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时昌副省长说:《湖南经济》是省政府指导改革与发展的综合性经济月刊、全国的优秀改革刊物、湖南省优秀理论刊物,是一份办得非常好的刊物,在全国颇有影响。各级政府要支持《湖南经济》的工作,努力搞好《湖南经济》的发行工作。周副省长是在’95湖南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湖南经济》工作会上说这番话的。  相似文献   

2.
10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老区建设》这本杂志时,就被其竭诚服务老区的特色,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内容,敢讲实话的风格深深吸引。我把《中国老区建设》当成工具书,工作中遇到难题翻开刊物找答案。我把《中国老区建设》当做宝贝珍藏,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经常给报刊投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中国老区建设》,我被刊物丰富的内容和办刊风格所吸引。于是,我给市老促会秘书长刘国汉打电话,  相似文献   

4.
转瞬之间,《湖南经济》走过了二十个风雨春秋,在她的发展历程上划出了二十个金色年轮。可以说,过来的风雨历程,凝结了全体编辑与记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特别是近年来,该刊从文章采编、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纸张选用等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给人以赏心悦目、丰富知识、敏镜目光、成熟之感。《湖南经济》不失为湖南一份了解经济发展动态、分析经济发展得失、指导经济发展方向的刊物。值此二十年华诞之际,我们诚挚地祝愿刊物越办越好,办出独具的个性与特色,成为全国经济性刊物园地中的一枝独秀。湖南期刊一奇葩@李少怡$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湖南经济》编委会.我想讲两个意思:一是为什么要成立这个编委会,二是编委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湖南经济》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编委会,并请各地州市政府秘书长担任编委呢?我想主要的理由是:《湖南经济》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的综合性经济月刊。既然是省政府的刊物,请各地州市政府秘书长担任编委就理所当然,义不容辞了。《湖南经济》月刊创办于1983年12月,是当时的省长刘正同志亲自提议的,刘正同志还写了热忱洋溢的发刊词。当时由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和省社科院联合主办。当时的刊名叫《湖南经济研究》。邦柱…  相似文献   

6.
《湖南经济》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综合性经济月刊。她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以宣传湖南、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湖南经济》在改革中诞生,至今已走过了19年风雨历程。一路走来,有过探索,也有过辉煌。承蒙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厚爱,《湖南经济》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期刊品牌。现今,《湖南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变更后的主管主办单位对办好刊物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目标。杂志社全体同仁,士气高昂,精神振作,将以新锐的理念,现…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尊敬的编辑同志:读了改版后的《湖南经济》,着实令人兴奋,真正感受到了邓社长那“变与不变”的深刻内涵之所在。跟以前相比,刊物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语句上更加精练简洁,一句话,《湖南经济》更加贴近读者,更加吸引读者。这一切改变,也充分体现了杂志社各位编辑为之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以前爱读《江苏经济》,现在有了改版后的《湖南经济》,有了自己家乡的“品牌”,作为一名湖南读者,怎能不为之高兴呢?真诚希望刊物越办越好,让读者从《湖南经济》更多地了解湖南,让湖南从《湖南经济》走向世界。娄底市周向红  相似文献   

8.
俞峻 《西部论丛》2005,(8):84-84
不经意间,手头的《西部论丛》已有40多期了,与创刊时相比,刊物的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内容编排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西部论丛》如一棵小苗已一天天成长起来,可以说刊物几年来的进步令我这个普通读者吃惊,内容充实、大气而耐读,部分文章权威性强,文章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在这些可喜变化的背后,似乎还有改进的空间,就此提出,虽有班门弄斧之嫌,却也是一片肺腑之言,希望《西部论丛》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9.
我与《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结缘是在这个刊物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的一位部长,他送给我一本《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我就利用会议的间隙拜读了起来,没想到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因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已经把柴达木开发的事议已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而我当时已被调到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10.
廖进中 《湖南经济》2003,(12):11-11
湖南人读《湖南经济》,湖南经济学家议“湖南经济”,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用不着大势宣扬。但在《湖南经济》创刊二十周年之际,谈谈《湖南经济》与作者的关系,也许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作为作者,我与《湖南经济》的结缘始于1994年。当时,我作为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有幸参与了“湖南开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并为大会写了一篇题为《跨国经营:湖南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新的亮点和难点》的论文。不久,编辑部通知我,说是此文已选录发表在《湖南经济》当年的第11期上。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我比较系统地阐明了我的“市场领土论”的基本观…  相似文献   

11.
长空飞雪漫舞,大地迎风报春。在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湖南经济杂志社向广大读者致以新年的祝福,祝大家新年愉快,万事顺意。《湖南经济》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是省政府的综合性经济月刊。20年来,它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宣传经济湖南、促进湖南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所以取得这些成就,我们不会忘记长期以来关心、理解、支持《湖南经济》的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然而,市场经济如潮水般涌来,面对成千上万种期刊的市场竞争,要把蛋糕做大,詹姆斯·托宾说:“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相似文献   

12.
我第一次接触“图书馆”是在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同学的家门口,有一个儿童活动室,同学跟活动室的老师很熟,经常去那里帮忙。有一次,我去找同学玩,看到活动室里有书,就看了起来,临走,那个老师还借给我一本,让我回家看,我记得很清楚是一本《儿童文学》。那时候还认为这就是书了。现在自己已经知道那只是一本刊物,而不是书籍。从那以后,就经常去那里借书看。但是,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室,书的数量有限,种类更是有限,没多长时间就把那里的书看完了。  相似文献   

13.
文兵 《中国老区建设》2006,(1):I0001-I0001
江苏淮安市楚州区近几年每年订阅《中国老区建设》都在千份以上,全区27个乡镇300多个村,都能看到“中国老区建设》。区、乡镇、村老促会都建立了刊物学习制度,除了自学,每月还利用一天时间集中学习,每年召开2次学刊座谈会。干部群众从切身实践中感到,阅读《中国老区建设》,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学到工作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长广煤矿公司徐林来信:我是公司负责人,工作比较繁忙,然而对《浙江经济》这本刊物始终坚持每期必读。我本人认为,这是一本好刊物。特别是1993年以来,贵刊作了多方面的改进,增加了企业的方面的文章,广泛交流企业的成功经验,确实是搞好企业工作的助手。《浙江经济》与其他一些刊物相比,一大特色是刊登企业方面的文章很有深度,这对我们开拓思路、抓好改革、改进管理很有帮助。办刊是无止境的。《浙江经济》还应在面向企业方面多动些脑筋,多出些新招。要发挥贵刊作为省里主要领导必读刊物的优势,多反映企业界的  相似文献   

15.
《特区经济》是我到深圳之后接触最多、了解最多的一份经济理论刊物。而且,她也是我与之有笔墨联系的第一份刊物。因此,我始终对《特区经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谓亦师亦友。也因此,当她公开发行15周年之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心情有如参加师友的生日会。而与《特区经济》的编辑们相识交友,其间所得到的鼓励、鞭策和启发,尤其让我觉得荣幸。……  相似文献   

16.
我2005年退休。一天,我在县老促会看到一本《中国老区建设》,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觉得刊物内容丰富,贴近老区实际,很有可读性。从此,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情份     
姜春浩 《东北之窗》2014,(19):74-74
正2002年春,我接到一份样刊,是《海燕》文学月刊社的孙惠芬老师寄来的。我的一篇似散文似诗歌的文章经她编辑,在《海燕》发表。当时我很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本地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也觉出《海燕》的细微变化。因为这类文章,在以前,《海燕》是不会采用的。当时的《海燕》正处于转型期。为了生存,《海燕》与许  相似文献   

18.
读者心语     
我对《中国老区建设》无限钟情。多年来,每期刊物到手,都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对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不喜欢的文章,逐一评点,认真写出评刊意见,并标出自己认为使用不妥的字、词、句。如期寄给《中国老区建设》编辑部。我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老区建设》优秀评刊员,有几年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工作和生活中,我已经离不开《中国老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19.
姚贺国 《中国西部》2013,(27):130-131
近日,读到一篇题为《请看到我》的文章,忽然联想到了前不久读过的柴静的那本《看见》,是的,尽管一篇是文章,一本是书,但两处文字的主旨都是看见(看到),而其看见(看到)的实体,唯"人"而已:心中有爱,目中有人. 记得曾经在龙应台先生的作品《孩子你慢慢来》中看到过这样一个片段,安安从妈妈的眼中看到了人,激动莫名.那么,在柴静的这本《看见》中,我也同样为看到了人而激动莫名.  相似文献   

20.
我有幸参加在拉萨召开的《西部论丛》第三次编委会,特别高兴。圆了我一生中想到神奇而美丽的西藏看一看的“西藏梦”,还了一笔我对《西部论丛》顾而未问的“顾问情”。中国建设银行张恩照行长对这次编委会非常重视,要求我们把会议开好,把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