当今世界,国际金融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明显衰落,欧洲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一些产油国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了美国在全球的金融地位,对中国而言可能是一个契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蔓国的金融模式,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中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展开,离岸人民币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香港为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开放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与相对管制下的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趋于明显。本报告在总结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提出趋势性的判断与对策,强调应利用当前国际金融动荡和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需求增大的时间窗口,及时推进离岸市场发展,重点要强化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中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协调,构建以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为主导、多市场并存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7.
香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及对内地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金融衍生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自90年代初期以来,金融衍生品市场突飞猛进,不仅成为亚洲最活跃的市场之一,而且在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香港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内地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颖 《时代经贸》2006,4(12):121-121,126
离岸金融市场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创新的产物,它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国际金融市场和东道国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离岸金融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意义,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分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方式,对国内离岸金融现实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资讯中心,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在201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全球竞争力排名中,香港位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同时,香港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市场之一,近年来每年完成的工程总额在800-1000亿港币左右,建造业占当地生产总值的5-6%,建造业雇佣人数占全香港工作人数的9-10%。经过多年的发展,香  相似文献   

10.
钱林霞 《新经济》2021,(1):6-11
2021,一个充满期待的年份.回望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作为亚洲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香港经济在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的裹挟下,经受着外部的压力,也经历着内部的社会动荡和疫情,香港经济已处在谷底.但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香港金融市场在2020年的表现却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1.
离岸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以及市场所在国经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离岸金融市场也潜藏着巨大风险。香港地处亚太地区南北通道和东南亚航线的中心,也是中国内地与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因此,研究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经研究得出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等。为防范风险,应采取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格监管离岸业务,同时加强离岸金融机构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张敏 《经济论坛》2000,(15):18-18
一、澳门经济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澳门实行的是自由港和自由经济政策,为海岛型经济。在香港开埠之前,澳门曾经是东方最大的贸易转运地之一,也是欧洲前往中国及日本经商的必经之地。香港开埠之后,澳门的贸易转运地位逐渐下降,并发展成为以博彩、旅游业为主的消费型城市。本世纪 60年代,澳门经济开始起飞。 70年代,澳门依靠工资低、地价廉、享有欧美市场纺织品配额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尤其是香港工业资本前来投资,促使经济高速增长。进入 90年代以来,澳门遇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内部结构调整等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私人…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到今年7月已持续两年了,回眸这两年来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其中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去向,值得进一步研究。因为在世界经济当前形势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难度和风险都相应增加。如何把握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走向,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使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既符合国情又适合国际化,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一)发达国家改革的声调由强变弱。1998年9月起,由于东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危…  相似文献   

14.
林江 《新经济》1995,(11):32-35
香港是重要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它背靠内地,面向亚洲,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下,在国际金融业务上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亚洲发展银行估计,从现在起至20世纪未的数年内,亚洲各国和地区将需要9500亿美元用作基建投资。包括银行贷款、项目融资、结构性贸  相似文献   

15.
投 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称的金融中介机构,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洗礼之后,到70年代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和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市场主体。进入90年代,国际投资银行业发生了许多令人注目的新变化,被誉为国际资本市场上最活跃、最成功的金融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90年代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状况90年代以来,面对来自国际金融市场变革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的挑战,投资银行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大力拓宽业务范围,呈现出业务多…  相似文献   

16.
<正> 20世纪90年代是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期,各国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使投资银行从经营理念、业务内容及范围、管理技术与手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市场与金融风险的全球化进程包括以下内容:精确从事金融业务的技术能力迅速提高,即分拆、重新组合、定价并重新配置金融风险的能力迅速提高;各国金融市场、投资者以及借款人与全球金融市场日益融合;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业务之间以及金融市场之间的差别趋于模糊;出现了全球性银行与国际性金融集团,这些银行和金融集团在各类金融市场与许多国家中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些变革改变了投资者与借款人对金融风险的认识,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风险收益,也改变了各国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和借款人行为,促使投资银行业发生了适应这些变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金融风险控制与国有经济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05年中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即将全面开放它的市场的期限的到来,如何建立符合WTO运作的金融体制和适应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又一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99年11月美国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案》,标志着全球金融制度已走上多功能的发展轨道,同时也意味着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业务界限已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的跨国转移愈加频繁,规模日渐增长,这促使各国不得不放松外汇管制,以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金融改革形成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这个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率自由化,西方主要国家普遍取消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二是金融业务自由化,西方工业国家相继放松或取消对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证券公司业务交叉的限制;三是金融市场自由化,西方工业国家开放国内市场、放弃外汇管制,设立离岸金融市场,使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高度融合,推动金融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要真正登上世界经济舞台,实现中国金融国际化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大趋势。金融国际化包括:金融机构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资产和收益国际化等方面。金融机构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业在海外广设分支机构,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网络,并允许外国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是指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连成一体,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使国内资金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论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及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小芳 《经济师》2009,(2):23-24
主权财富基金作为政府拥有和管理的基金.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支活跃的力量。特别是2007年以来。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文章介绍了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深入探讨了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也促使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汇率显著波动,从而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对人民币的强劲市场需求。中国应当积极利用现在这个难得的时间窗口,在香港形成一个能够自我循环的金融产品市场,为内地的金融改革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一个金融市场改革的参照,也为香港金融地位巩固提供新的动力。如果错过当前金融危机的这个机会,等到欧美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则可能再继续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的难度就会增大很多。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非常战略性的考虑,并且加强分析,而且目前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正好是各方能接受的一个时间交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