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郭顺义  杨桦 《当代通信》2003,(14):24-26
随着基础电信业务量(主要指语音业务)的逐渐饱和,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在努力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它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增值电信业务。加入WTO后,中国电信业首先对外资开放了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包括设备制造商、虚拟运营商、通信终端制造商等在内的其他电信企业也纷纷进入了增值电信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2.
《当代通信》2004,(4):42-45
增值电信业务是凭借公用电信网的资源和其它通信设备而开发的附加通信业务,其实现的价值使原有网路的经济效益或功能价值增高。增值业务广义上分成两大类:一是以增值网(VAN)方式出现的业务,增值网可凭借从公用网租用的传输设备,使用本部门的交换机、计算机和其它专用设备组成专  相似文献   

3.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电信增值服务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运营商、咨询公司、政府部门和邮电大学的专家学者针对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演讲,本期《专题》编发了其中的四篇。 增值业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在我国从事增值业务的运营商除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等五大集团公司等骨干企业外,还有4000多家中小企业,其中约有70%是民营或包含民营经济成分。2001年8月,信息产业部调整了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增值电信业务从9类增加到17类,在ARPU值明显下滑的今天,增值业务被看作是未来电信赢利的新增点。短信业务的成功.更证明了增值业务对提高ARPU值的有效作用。但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增值业务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开展,发表这些文章旨在开阔经理人思路,并希望通信企业从自己特殊的市场定位出发,携手共建增值业务的产业链,以迎接增值业务的春天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4.
伴随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电信运营商正从单纯提供话音业务,向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提供增值信息服务方向转变。而从事增值电信业务的运营商除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等五大集团公司等骨干企业外.还有4000多家中小企业。由此,建立共赢的产业价值链成为从事增值业务服务企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何霞 《当代通信》2005,(15):12-14
从1993年开放增值电信业务到现在,增值电信业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增加。在目前已经运营的增值电信业务中,信息服务业务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随着增值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增值电信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不断扩大,还在继续吸引了众多国内国有和民营企业。未来三年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仍然集中在增值业务领域和移动互联领域。  相似文献   

6.
我国增值电信业务的发展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国 《当代通信》2004,(23):30-32
我国从1993年开放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增值电信业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绩,市场规模急剧扩大,业务种类不断增多,应用领域逐渐拓宽,信息内容日益丰富。下面,我从发展环境、市场主体和业务状况三个方面来谈谈增值电信业务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从价值角度看增值业务的需求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信业务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业内人士已从不同角度对电信业务进行了定义和分类。本文力求从价值这一全新的视角诠释电信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8.
电信增值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应该说,电信增值业务是技术进步与市场开放的产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IP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电信网络的架构体系和电信业务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电信增值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业务种类日益丰富,经营模式推陈出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电信增值服务出现了崭新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9.
电信增值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增值电信业务发展状况从1993年向社会开放电话信息服务等5项增值电信业务到现在,增值电信业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增加。在目前已经运营的增值电信业务中,信息服务业务占居了绝对主导地位。随着增值电信市场的逐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电信业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从电信运营主体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六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在电信业务方面,在固网通信领域,电信业务由语音通信向多媒体通信转变,宽带业务已成为固潮运营商的重要业务;在移动通信领域,在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移动运营商在传统语音业务基础上,推出了许多移动增值业务,特别在未来3G 时代,移动增值服务将会成为未来移动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我国电信产业从垄断发展到今天的开放竞争,在整个过程中,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也随之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可以分为独家垄断下产品导向的电信市场营销、多寡头垄断下的电信市场营销、开放竞争下以客户为中心的竞合营销。  相似文献   

11.
近三年来,全国的移动增值业务获得飞速发展,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两大运营商在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大比拼。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支撑,业务管理和规范服务成了移动增值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中国联通为客户提供富有特色的移动增值业务服务,已成为联通抢占移动业务市场份额的利器。为保障移动增值业务效能、移动增值业务除在不断推出业务、完善各项网络服务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联通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对增值业务进行业务管理和规范服务的重要支持作用。中国联通  相似文献   

12.
增值电信业务(VAS:Value Added Service)是相对于基础电信业务而言的,指利用已有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并实现网络资源增值的业务。增值业务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的智能网,目前已成为综合信息服务的支柱业务,是未来3G、NGN时期电信运营商能否成功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全国纠风工作会议提出公共服务行业存在的‘价格欺诈、消费陷阱、霸王条款’等方面的问题,在电信服务行业主要集中在SP业务领域。”蓬勃发展的增值产业似乎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争议”角色:一方面,增值服务市场的日益繁荣为提升用户ARPU及促进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增值业务企业数量庞大,规模普遍偏小,资质良莠不齐,一些增值业务企业存在着缺乏长远考虑、侵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日益升级,这一“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而作为“矛盾”冲突中最直接参与者的运营商、增值服务商及政府监管部门,更需要明确定位,坚定立场。  相似文献   

14.
《当代通信》2006,13(8):45-45
几年前,以呼叫中心为代表的商用电信增值应用风靡一时。之后,当短信、彩铃、IVR等各种增值业务相继在个人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在商用领域却始终悄无声息。以至现在增值业务似乎已经成为大众消遣、游戏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信业》2006,(4):69-69
几年前,以呼叫中心为代表的商用电信增值应用风靡一时。之后,当短信、彩铃、IVR等各种增值业务相继在个人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茶时,在商用领域却始终悄无声息。以至现在增值业务似乎已经成为大众消遣、游戏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03年8月中国移动对”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进行大整肃以来.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博弈开始被业界所关注。运营商对内容提供商的态度迅速从激励向约束倾斜.几大运营商都已经全面建立了对数据增值业务产业链的整合和管理机制。然而应用缺乏这一长期以来制约数据增值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并没有因为运营商走向产业链整合的前台而改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说.数据增值业务是融技术融合、业务重组、观念创新为一体的新型电信业务.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观念创新是数据增值业务产生和发展所必须突破的三个关键环节.而其中观念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顾茜 《当代通信》2005,(13):67-68
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目前固网的增值业务提供形式主要通过智能网、声讯平台、短信平台等为用户提供业务,增值业务的形式主要有:智能业务、声讯业务、固网短信等。业务提供能力主要基于现有网络的能力和用户终端的能力,主要提供灵活的计费能力,对呼叫过程控制的能力,提供信息的能力等。对业务提供的多媒体化、智能化方面还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一是业务收入占比偏小使基层电信企业不愿在增值业务上投入太多精力。目前增值业务给企业带来的收入与基础电信业务或主营业务收入相比还微不足道。在一些本地网,仅靠前期建设投入,通过发展基础用户、宽带用户和小灵通用户便很容易拉动收入的增长,见到成效,因而不愿意花大力气来推广增值业务。同时,增值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只作为附属产品免费试用,其产生的间接收入在收入结构中无法体现,这也是影响本地网对增值业务产生片面看法的原因之一。二是增值业务的开发、推广存在强烈的依赖性。各本地网把自己片面定位于执行层,认为自己能结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19.
《邮电企业管理》2003,(11):76-77
信息产业部发出通告 五种增值电信业务向香港开放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附件的有关规定,信息产业部发出如下通告: 一、自2003年10月1日起,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合资企业,提供下列五项增值电信服务: 1.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 2.存储转发类业务; 3.呼叫中心业务; 4.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 5.信息服务业务。 二、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合资经营第一条增值电信服务业务的企业中拥有股权不得超过50%。 三、对香港服务提供者与内地合资经营第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业》2004,(12):64-65
伴随着电信运营企业各大阵营的形成、电信业的竞争的白热化以及“以业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形成,电信业务正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业务之间的交融也更加复杂,电信增值业务也纷纷出新,更促进了电信业务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都对计费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