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劣茶与近代中国茶业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劣茶与近代中国茶业的历史命运陶德臣本文论述了中国近代伪劣茶的产生原因及其对近代茶业的负面影响。伪劣茶自古就有,但直至近代才泛滥成灾,危及整个茶业,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茶叶对外贸易的繁荣是诱发因素;第二,生产系统和技术落后是伪劣茶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茶业中的高利贷金融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01,20(3):34-39
近代中国茶业高利贷金融资本甚为活跃,这种旧式资本成为茶业资本的主要来源,茶农、茶商均赖其生存.由于茶业高利贷利润丰厚,外国银行、洋行、茶栈、钱庄,甚至地主、官僚、茶商、茶贩均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插手贷放.高利贷资本的兴盛,强化了洋行对茶叶外销的控制,摧残了近代中国茶业,加速了茶业的衰败,茶商、茶农深受其害,而最终负担又转嫁到了茶农身上.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福驾茶业有限公司地处六安瓜片的原产地、金寨县麻埠镇东冲村,由山东五福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现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员工150人,2012年被评为六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依托山东市场,充分利用金寨夏秋茶资源,开发生产红茶、乌龙茶、黄大茶系列产品。利用夏秋茶开发生产红茶,使金寨县名优茶采后,弃采浪费的夏秋茶,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延长茶叶采摘期,提高茶农收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紧张的问题,福驾茶业积极实施茶叶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并把这一健康饮料推广到全世界。作为传统产业的我国制茶业,是一项能给千家万户的农民带来温饱和小康的行业,我国茶业产区的许多黄日贫困县,在“以茶兴县”战略的带动下,已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随着加入WTO在即,中国茶业市场及其对茶农的利益影响,是喜,是忧?是机遇,还是挑战,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探讨。一、“入世”给中国茶业发展带来的机遇1、促进国内茶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中国有生产优质名茶的独特自然环境,其光、热、水、土等…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以来,"中国七万茶企竟敌不过一家立顿"一直被用来评价中国茶业"惨状","立顿"也因此一度成为许多茶企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茶业品牌与文创高峰论坛上,众多茶专家、茶人、茶企提出:就茶产业的条件和特色以及多元消费的内在需求而言,中国茶业更应走以"个性化、小产区"为特征的"小而美"道路。中国茶叶有60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品质特点、历史文化,但随着英国"立顿"进入中国市场,许多人认为,中国茶叶只有实现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才有可能做大做强,迅速走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简称”北京茶博会”)于4月18日至21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本届展会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联合主办,主要展品涵盖茶叶、茶具、茶家具、泡茶水、茶叶机械、茶叶包装、包装机械等7大类。展览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共有400余家茶企参展,除本土企业外,还有来自印度、斯里兰卡、土耳其、老挝、韩国等国家的茶产业相关企业。据主办方称,预计此次展会将吸引不低于25000人次的专业客商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7.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16,(4):3-13,22
晚清时期外国人对近代中国茶业危机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种种看法。他们认为,中国茶叶在种植、加工制作、销售方法、成本税厘诸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因而无法与印度、锡兰茶进行有效竞争。他们从茶叶种植、加工制造、贸易条件诸方面,提出了破解近代中国茶业危机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触及到近代中国茶业危机产生的一些要害因素,涉及茶业振兴的一些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及启发价值,推动了近代中国茶业振兴活动的兴起。由于侵略本性的局限,晚清时期的外国人不敢也不愿意真正从本质上揭示中国茶业危机的产生原因,更加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中国茶业危机的有效对策建议,反而公开宣扬侵略有理的谬论。挽救中国茶业危机,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赢得完全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茶业发展的坚实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茶叶质量以及茶企自身等因素,近年来一直制约着中国茶叶出口的持续增长。这个难题如何破解?7月6日?8日,在第三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举行期间,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同期举办"第二届茶叶出口国际座谈会"和"第一届茶叶出口国际采购洽谈会"两大活动,以促进中外茶企交流合作,加速中国茶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5月18-21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暨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成功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茶博会致贺信。他希望弘扬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推进世界茶业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作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而歙县作为我国的茶叶生产大县,茶业的发展对其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茶农与茶业,将有助于各级政府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并用于指导歙县茶业更好地迎接来自市场的挑战,进而促进茶农增收。本文基于歙县茶叶生产与流通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茶农增收,实现歙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的故乡,江西是我国的主要产茶区之一,上饶至今仍留有“茶圣”陆羽结庐种茶的遗迹,婺绿,饶绿、河红(河口红茶)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稳步发展,已成为产地农业和农村经济重要支柱,但是,我们也该看到我国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茶价持续低迷,普通茶经济效益低下,二是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全国茶农号称8000万经营着全国108.9万公顷的茶园,人均二分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既制约了生产,也影响了流通,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发展高效茶业,在新世纪努力开创出茶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是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融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享有直接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国家大型企业。公司以茶为主,拥有优质茶园11.6万公顷,主要经营工夫红茶、红碎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雅安市山雅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著名的雅安市雨城区,即闻名世界的"峨眉毛峰"原产地。山雅茶业有限公司于1992年成立,注册资金一千万元。一直以来公司在成长中积累,在危机中升华,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实践,已完全形成集茶叶种植、加工、贸易为一体的专业化茶业公司,成为雅安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标准化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的"雨城"牌注册商标已成为"四川省著名商标"。"雨城"牌茶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以来,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企业共有12家,分别是福建九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漳州皇家龙茶叶有限公司、安溪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华祥苑茶叶有限公司、武夷山儒释道茶叶专业合作社、武夷山金红袍茶时有限公司、福建新坦洋茶叶集团、福建敖峰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雀安溪县冠和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华辉九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漳平市北寮水仙茶专业合作社、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员量安全意识强,对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04,(12):41-4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茶目前雄居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首。为了提升我国茶产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也为了营造一种茶文化的氛围,在10月21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众多茶业组织联合发布了《中国茶业北京宣言》。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茶,只要是中国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小孩子,没有不知道的,茶跟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个司空见惯的饮品承载着传承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任务,茶叶从小小的一片叶已经变成了一个大产业――茶业。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一带一路",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茶叶也在不断走向世界。从茶圣陆羽到当代的专家学者,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茶叶,但是鲜有学者对中国茶业的全球化之路进行系统分析,刘年艳的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70年代中至90年代末期,在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和中国茶业发展式微双重冲击下,一批洋务派、维新派和部分具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历时30年的振兴与改良中国茶业觉醒思潮。此次改良思潮或可依据有关茶业改良主张、认知程度等方面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关于茶叶生产及其贸易环节改进论,中期茶叶贸易官商关系改善论和晚期茶业生产方式改革论。这次思潮呈现不断深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和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10,(8):F0004-F0004
宜兴市项珍茶业合作社位于张渚镇龙池村,交通便利,南部与浙江毗邻,区位优势明显,茶园生态环境优雅,四面群山环抱,山峦叠翠,十分适宜名特茶生产和绿色产品生产。是宜兴茶叶生产基地腹区。  相似文献   

19.
付坚强 《中国农史》2022,(1):117-124
自19世纪中叶起,中国茶业由垄断国际市场快速走向全面且无法逆转的衰落。对于其中所涉国际竞争、经济规律、政商关系、价格机制等前沿性问题,石涛所著《近世以来世界茶叶市场与中国茶业》在新视角与新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探索。近代中国茶业受国际竞争、国家政治与经济规律的多重挤压,晋商作为茶业主体一直未能实现利润的有效传导及分配。19世纪中叶之前,中外贸易服务于清政府的羁縻边境国策,茶叶交易更多出于交换关系之维系,生产与销售的脱节使得国内茶商缺乏议价权。19世纪中叶之后,中美假茶问题导致中方失去了通过卖方需求端来提升华茶“价格-质量”良性互动的机会,中俄恰克图贸易中俄方却利用中方对皮毛的旺盛需求实现了产业升级。在无法参与世界市场利润分割的情况下,国内产业链条中的利润分配更加阻滞,茶商虽拥有生产垄断权但始终受政府的严格控制,更重要的是,茶商的利润率与资本积累一直没有对国内就业、劳动生产率、资金投入以及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刺激,反而通过建立卡特尔联盟将成本转嫁到组织外部,从而造成最底层茶农的贫困。此外,从世界市场与中国茶业的相对静态分析来看,经济史研究成果的最佳构想既离不开历史视角下的归纳,也离不开经济视...  相似文献   

20.
凌云浪伏茶业有限公司坚持“以标准化提升质量”为目标,坚定发展生态有机茶,最终打破国际坚固的“绿色贸易壁垒”,把“浪伏”牌茶产品培育成广西首批通过欧盟ECOCERT认证的有机茶,公司也成为中国首家同时生产有机茶叶和有机八角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