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收益是判断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如果要更客观、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动态上反映企业会计收益的发展变化,则要侧重于对企业的会计收益质量进行评价。国外学者对收益质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后,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收益质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会计收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是判断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未能从动态上反映企业会计收益的发展变化。如果要更客观、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盈利能力,则不仅要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对企业的会计收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盈利分析中,人们往往利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判断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这些指标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仅仅注意到收益的数量,而没有注意到收益本身的内在质量。如果要更客观、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盈利能力,则对企业的会计收益不仅要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进行评价。为此,本文专就会计收益的质量属性、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及如何评价会计收益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培刚 《时代经贸》2007,5(11Z):201-202
收益质量是指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如果报告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过去、现在的经营业绩,则收益质量好;反之,则认为收益质量不好。收益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资金提供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我国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许多公司管理层对盈余操纵乐此不疲,无视收益质量的低下,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如何识别公司财务报表之玄机,提高投资者的警惕性和鉴别力,评价公司的收益质量,无疑是理论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中生  褚友祥 《现代财经》2004,24(10):35-38
收益是会计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极为关心的信息。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仅仅注重收益的数量分析,而忽视了收益的质量分析,因此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在分析了会计收益的质量属性及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以后,提出了收益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收益是会计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极为关心的信息。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仅仅注重收益的数量分析,而忽视了收益的质量分析,因此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在分析了会计收益的质量属性及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以后。提出了收益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加值(EVA)是指企业的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经营理念.在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分析评价中引进经济增加值观念分析,能够突破传统的以经营者思维角度看待经营成果的框架,使对财务经营分析和业绩评价上升到了一个以资本投资人角度审视经营成果的层面。  相似文献   

8.
一、传统企业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从盈利能力指标看,企业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对投资项目的回报上,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投资收益以及其他相关的业务收入等。这实际上是财务报表反映的实际内容,是作为企业在过去的一段经营时期经营情况在某个时点上的判断,是一种较为概括的静态反映。由于净利润的现金含量等不确定因素,导致对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失实和失真。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特别是预测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收益作为会计的核心信息理应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净现金流入的数额、时间和或然性。在目前的业绩报告制度下,会计收益仅反映收益的数量水平,难以反映收益质量。忽视收益质量的获利能力评价是不全面的,不能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本文在这里对会计收益的质量特征进行论述,并据此分析了影响企业会计收益质量的几种常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中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征税的政策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是两个概念,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处理的方法是一致的,毕竟企业会计反映的是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国家税法却是一种行政职能,调节的是社会分配问题。所以就产生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从而就产生了所得税会计这门学问。科学地说,就是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体现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从企业收益状况考察财务危机 从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第一,EVA改变了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关系。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是委托代理关系、雇佣关系。传统做法对企业经营的好与坏通常以利润为主要评价指标,企业经营者的个人收入、能力评价都与企业利润挂钩,从而利用留存收益成为经营者较喜爱的筹资方式,较少考虑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股东(所有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实行EVA评价,经营者只有努力经营,创造更多的净利,自己所分得的净利才更多,  相似文献   

13.
收益是会计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评价企业盈利能力与经营管理者经营能力的重要信息,因此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综合来自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指标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收益质量上乘的上市公司未出现典型的行业集聚特征,而收益质量差的上市公司则主要集中干制造业.并且其主要原因在于盲目对外投资扩张,导致主业不突出,线下项目比重过大.  相似文献   

14.
所谓现行经营环境是指国家目前对信用担保机构在服务价格、资金运作等方面的各种限制和规定。担保机构的经营收益主要包括担保服务收入、存款利息收入和可能的投资收益三部分,本报告用总收益减总经营费用和担保赔偿损失量反映担保机构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5.
鉴于日益严重的财务报告失实,人们对收益质量的高低逐渐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对于收益质量的研究都如火如荼。文章回顾了收益质量的定义,分析了影响收益质量评价的因素,介绍了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收益质量评价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收益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帐面创造价值能力与其实际创造价值能力可能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收益的本身质量问题,由此介绍了收益质量包含的维度和收益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邹香 《经济问题》2007,(3):109-112
收益质量评析目的在于突出企业目前和未来的替换价值创造,高质量收益能较好反映企业的目前状况和未来前景.收益质量上升,说明企业决策客观反映企业环境,业绩能力提高;收益质量下降,表明企业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在传统的收益评析中,人们仅仅注意收益的数量,而忽视收益的内在质量,因而评析结果对决策方案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果由于没有现金而缺乏购买与支付能力是致命的,这体现了现金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更亟需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来判断公司的经营水平,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在实际操作中,透过现金流量表来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  相似文献   

19.
徐丽华 《时代经贸》2007,(5Z):88-89
每股收益既是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也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利润表的一个计算项目。本文主要介绍企业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于计算每股收益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作了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资产质量和收益质量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培 《当代财经》2003,(2):119-121
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判断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们一般着眼于定量信息,传递的财务分析人员也总是埋头于一些财务比率的计算。实际上,资产质量和收益质量对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非常有帮助。有时候,报表中隐含的这些质量信息甚至能根本否定我们通过定量信息获得的结论。本文分别定义了“资产质量”、“收益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信息内容、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报表分析中的主要作用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