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皖南山区自然条件优越,草地资源丰富,然而目前皖南山区畜牧业生产相当落后,林牧矛盾和农牧矛盾比较突出,限制了山区农业经济以及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皖南山区草地资源和畜牧业现状的分析,讨论了皖南山区畜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草地资源、大力发展皖南畜牧业的战略措施、以促进山区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皖南畜牧业的发展、促进皖南山区”三农”问题的解决及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研究福建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入手,总结了福建草地资源的特点,并分析了福建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探讨了福建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需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具有草甸类、草丛类、灌丛类、灌木林类、疏林类、林间类和农林隙闲地类等多种类型的草地,草地面积大,分布广泛。草地植物种类繁多,牧草生产力较高。目前湖南草地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以载畜量计利用率仅为67%,草食畜牧业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根据不同草地资源类型的自然特点和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草地资源开发政策,采取适当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将大力推进湖南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将对湖南农村经济的调整和改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草地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而形成的生物资源。包括天然草地、半人工草和人工草地。它属于第一性生产,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如何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不断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对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草地资源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资源,具有以下特性: 1.草地资源的有限性。任何生物资源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只能维持一定的生物量。草地  相似文献   

5.
草地产权、生产方式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草地资源退化已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也危及了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导致草地退化的直接原因,其根源在于草地产权的“公共性”。因此,草地资源保护必须从明晰草地使用权出发,通过建立禁牧、轮牧等制度,推行定居圈养和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等经营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国际生态学会议于1990年8月23日至30日在日本横滨召开。下面,仅就这次会议的概况和国际草地生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我省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设想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0—1993年辽宁草地生产建设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对辽宁草地生产的划区分析和建设项目分析,提出了不同产草区草地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草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并通过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利用市场机制来激发辽宁草业自身滚动式发展的观点。 一、辽宁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辽宁省人多地少,按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计算,属于超载地区。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省人均占有粮食仅可维持在400公斤左右。但辽宁草地资源丰富,全省天然草地面积为5083.3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3%,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858.9万亩,可利用草地中的牧业专用面积可达3296.4万亩。所以合理开发、建设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生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实现本纪末全省畜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保证。辽宁草地资源的利用种类可归纳如下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8.
草地畜牧业实际上是草地农业,或称为有畜农业的一个分支。它将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两个生产层加以系统耦合,使之产生最大效益。分析了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现代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畜牧业就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实行保护资源与环境永续利用,促进畜牧业与环境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草地、秸秆等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实行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10.
利用秸秆养牛、发展高效益畜牧业杜志春赵恕峰国务院提出:要发展高产优质和高效益的畜牧业。那么,怎样发展高效益畜牧业呢?我们认为,在农区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发展肉牛生产是一条坦途。发展秸秆养牛,即是合理调整畜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实现农...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地资源的现状与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大量统计数据对内蒙古草地资源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大量统计数据对内蒙古草地资源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青海省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原为基础,进行草地资源保护利用、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及其产品加工经营,获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相似文献   

14.
草业是发展畜牧业的潜力产业。充分利用我省草山草坡资源,立草为业,草畜结合,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是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李生福 《青海农牧业》2005,(3):14-15,17
海西州畜牧业获得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思路:围绕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一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优势畜产品开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对策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加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广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广角     
我国加大畜牧业发展 环境治理力度 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将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中的草地生态恶化、饲料资源短缺、规模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农业部提出,牧区畜牧业要将草原建设与畜牧生产并举,实现草畜同步增长。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和三北生态脆弱地带,要积极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开展畜牧业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来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的有效措施,提出了生产、生活兼顾的治理形式,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落实创造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南县草地现状及畜牧业的生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祁连县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今后祁连县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汪诗平  Andreas  Wilkes 《农村经济》2014,(4):106-110
本文首次明确提出了"低碳型草地畜牧业"的概念及其内涵,面对目前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生产模式战略选择的机遇,从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层面系统论述了三江源区"低碳型草地畜牧业"的可行性以及碳贸易潜力及其与生态补偿和农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三江源区开展高寒草地碳贸易试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