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宁波通讯》2012,(6):68-69
2012年,象山农办围绕建设具有山海风貌、田园风光、半岛风情的宜居、宜业、宜游幸福美丽新农村,重点抓好"三个三"工作,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推进"三大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培育"一镇三村"(小城镇、中心村、小康村、特色村),且同步推进村庄、环境、土地"三大整治"。以"一户多宅"清理为重点,全力实施100个村疏  相似文献   

2.
当前,海曙区正在全面推进美丽村庄宜居家园建设,未来五年将至少完成拆旧150万平方米、建新300万平方米和梳理式改造500万平方米。这项工作时间长、投入资金多、涉及面广、群众诉求多,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点。冯家村违章建筑多、涉及群体广且类型杂、拆迁历时长,但最终都被依法拆除,这其中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做法,对加快美丽村庄宜居家园建设,以及对镇、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和农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强有力的村党组织队伍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黄避岙乡以建设美丽宜居乡镇为导向,明确目标管理责任、丰富监督参与途径、狠抓环境弱项短板,稳步推进乡域环境长效管理,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去年以来,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乡镇、宁波市垃圾分类示范乡镇、宁波市乡村建设"蝶变"样板示范乡镇等各类荣誉19项,全乡景区村庄占比达31.25%,位于全县前列。今年6月,高泥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现场会参观点之一,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但对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仍需拉高标杆、加压奋进,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美丽精致生态宜居小镇建设。  相似文献   

5.
水木  程文燕 《老区建设》2014,(19):27-30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2013年以来,江西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为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贫困村村庄整治工作,帮扶贫困村建设和谐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14,(14):2-3
<正>今年,海曙借"五水共治"之势带动辖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宜居环境三大整治任务,把科学治水理念贯穿水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海曙区委书记、区长等区主要领导勇当水生态环境第一责任人,将辖区内63条内河纳入"河长制"范围。全区70支民间护水队,沿河巡查河流排污口、劝阻市民不文明用水行为、宣传节水小常识,发起护水倡议,力争通过三年努力,逐步营造出生态海曙、人文海曙、水润海曙的内河水绿空间,打造人居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花溪环海曙,城内遍花园的现代化亲水宜居城。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科技部公布2017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位于海曙望春工业园区的宁波海创园入选,成为我市唯一上榜单位。宁波海创园是海曙"众创孵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曙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作为服务科技人才创业、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2017年,海曙先后引进建设了4家高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以来,海曙区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推进"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创建工作。截至7月底,全区累计完成"三改"52.74万平方米,完成"一拆"55.37万平方米。通过应拆尽拆、应改尽改,有效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助推海曙城乡更好更快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乡村市镇风情、田园山水风光、和谐和美风气"目标,着力打造美丽镇村、幸福家园,扎实推进山区村庄改造建设,自2003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145亿元,拆旧776万平方米,已建和在建新村住宅达到1221万平方米,为农民提供了10万套新居;涉及8个  相似文献   

10.
正慈溪市从2006年起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强化统筹协调、优化服务指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监管,净化了河道水质,改善了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并将排水管道改造、给水管提升、空中管线入地等工程有效结合,重整道路,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16年,完成全市行政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三年共完成治理村238个,受益户数达12.3万户。  相似文献   

11.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以来,甘肃省康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争取力度逐年加大,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工程作用充分发挥,群众"吃水难"问题有效得到解决。自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县上先后组织  相似文献   

12.
杨玲玲 《发展》2023,(11):79-82
<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建设宜居的家园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为破解新时代社会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基于此,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所面临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如何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和建议,从而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使农村人居环境从“要我整治”变成“我要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真正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作为宁波的中心城区,海曙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有关工作要求,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17年3月,海曙区成功申报全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20,(2):I0006-I0007
撤市设区以来,奉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村住房改造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发起“新住房、新生活”农民建房活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改善。2019年,完成农村住房拆旧1074亩、59.7万平方米,建新650亩、70.7万平方米,惠及农户4547户,涌现出西坞街道金峨村、莼湖街道章胡村、溪口镇沙堤村等一批错落有致、特色鲜明的农村住房改造样板村。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按照“突出工作重点.以点带面推进,适当帮扶奖补,村民自主运作”的工作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使全县22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初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相似文献   

16.
苏青生 《老区建设》2006,(2):F0002-F0002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按照“突出工作重点.以点带面推进,适当帮扶奖补,村民自主运作”的工作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使全县22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初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住房集中建设工作,从去年以来的情况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工作扎实,农村住房集中建设取得了成效。一是推进力度大。去年全市累计开工改造建设农村住房5.3万户,完成3.89万户,实施农村住房  相似文献   

18.
赵凯 《北方经济》2015,(6):68-70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与生态文明开启了“宜居”建设的序幕。2014年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民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的政策目标。宜居乡村建设,是要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良性发展格局,同时关注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治理水平和质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共同富裕的实现,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同时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为此,建议从加强党对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领导力、发挥政府主导多方协助推动力、提高农村人居治理长效监管力、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治保障力、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考核激励动力、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广泛宣传力六个方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智慧城区建设是顺应城区未来发展趋势,满足海曙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突破资源瓶颈,实现海曙城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是改善民生问题,提升海曙区居民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是拓展产业发展领域,转变海曙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海曙在智慧城区建设方面先试先行,成绩有目共睹,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和瓶颈。笔者认为,海曙区应在多方面布局,更好更快地推进智慧城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