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力资本观念变革与财务理论体系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所有者(包括核心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一般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取得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平等的地位,甚至胜过物质资本所有者,并将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从而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与约束成为企业治理的关键问题。人力资本观念变革促使企业治理理论产生深刻变化,而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因而人力资本观念的变革必将引起包含财务治理在内的财务理论体系的深刻变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向财务理论全方位渗透,触发了“人本财务”范畴的提出,进而推动财务理论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激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智力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密切的参与公司治理,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日益紧密、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要求日益强烈,智力资本激活的关键问题越来越明显的体现是激励以知识型员工为载体的人力资本。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体现在激励安排上就是建立作为智力资本载体的员工股份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为核心的薪酬机制。  相似文献   

3.
聂军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162-163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逐渐体现出"稀缺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互动博弈,导致了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不同范式。而剩余索取权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普遍认为公司治理在本质上表现为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分享安排问题。那么剩余索取权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是否应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怎样分享的问题。在分析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企业形式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企业控制权安排有两种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资本所有者”的范围内,两大理论都承认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控制权主体,都是基于“资本所有者至上”理论下的企业控制权安排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控制权中的最优配置份额,取决于各自的谈判力。合理地安排企业控制权,应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纳入“企业治理”范畴,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以实现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指出,传统的公司治理基于物质资本视角,提出了两权分离和委托—代理问题,形成了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观,其实质是支持资本雇佣劳动原则,采用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忽略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社会资本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诉求,忽略了公司核心能力的构建,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本文认为,企业作为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所构成的一种特定契约,企业收益是三方合作的产物,三者共同拥有企业产权。因此,公司治理应由股东单边治理调整为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公司治理目标也应从股东至上调整为公司核心能力最大化。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和程度则是它们之间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伟  马聪 《江苏商论》2012,(6):133-135
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的安排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种是"物质资本股东至上"理论,强调企业所有权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单方面拥有;另一种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应该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资本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提出了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涂建明  兰玲 《商业时代》2003,(248):30-30,32
当今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对于人力资本的重视,出现了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股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等创新,也给企业财务和会计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发展。在出现的知识型、创业型的企业组织中,企业人力资本作用日益增强以至于出现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与传统财务资本即物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共同参与企业的剩余收益分配权和控制权的发展趋势,财务与会计面临结构性的调整与变革,构建这一进程中新的财务与会计的管理与制度基础,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其最佳的制度安排是让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的产权,即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应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建立并完善职业经理市场以及资本市场,达到对经营者及监事的约束。  相似文献   

9.
谭志龙 《北方经贸》2009,(2):98-100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某一特定具体公司治理系统的要素--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竞争协同谈判的结果,它受市场环境影响,随着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而动态演进。模式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呈现多样性,因此立法及实践中应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多元化提供必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权关系与会计权益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淑君 《商业研究》2005,(18):12-15
知识经济带来了企业产权关系的重大变化,使产权关系的重心逐步从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转移。企业产权关系理论的发展为会计权益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应该突出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产权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享有的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11.
异质型人力资本是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异质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创造性劳动是企业价值的真正源泉,高稀缺性、强专用性、自学习性决定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多方博弈中处于主导地位,异质型人力资本理应主导高新技术企业合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及人力资本的计量进行探析,提出人力资本作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建立企业财务与人力资源的双重管理体制,人力资本权益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应明确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所有者的同等地位,企业财务管理应站在人力资本所有者和财务资本所有者的立场上进行财务决策,企业在追求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同时,还要维护其他主体利益,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风险企业作为一种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开始上升为主导地位。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在风险企业中主要表现为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专有性及专用性三大特征。基于此,风险企业设计的激励机制应不同于一般企业,如赋予风险企业家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采用具有期权性质的分期投资方式以及追求良好的声誉效应等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彬 《商业研究》2006,(10):34-38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人力资本的运作和投资,所以要从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来分析有关人力资源的定价理论,从而得出结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应由市场定价。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理念,这已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的普遍认可,然而企业认为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利弊皆有。如何去修正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集团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渊 《商业研究》2005,(18):40-42
企业集团是一种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组织形式,其人力资本投资与一般企业相比有不同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企业集团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为寻求正确的决策方法和途径,运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治理结构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玉杰 《财贸研究》2004,15(2):64-70
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与企业的合约性质、治理结构、所有权安排三个层面构建一个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框架 ,提出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