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论文将传统的风水理论融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主要从建筑选址和家居环境设计两个角度,探讨分析了风水理论在其中的应用.对于我国进一步发展生态建筑和建筑风水学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物,其中有丰富的知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们智慧和知识的结晶."形势说"是由风水学派之一的"形势派"引申而来,本文通过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为之后的建筑庭院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和城市布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风水作为地理要素的环境内函有其科学一面.本文从风水的起源及风水的构成模式,展现了风水用于古城的选址及城市布局等方面的方法、手段,探讨了这种模式对城市选址和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程巍 《城市建设》2010,(3):285-286
风水做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在我国传统人居景观营造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却是无法否定的。本文旨在通过从风水角度去阐述传统人居景观营造之原理,进而来说明风水理论对城市、宅居营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冀希能重新对传统风水理论予以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5.
风水是这样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加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人类已经跨人21世纪。面对新的世纪,我们应当怎样利用传统文化为现代化服务,在建筑领域,如何利用传统风水思想,这仍然是一个具有魅力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风水做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在我国传统人居景观营造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却是无法否定的.本文旨在通过从风水角度去阐述传统人居景观营造之原理,进而来说明风水理论对城市、宅居营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冀希能重新对传统风水理论予以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7.
园林景观与风水理论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几个中国古代很有代表性的园林为例,从园林选址、园林规划、园林造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简单论述园林中渗透的风水理论.  相似文献   

8.
依据古代文献对惠州西湖核心区域建筑布局复原的 基础上,借用《园冶》“相地”“立基”之说,并结合实测数 据探讨了主要建筑的选址、造景意图和自然山水条件之间的联 系。提出古代惠州西湖建筑的选址布局并非简单的空间布置, 而是融合古典造园理念、宏观山形地势走向及风水思想,最终 形成具有较深刻、丰富的内涵,并符合传统山水审美的规划设 计。通过古惠州西湖为个案探索中国古代大尺度景观的“民族 特色”。  相似文献   

9.
叶炳辉 《城市建设》2010,(7):432-434
风水术也就是堪舆术,说起“风水”二字,人们往往联想到历史上的“风水”带有的迷信色彩,其实,“风水”作为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它的存在必定有其合理的、可取的成份。  相似文献   

10.
<黄帝宅经>日:"地善,苗旺盛;宅吉,人兴隆."短短十个字就完全道出风水学的精髓.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正因为有了空气与水和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正因如此,"风水"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1.
洞天福地是道教的理想修行地,也是人居环境的理 想模型。依据历史影响力及现今建设现状,选取江西6处代表 性洞天福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江西洞天福地在选址、理景两 方面所蕴含的独特景观营建智慧,得出:江西洞天福地一般位 于盆地,并以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为指引;绝大部分洞天福 地借鉴壶天仙境来营造仙界景观,整体空间布局模式为:山 门——“壶口”,道教建筑所在盆地——“壶腔”,沿山势曲 折上升的山道沟通内外,并呈现出“虚(水)实(山)结合”的 特点;植物配置具有浓重的道教色彩,且以常绿乡土古木为基 调,寓意万物共生;建筑营建深受“仙道意识”影响,仙境信 仰影响了建筑营建思想,仙灵信仰影响了建筑装饰艺术。通过 研究洞天福地所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总结出有益于现代社会 健康发展的积极处世观、生态发展观、养生观及物种保护观。  相似文献   

12.
周晓芳  周永章  欧阳军 《经济地理》2011,31(11):1930-1936
为调查了解喀斯特聚落风水的特点和空间差异,从喀斯特地貌和风水的关系出发,选取地貌上具有代表性的红枫研究区、鸭池研究区、花江研究区三个案例地区,基于野外地貌实地调研和风水民俗的调查,探讨不同喀斯特地貌区的风水要素、风水空间格局和风水空间营造的差异.研究表明,喀斯特聚落的风水空间要素由区域喀斯特地貌特点决定,风水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地貌空间差异.因此,风水空间差异与自然环境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空间差异一致,即差异大小的规律为高原峡谷区>高原山地区>高原盆地区;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区的居住风水空间格局也最具传统风水文化的特点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权东计 《经济地理》2004,24(4):542-545
在系统分析昭陵陵园山顶、山脊、山谷、平原地貌景观和陵园建筑遗址与陪葬墓空间分布模式的基础上,从山体形象、风水空间格局、长安城空间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昭陵陵园的空间意象和“依山为陵”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福建的风水契约为基本资料 ,管窥风水信仰与传统乡土社会的秩序构建的密切关系。文章集中探讨的是契约文书所反映的三个观念层面的问题 :旧坟买卖与乡土社会之风水信仰图式的意义转换 ,远祖墓地风水的象征营造与家族和房派的认同层级的变化 ,乡族势力如何借助风水观念图式参与乡土社会的秩序控制。随着风水观念在传统乡土社会的“深耕化” ,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模式部分地受到了风水观念图式的先在的制约和安排 ,从而在“破坏 /整合”之相对的向力之中维持其一种动态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5.
风水自古就是相地之术,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风水理念的产生,可以说是人们追逐理想环境的一种表现.风水理念对中国园林的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体现出园林艺术理念的精华.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非凡.本文便将浅议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凡 《城市建设》2011,(1):258-259
景观设计是建筑环境规划是中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它有机的融合了科学和艺术。建筑环境规划主要包括对于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许多方面的研究,这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对这门艺术使用得当能够很好的帮助人类改善生存环境,构建更适合人们生活和学习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对于建筑环境艺术中规划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托美学理论和景观设计理论,研究建筑环境规划中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以及建筑工程业的迅速发展,路桥、高层等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结构的设计不仅应保证现代化建筑本该具有的安全性,还应在此基础上保证其结构的经济性、合理性。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重点是依赖设计的主体概念,由其设计感官及经济价值共同决定的。我国一直处在大规模投资建设时期,各地建造了一大批工程造型新颖、结构受力合理的建筑项目,特别是一些结构复杂的工程都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为充分发挥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和工程设计品质,必须加强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管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推向另一个高端。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不但具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功能,还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保健人体的作用。以风水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植物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及其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植物气场的存在及其保健作用,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基于风水理论、保健理念的植物气场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9.
风水术也就是堪舆术,说起"风水"二字,人们往往联想到历史上的"风水"带有的迷信色彩,其实, "风水"作为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它的存在必定有其合理的、可取的成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建筑拆迁企业的特点,阐述了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并指出当前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当前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切实抓好拆迁服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