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富祥 《经济师》1999,(1):54-55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地位的重新定位。这一重新定位是我们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问题上的一次思想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必将进一步清除人们头脑中的某些“左”的干扰,为非公有制...  相似文献   

2.
田夫 《经济前沿》2004,(9):i015-i017
改革开放以来,龙岗区非公领域经济发展迅猛,大量党员流入这一领域工作。据统计,龙岗区共有非公领域党员5657名,非公领域党员约占全区党员总数的30%。流动党员已成为龙岗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促进龙岗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全面摸清当前这一领域党员的思想状态,准确了解他们对党、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等各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严格说是指私营经济、个体工商业经济、港澳台同胞投资独资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等经济的总称。一般讲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指私营经济和个体工商业经济。本文就这两种经济形式展开讨论。一、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1978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只有一种,即个...  相似文献   

4.
梁小惠  张冬梅 《经济论坛》2005,(17):138-1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发展规模由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立法滞后,导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跌宕起伏,近年在个别地方呈现出停滞不前甚至萎缩的趋势。这令许多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感到茫然,并对发展失去信心。鉴于此,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些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西部地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突出意义十五大在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又根据改革开放新的经验、新的要求,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历了被限制、被改造直至被取缔的厄运;从70年代末,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附属和补充”上升到“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最后在十五大回归到它本应具有的地位。这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产权明…  相似文献   

6.
加快银川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以来,银川市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目前已成为银川市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一些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非公有制企业出现了新的变化,生产方式由前店后厂向工业小区转变;企业组织形成由家庭血缘联结向股份合作制、公司化转变;经济规模由“低小散”向科技型、集团化转变。可以预计,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银川市非公有制经济将有一个较强劲的发展态势。这就对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克服目前存在的一些困难,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银川市非公有…  相似文献   

7.
陆桥夫 《大陆桥视野》2005,(5):M051-M052
今年2月24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一部全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对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入历史的新阶段,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最近,本刊收到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来信.反映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和如何把握重点等问题。为此,本刊根据《若干意见》及有关材料编发本文,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大开发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开发主体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主体中,非公有制企业是第一主体,西部大开发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百年不遇的良机:树立新形象的机遇、公平竞争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争取政策与资金倾斜的机遇。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全社会要树立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三种观念;非公的制企业自身要实现八大转变,进行二次创业;政府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王信川 《经济》2005,(5):40-41
重庆川江针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秀乾将2005年2月24日看成“开创历史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非公经济36条”)正式出台,民营企业家们经过多年的呼吁终于赢得了公平的机会,“这要得益于政府的开明举措以及政协组织的努力”,从事私营经济20余年的冯秀乾说。  相似文献   

10.
刘泽根 《当代经济科学》1998,20(5):57-59,76
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受到国际企业界及管理理论学术界的重视。在我国,对这一理论的研讨与应用是始于80年代初,当时的初衷是,以此服务于对国有企业加强管理的要求。党的十五大以后,当我们正视并深入研究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时,适时地引入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与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比,西部地区未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具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不仅会给西部地区未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带来更多的挑战和问题,而且也会给西部地区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经验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必须根据变化了的经济环境和条件以及自身的客观实际,确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尤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新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江泽民敏锐地抓住这一问题,明确提出:“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对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继续抓好组建党组织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和总结党组织在新经济组织中发挥作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辅捷 《经济论坛》1999,(15):32-32
最近,廊坊市非公有制经济考察团一行20余人赴广东的顺德、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泉州、石狮,海南的海口,浙江的绍兴、温州、台州等地进行考察。这些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上缴税金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90%以上,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沿海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的发展壮大,集聚了雄厚的民间资本,这些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投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成为多元投资主体中的一支主力军,出现“政府一…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中央的“非公36条”,还是浙江的“非公32条,都把依法维护、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这非常有远见。  相似文献   

15.
王信川 《经济》2005,(5):42-44
“非公经济36条”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建国以来第一份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由公众参与的自下而上的制度设计模式,是我国民主决策进程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是全体从业人员的政治核心。对这一定位,需从五个方面予以阐释: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研究党组织地位问题的理论前提不断演进、对党组织职责的确定体现了党组织应有的地位、历史地分析革命时代经典作家对社会基层组织中党组织地位的论述、确立和实现党组织地位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党组织地位的实现方式与公有制经济组织不同。  相似文献   

17.
《发展导刊》2001,(2):32-32
年初,市委召开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三建三保”活动。为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以便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改进工作,最近,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三建三保”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三建三保”活动的发展态势是好的,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已在30户私营企业中建立了党组织,占应建党组织企业数的67%。但从总体上看,按照市委的工作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是需要支持和鼓励的。但是,在农村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已经大面积成长起来的新格局下,农村集体资产和集体工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前景如何?这同样值得人们高度关注。集体经济毕竟是中国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而在工农业生产力存在差别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致富不能没有集体工商业经济,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农民还必须有集体工商业职能资本的积累,才能真正拥有缩小贫富差距、加快共同致富的决定性物质条件。近期,我们到江阴市,对这个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同经济形式井存的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各有优势,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基础上,突破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划等号的传统理论的束缚,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升华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