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发展导刊》2006,(2):21-21
春天,俄罗斯商人来七台河市桃山区的企业洽谈合作,记者随俄商来到一家木业企业,这家小企业虽不大,可每年的产值却有五六千万元,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和美国。像这家木业企业一样,在七台河市桃山区,这样的中小企业遍地开花。虽身处煤城,桃山区以生态区建设为基础,满“山”满地摆放“四型”企业,激活了区域经济的增长点,2005年的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已经达到2001年的五倍,居民人均收入也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2.
《发展导刊》2006,(2):26-27
在祖国北疆边陲“煤焦之都”——七台河,有一个富裕,而又平安的城区——桃山区,桃山区是七台河市的中心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市委、市政府首脑机关所在地。全区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为2012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59753人,全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发展导刊》2005,(2):F0002-F0002
桃山区煤炭工业局成立于2000年7月1日,位于桃山区广顺街北侧,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管辖矿井81对,年产原煤170万吨,其中焦煤30万吨,气煤70万吨,无烟煤70万吨,是七台河市焦煤和尤炯煤的辛要生产基地。下设十二个职能科室,现有干部职工73人,其中安检人员33名,生产技术人员30名,后勤人员10名,  相似文献   

4.
《发展导刊》2006,(2):22-23
2002年以来,桃山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本着中小企业做大、规模上企业做强、三产业做精的原则,大力发展环保型、外向型、科技型、非煤替代型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生产及深加工、木制品、建筑建材、煤化工、食品饮品加工等主体产业,全区中小企业呈现出有序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发展导刊》2006,(2):I0001-I0004
几年来,桃山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争创山水园林城区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城区净、绿、亮、美标准,努力营造优美雅观的城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发展导刊》2006,(2):47-48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桃山区紧密结合区情实际。以破解影响发展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在全区各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受到了百姓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是迈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年,桃山区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的主题任务,全面实施“三项工程”、努力现六个突破,加速区域经济市场化进程,全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发展导刊》2006,(4):28-29
桃山区是七台河市中心区,是七台河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辖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6万,辖6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城郊镇。初中3所,小学8所,幼儿园1所;在职教师436人,在校学生4136人。  相似文献   

9.
2006年,桃山区将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的战略部署,以争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区,构建富裕,平安,秀美,和谐新桃山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保障,抓住招商引资这一主线,做精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导刊》2006,(3):F0004-F0004
近年来,桃山分局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平安创建”工作为主线,以科技强警为依托,针对桃山区社会治安实际情况,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精兵破案,重兵防范,确保辖区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发展导刊》2006,(2):1-1
桃山区是七台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辖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城区内“三山两湖一条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组合。初步构成了山环水绕、花香四溢、绿满全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区。城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煤炭、腐殖酸、石墨、石灰岩等多种矿产资源。另有相当储量的天然矿泉水和野生植被资源。  相似文献   

12.
《发展导刊》2006,(2):31-32
近年来.桃山区把社区建设纳入创建文明城区和加速城区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规划,以提高市民素质、群众生活质量和城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实现群众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抓好示范社区、老城区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为突破口,方方面面联动,全社会同创共建,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社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区建设正在逐步走上正轨,在服务居民、服务社会上的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发挥。桃山区经过社区整合后,现辖六街一镇30个社  相似文献   

14.
《发展导刊》2005,(2):41-42
桃山区是我市的中心区,管辖着81对规模大小不等的矿井,小煤矿的安全状况曾经令人十分担忧。2000年7月1日,区煤炭局成立后,通过2001年、2002年两次大规模的安全专项整顿验收和2003年后的矿井质量达标活动,仅用不到四年的时间,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区小煤矿的安全基础条件,彻底扭转了生产力落后、要钱不要命、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15.
《发展导刊》2006,(2):28-29
桃东派出所地处桃山区东部,总面积10平方公里,辖区总户数11794户,总人口27349人,辖区1个街道6个社区,大中小学校5所,行业场所及五小企业212家。目前,派出所现有警力9人,设所长1人,户籍内勤1人,外勤民警7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3人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平均警龄12年。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桃山区将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的各项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打造生态型、文化型的山水园林城区,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预期发展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招商引资完成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相似文献   

17.
《发展导刊》2006,(2):11-15
几年来,作为七台河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桃山区,紧密结合实际,按照构建富裕、平安、秀美、和谐新桃山的工作思路,科学定位所处的发展阶段,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的全面进步,为全市实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的奋斗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8%;财政总收入实现5941万元,是2000年的3.2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者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代表了产业发展方向;后者是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优化组合,代表了地域发展框架,这两个问题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是桃山区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经济发展立体框架,实现经济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发展导刊》2006,(4):20-21
七台河市第五小学坐落在市桃山区景色怡人、风光秀丽的桃山脚下。创建于1980年,二十六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教育局的正确带领下,经几代人的励精图治,由一所当初只有三个教学班,900多平方米的小学发展成一所七台河市的品牌学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70平方米,拥有46个教学班,2700多名学生,114名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级师德标兵1人,省级以上教学能手15人。  相似文献   

20.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0):F0002-F0002
在当前整体流动性偏紧、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以及美国货币政策实质性转向的大背景下,创新性实施政策组合工具,切实降低不断抬升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都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