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2007~2009年月度数据为样本检验.在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对数线性计量模型,估计出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模型。研究的实证结论是:我国股票价格走势与货币供给显著正相关,股票价格走势对货币需求仅有微弱影响,而且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种互动关系有进一步的增强趋势。这预示着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密切关注股票市场的运行和发展,而不是只保持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中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最新的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M1和M2,且对M2的影响比M1小。股票市场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中央银行应以股票价格为参考指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的国内外货币需求实证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以货币需求函数研究为主线,可把已有文献分为总财富、国内利率和通货膨胀、股票市场、经济预期、制度和经济变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以及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研究。我国货币需求实证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股票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利用最新的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M1和M2,且对M2的影响比M1小。中央银行应以股票价格为参考指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西部金融》2012,(2):52-58
本文在不同学派货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流通中现金的特征及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运用计量方法论证了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货币政策演变对我国流通中现金的影响。进而论证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进一步发展的鲍莫尔模型,及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以流通中现金为研究主线,引入货币政策演变这个虚拟变量,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论证。  相似文献   

6.
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对包含股票市场成交额的季度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额减少了各个层次的货币需求。因此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供给规划和货币政策操作时必须考虑到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适应。如果忽视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实施货币供应调控,将会导致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从而使得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和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效应与时滞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房地产投资和价格,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比利率政策更为显著,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时滞为2个季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建立一个包含收入、消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等经济变量在内的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计量(ADL)模型,然后利用1993—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于区域消费影响的差异性,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时滞性的结论,并且东、中、西部地区消费支出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时的反应时期和方向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货币计量是货币经济学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性命题,是研究与决策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日新月异,能够行使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货币计量框架虽几经修订,仍不能全面地反映我国金融与货币领域的新变化、新情况与未来的新发展。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货币计量实践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对货币计量的框架进行了扩展,并加以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扩展后的货币计量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一扩展是合理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货盯政策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综述,然后运用格兰杰检验和OLS回归对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从而得出结论:中国货币政策对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是有效的,但从相关系数来看。货币政策效果有限。最后对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