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从新古典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等三个视角分析了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的内容。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主要是从追求规模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纵向交易关系的,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纵向企业之间的纵向一体化。交易成本理论下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主要是从追求交易费用节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最后利用煤、电关系对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的实践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指出了研究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纵向交易理论与中国煤电的纵向交易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向交易理论的核心在于纵向专业化经济和纵向一体化经济之间的取舍与平衡。节约组织成本会产生纵向专业化经济,节约交易成本会带来纵向一体化经济。理想情况下,两条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纵向交易关系(如煤、电关系)最优形式的决择。本文对煤电纵向交易关系进行了分类,构建了煤电纵向交易关系形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煤电纵向关系实际,分析了中国煤电企业的纵向交易关系效率。  相似文献   

3.
纵向并购为企业整合资源、形成竞争优势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企业通过纵向并购,能够有效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损耗和时间浪费,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纵向整合效应.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分析纵向一体化战略和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动因,探讨提高企业纵向并购效益的主要途径对企业实行纵向并购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纵向并购的理论解释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立力  方齐云 《经济师》2003,(12):34-34,36
纵向并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文章首先对纵向并购的起因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企业理论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角度解释了纵向并购的原因 ;产权经济学着重从资产专用性方面解释纵向并购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纵向并购是为了绕开各种壁垒。随后对纵向并购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纵向并购的正效应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的降低 ,而负效应主要体现在管理成本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纵向约束是产业组织领域的传统问题,市场关闭则是纵向约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对近年来纵向市场关闭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从早期纵向关闭模型的研究开始,分别从纵向关系与纵向一体化、契约理论以及纵向关闭的实证研究等角度对有关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纵向关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现浇整体板式桥在板底纵向开裂前后结构内力分布变化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该类型桥梁纵向裂缝的优化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移动通信芯片产业链的纵向拆分特征。构建了上游为双寡头结构、下游为多家企业的产业链模型,并对纵向一体化和纵向拆分两种模式的利润和价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对纵向拆分的技术和市场背景及内外条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徐斌 《经济经纬》2012,(1):12-17
笔者以中国52个煤电上市公司的纵向整合状况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煤电企业选择纵向整合方式时考虑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交易成本对煤电企业采用纵向整合的影响较大,生产成本和策略效应的影响较小,这证实了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影响到了纵向整合的选择。纵向整合是中国煤电协调的有效但非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纵向一体化理论的回顾 纵向一体化问题在古典经济学的文献中已有许多深刻的分析,而随着新古典厂商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确定后,纵向一体化问题逐步被人们淡忘了。从理论上说,通过新制度经济学对厂商理论的发展。以科斯-威廉姆森范式为出发点,纵向一体化理论是对传统厂商理论的拓展,分析厂商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产业组织理论在纵向一体  相似文献   

10.
魏然 《生产力研究》2011,(9):203-204,208
纵向关系作为企业间的一种组织关系或者制度安排,不仅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建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在其不断的理论探讨中丰富着研究内容。文章在系统梳理近年来国内纵向关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纵向关系的影响因素、治理模式、分析框架、规制政策四个方面全面总结纵向关系的研究现状,介绍国内纵向关系研究的行业领域,并对此给出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企业纵向并购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明 《经济师》2005,(4):76-77
纵向并购是企业扩张的一种可选择方式 ,经济学界对企业纵向一体化动因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探讨。交易成本理论作为解释企业纵向并购动因的一个维度 ,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论证 ,文章通过对其代表人物观点的述评 ,对交易成本理论做了探索性地分析 ,以期深化对企业纵向并购行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闫玮 《生产力研究》2008,(11):122-123
文章从当前国内外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不同发展方向出发,分析了中国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具体原因:不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社会信誉的缺失等。并提出了一些在纵向一体化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石油产业的纵向一体化成为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都在努力弥补自身产业链上的不足,大力发展一体化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石油产业的纵向一体化的架构发展,分析了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及规模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纵向一体化战略与石油产业发展的关系。高度垄断的中国石油产业为纵向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为石油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石油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鞠传霄 《时代经贸》2012,(24):101-102
本文在产业组织理论近年来关于纵向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外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从市场圈定为动机的纵向一体化以及市场隔离产生的纵向分离两个视角分析我国的汽车产业结构,提出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选择相应的整车与零部件厂商的组织关系,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里昕 《财经科学》2007,(11):106-112
本文以我国22个行业中407家公司为样本,从行业层面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业的成长性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显著正相关,行业资本密度、进入壁垒则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显著负相关.实证结果显示,行业盈利水平、成本压力与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北京地区纵向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纵向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英  陈圻 《经济管理》2006,(24):59-62
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电信服务业的纵向链条,然后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电信运营商执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动因.讨论了电信运营商纵向一体化的边界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电信运营商执行渐变一体化和战略联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产权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分析了城市供水系统一体化产权结构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建立了市场机制条件下一体化供水企业决策模型。指出要实现城市供水系统纵向一体化的产权结构,必然会发生供水企业之间的纵向并购,并建立了纵向并购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电企业纵向关系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是具有典型的纵向关系的两类企业.在电煤交易过程中,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往往会发生冲突.煤-电冲突不仅对煤、电产业,而且对国民经济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在企业纵向交易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指出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着煤-电租和纵向价格双轨制关系,在理论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缓解煤-电冲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6—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并对交易费用进行细分,实证分析了不同的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管理性交易费用、资本市场交易费用和商品市场交易费用是显著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重要因素;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