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就业》2007,(7):9-10
2005年初,我们在全省范围组织了离岗失业人员状况入户调查,发现还有14.3万户“零就业家庭”成为最迫切需要援助的就业困难群体。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确保城镇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的工作目标。两年来,全省各级政府把援助“零就业家庭”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认真履行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完善政策,开发岗位,加大援助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各地动态     
辽宁阜新十项措施构建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为提高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市场就业能力和稳定的就业素质,辽宁省阜新市采取十项举措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一是计划开发1.5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棚户区回迁居民中的“4050”人员和破产矿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二是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后勤服务岗位进行清理,把适合零就业家庭成员、棚户区回迁居民中“4050”人员的就业岗位腾出来,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其就业再就业。三是结合“工业年”活动,创建再就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问题是当前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山东省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非常重视,2007年10月,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省厅召开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座谈会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菏泽市在会后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了《关于贯彻省政府鲁政发[2007]45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县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各市劳动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地税局、国税局、人民银行各市中心支行、总工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按照再就业“扬帆行动”的统一部署,确定在全省开展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切实解决好“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和生活问题。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搞好认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市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列入全市就业工作考核目标,在援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的同时,实施零就业家庭子女助学工程,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帮助零就业家庭子女提高就业能力,达到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就业和家庭脱困的目标。2009年全市又援助了77名零就业家庭子女和23名下岗特困家庭子女,  相似文献   

6.
简讯     
衡南县积极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衡南县委、县政府把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全县组织开展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一是深入调查摸清底子。零就业家庭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提出申请,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进行认真审核,审核后在居民集中地予以张榜公示。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作为工作重点,实施积极有效的援助政策和工作措施,着重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市就业援助工作的开展。今年1—11月份,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安置3494户“零就业家庭”中4867人就业,提前完成“零就业家庭”存量消零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08,(3):30-32
“零就业家庭”已成为城镇最为困难的群体。为了帮助“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005年8月,四川省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和实施了“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认定“零就业家庭”4407户,  相似文献   

9.
鲁政发[2007]4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近年来,各级高度重视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积极实施再就业援助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以下简称城乡"双零"家庭)就业难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要求,为了切实做好城乡"双零"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刘虹 《中国就业》2007,(11):60-60
目前,随着最后一个“零就业家庭”的消除,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提前四个月实现到年底基本消除城镇现有零就业家庭的目标。 江东区为彻底消除“零就业家庭”,从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入手,初步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社区、街道、区就业管理服务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各级就业服务部门成立“零就业家庭”消除工作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劳社部发[2007]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精神,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的"争取到今年底基本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的要求,现就全面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2007年6月全国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全面铺开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到年底基本消除城镇现有零就业家庭。会后,劳动保障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对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各地不等不靠,积极行动起来,把帮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大措施,从基层抓起,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保障》2010,(7):56-5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为全面履行就业促进法赋予的就业援助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实现就业援助工作精细化、长效化,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李建平 《中国就业》2007,(10):22-22
衡阳市是一个人口大市,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困难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零就业家庭”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就业援助任务重。去年8月份,各县(市)区统计上报资料显示,全市有“零就业家庭”10069户,占全省“零就业家庭”户数的近一半。谁也没想到,截止到今年6月底,该市已帮助11500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1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这一变化是怎么得来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充分就业、建设和谐铜鼓,去年以来,江西省铜鼓县采取了一系列援助措施,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到2007年春节前,全县146户零就业家庭中,已有185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一户一人就业的107户,一户两人就业的39户。至此,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全县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为“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建立困难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城乡“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扶持创业、落实优惠政策等各项援助措施,2009年3月,该区正式出台《关于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具体目标就是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建立零就业、转移家庭就业援助绿色通道,确保全区的零就业(转移)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动态为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08,(3):4-6
2008年培训就业工作总体思路是:以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重点,进一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创业促就业,着力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规范职业能力评价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和素质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做好培训就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社保所以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服务主线,通过“四抓一送”,推进就业援助顺利开展。 抓摸底调查。通过社区劳动协管员对“4050”人员、低保就业服务对象、“零就业家庭”等人员摸底调查,掌握就业意向,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答,针对其不同情况给出最佳援助方案。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世界》2008,(3):48
劳动保障部今年将继续在全国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四项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一、2008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元旦和春节期间的一个月内开展。援助对象包括: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已实现就业但落实政策不到位或遇到新困难的人员。  相似文献   

20.
张宏  简立峰 《中国就业》2012,(11):63-63
今年以来,旺苍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共帮助385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