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曾经也茫然过,一直在检讨:行业里边最好的设备我买了。最顶级的高手我也请来了,为什么就是搞不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才醒悟:所有的投资其实就是投人.所有的问题都是人出了问题。我由此研究出结论:技术人员可以空降,高管不可以空降!  相似文献   

2.
《中外企业文化》2008,(2):77-80
核心问题:怎样在较短的时间拉近人际关系? 当事人档案:刘灵岩伙伴,25岁,某大型寿险公司代理人,从事寿险1年。 问题陈述: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其貌不扬,又缺少惊人之语,难以在短时间捕获周围人的注意力,这让我失去不少机会。我认识一些成功的保险营销员,他们似乎有一种磁场,能让周围的人很快就感受到他们的魅力。我也尝试着像他们那样放开自己,但是事实证明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我更希望和客户建立长久的联系。像我这样的人,怎样在较短的时间拉近人际关系?我相信这是有技巧的,还请各位前辈和老师帮我释疑。  相似文献   

3.
刘青松 《英才》2006,(10):48-49
卢伟光笑着对祖文萃说:“投资我,你算找对人了。我也找对了人,我现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祖文萃也笑:“我是借助你这个平台,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相似文献   

4.
束司长(注:束克欣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说:30%的人可以买房,70%的人应当租房。 网民说:如果你保证我能租到合适的房子,我为什么不租房?如果你保证我现在不买房以后还有可能买得起房,我为什么不租房?如果你保证我租房同样能够享受到正式市民待遇,我为什么不租房?……  相似文献   

5.
扁鹊的医术     
《中外企业文化》2007,(11):I0016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昵?”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事前不知道他能铲除病因,所以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发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止于我的家乡;而我自己治病,是治病于病情最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会在人的脑袋上、肚子里动大手术,就以为我的医术高明,所以名气响彻全国!”  相似文献   

6.
笑口常开     
争座位瞎子、矮子、驼子三人喝酒争座,最后商定:说得大话的人坐第一位。矮子说:“我不比常(长)人,让我坐。”瞎子说:“我目中无人,让我坐。”驼子说:“不要争,算来算去,你们都是侄辈(直背),自然该让我坐!”省料的裁缝有一个人买了衣料去找裁缝,裁缝看了一眼,说衣料不够。他只好另找对门的裁缝,很快就谈妥了。几天后,他去取货,看到裁缝的儿子穿着一件用他的衣料做的衣服,于是便问:“怎么回事?对门的那个人说衣料不够,而您却还能省下来给小孩儿做衣服?”“这太简单了,”裁缝一笑,“我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而他有三个…  相似文献   

7.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这是央视《赢在中国》的主题歌。《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的横空出世.不知摇曳了多少读者的心田。它在向外界昭示:梦想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8.
起初。我对房子只是观望,对爱情也只是守望。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好好奋斗,房子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并且我还有一套“拒买房”宣言:如果人人不买房,房价就不会涨起来。而且房子是考量爱情的试金石,她是看上我的房,还是看上我的人?  相似文献   

9.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10.
宫相吉说:我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因为工作是我的一部分,人在其中不断的充实。做市场工作的人就得有热情,饱满的热情能影响我的客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英才》2009,(9):91-91
强项是判断力决策力 《英才》:你是一个拿定主意就不会轻易改变的人。 陈义红:千万不要认为我拿定主意之后就不会改变,果断是我的性格但我不是一个盲目的人。  相似文献   

12.
有专家在医院做过两组调查。一组是在临危病房中,调查问题是,当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走到生命尽头时,会对家人嘱托些什么。从来没有人说:“要是我多赚十万块就好了”,“要是我多升一级官就好了。”也没有人说:“好好照顾我的房子和车子。”大部分人都在说:“好好照顾你妈妈。”“好好照顾孩子们。”几乎没有人还在想钱,想到的都是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13.
忧老怪 《新前程》2006,(4):96-96
老怪: 前天,作为见习律师,我参加了律师事务所的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在辩论中。我们所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律师笑着对大家说:“海事法的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我愣了一下,昨天我恰好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海事法并没有追诉期限。看到现场的人都笑意盈盈却并没有人纠正他。我就很直率地说: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相似文献   

14.
读者林某问:我是某事业单位一名电工(固定工),前不久,我上班后发现自己办公室的门锁被更换,向换锁人要钥匙,对方不给,并称:你已经不是这个单位的人了!我一气之下.将门锁砸坏,因此,被单位责令检查一个月。检查期间,我每天到单位报到,并签到,但单位不给我安排工作。一个月下来,单位除扣我质量奖和效益奖1000元外,  相似文献   

15.
邓晓燕 《新前程》2006,(10):1-1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失恋的人在公园哭泣。这时,一位哲学家走来轻声地问她说:“你怎么啦?为何哭得如此伤心?”失恋的人回答说:“呜……我好难过,为何他要离我而去?”不料这位哲学家却哈哈大笑,并说:“你真笨。”  相似文献   

16.
一位科技副乡长:说句实话,我不敢和人比富有,不敢和人比地位,但我敢和他们比良心 ,比在群众中的口碑……  相似文献   

17.
“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东西的结果不是因为不同人的改变,而是同类人的聚集。”韩寒这句话很贴切我要表达的意思:改变不同人很难,即便是改变一个人,但聚集了同类人就很容易。  相似文献   

18.
陈远 《东方企业家》2009,(7):116-116
事出曹汝霖。先容我抄书:曾庄在天津,日本人认他是中国真正的亲日派,天津常有防空演习,凡灯光外露的例须拘禁屋主人。一天,日本宪兵发现曹宅也有灯光,将要进门来盘问,曹站在阳台上向他说:“佣人一时不小心,你把他带了去。”完兵告以带主人不带仆役。曹说:“你认得我否!”“我认得你,你是曹汝霖。”“认得我就好说话了,曹汝霖在中国是著名的卖国贼,你为什么要拘我!”  相似文献   

19.
马云 《中外管理》2005,(10):52-52
今天是我第一次和雅虎的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我希望把我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尽管我认为你们其中的绝大多数勤劳聪明的人都无法从中获益,但我坚信:一定有个别懒的去判断我讲的是否正确就效仿的人,可以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2009,(21):76-76
宰予是孔子的弟子,平日能言善辩,思维敏捷,孔子甚为赏识,认为他将来会成大器。但不久,孔子几次发现他在白天睡大觉,孔子没说什么。渐渐地孔子发现了他恶习难改,仍在白天睡觉,故认为自己看错了人,叹息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责备他还有什么用呢?”又说:“以前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如今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宰予这个人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