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日本地震,看到很多人在网络上感叹日本国民的表现,并且开始反省中国民众的表现。其实,如果我们回想汶川地震发生的那刻,成都的民众,甚至是来自中国各地的民众,都在自发地做着帮助别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张晶 《经济视角》2011,(5):45-47
3月11日14点46分左右,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伴随地震.海啸、核泄漏种种问题接踵而至。在全球都刚刚从震惊中恢复,正在忙于应对地震造成的经济冲击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比起评估当下所发生的损失。衡量这次地震未来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实际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要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3.
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并综合考虑此次汶川地震主要受灾区经济总量等情况看,我们认为,此次地震总体上对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十分有限,在年度的总量数据方面应该观察不到明显的影响证据。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震后四川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辉 《经济研究导刊》2008,(15):184-185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新建一批与地震相关的旅游景点,突出学习和怀念的主题。已经有业内人士指出,应该在四川重灾区建地震博物馆;四川旅游局也有意围绕汶川地震带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线路。地震是灾难,为了减少灾难,我们就应该多从灾难中去吸取教训,学习我们不懂得的知识。比如通过对汶川地震震中原貌、地震断裂带、堰塞湖等的参观和讲解,都能让许多不知地震的人们懂得许多地震的知识和防震的技巧;走进地震博物馆,我们还能缅怀那些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牺牲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强烈地震发生在人类聚居区,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建筑结构设计减少地震力影响力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注川大地震再次提醒我们生命的无常、独生的风险。注川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恰好是学校上课时间,很多学生不幸遇难,遇难的上千学生为数不少是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7.
地震作为破坏巨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地震荷栽作用下地下洞室(隧道)响应与安全分析是我国强地震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地下洞室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洞室最大位移、速度、加速度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两帮应力值在低频区域变化明显,顶部底部变化较小。地震的低频成分对地下洞室结构的动力反应影响较大。分析有助于我们增加对动荷载下地下洞室(隧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地震让我们遭受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而桥梁是人民生命线工程之一,在地震中若遭到破坏,这会给震后的抢险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在设计桥梁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抗震性能放在首要地位。本文从桥型方案设计与桥墩构造选型这两个方面对桥梁抗震进行概念设计;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动力特性分析以及反应谱分析,并建立一个非线性模型对其进行非线性的时程分析;通过分析山区桥梁在地震的作用下其受力情况与特点,提出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并对各桥墩钢筋的配筋率做出确定,运用合理的减震与隔震的相关措施,并对高烈度的山区在桥梁抗震设计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以及次生灾害。国内外历次地震的经验告诉我们抓好抗震设防地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是减轻未来地震灾害损失最积极、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震后,我们该如何生活?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给灾区人民听的,而是说给我们这些非灾区的人。地震的报道还在继续,地震的死亡人数还在上升,网络的"灰白"刚刚过去。面对着一张张震撼的图片,我们哭了;面对着一篇篇报道,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作为建设工程公司,如何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本文中对抓好项目质量管理必须注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小小志愿者     
邓佳 《环境经济》2008,(6):40-41
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地震灾民安置点,我们见到了北川县10岁的桂彩云,在这里,像她这样的孩子很多,我们从她那坚定的目光里,看到了希望。地震虽然让她失去了亲人,但来自全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王朝华 《经贸实践》2016,(7):275-275
作为频繁发生地震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我国分散地震风险的体系比较缺乏。在汶川大地震中,国内保险业的表现让人惋惜,表现出保险赔付慢、程序繁琐、赔付金额较低的尴尬情况。面对频繁的地震灾害,建立健全完善的地震保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国内进行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然后研究了集中地震保险的模式,以期在国内建成和实际情况相符的地震保险。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巨灾风险是一个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将研究的焦点放在了地震风险背后的中国保险制度问题上,一方面将发达国家与中国现行的地震政策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参考大量的数据资料总结我国地震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我们对建立和完善地震保险制度方面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在去年汶川特大地震中,直升机盘旋在偏僻山村的上空,救援人员沿着绳索下去,用双臂救出受困者;运输机的舱门拉开,来自五湖四海的救灾物资在四川落地——抗震救灾中的这一幕幕场景,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拥有强大航空运输力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衡若冰 《时代经贸》2011,(14):36-36
本文拟在对5,12地震三周年纪念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调查的基础上,旨在说明高校利用纪念日、节庆日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快速和成熟的成长,这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以5.12地震三周年纪念日活动的众多题材,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樟的方法和手段,为我们开辟薪的教育渠道和载体,摆脱方法简单、形武单一的被动教育局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斯模武。  相似文献   

17.
在地震地质条件好、地形平坦的黑龙江三江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地区,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已普遍被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在技术上也有了突破,如解决了激发、接收的问题,对山区地震波波场及其传播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成功地应用于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一、高分辨地震反演技术简介 高分辨地震反演技术是一门集地震、测井、地质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代表了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的趋势。利用地表观测地震资料,以已知地质规律和钻井、测井资料为约束,对地下岩层空间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成像的过程,是反演地层波阻抗的地震特殊处理解释技术。地震反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预测岩性的确定性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地震反演通常指波阻抗反演。目前测井约束反演软件较多,如加拿大的Strata软件、俄罗斯的PARM软件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计算与控制在抗震设计中的作用,从单质点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平面多质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平面多质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等方面对水平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变形计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2008,(6):10-19
“那是一场我们毫无心理准备的考试,但是换来了我们共同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我们一定能浴火重生!”5.12地震重灾区的一位市长说。 疾风知劲草,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广大环保战线的干部职工面对考验,交出了一份份感人的答卷。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慰问灾区环保职工时感言:“失去亲人却坚守岗位的环保人,用行动诠释着‘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