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浩 《中国经贸》2014,(18):122-124
EPC+LLIs合同是EPC合同的变形,既有EPC合同的一般共性,又有不同于EPC合同的特征。国际工程工期索赔主要有三大原则,本文在分析了三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在EPC+LLIs合同模式下,共同延误工期索赔不利于业主的原则,费用索赔不利于承包商的原则。该原则体现了国际工程索赔中“公平”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王石是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这位锡伯族的后裔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抓住机遇,从卖鸡饲料开始,把深圳“特发”下面的一个小小科室,缔造成为名闻遐迩的“万科”王国。有人说他是“儒商”,有人称他是著名企业家,有人把他誉为房地产界的“大哥大”。可是,在记者眼中,王石的魅力是他的为人,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黄林朝,在他生命的旋律中,“平淡”是永远的基调。尽管2003年,他荣登“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排行榜;2004年,又跨入“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行列,但他却“平淡”依然。  相似文献   

4.
池志华 《中国经贸》2013,(18):215-215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在逐渐的改变,核电项目的不断发展,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工程项目模式作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设计的高效结合正广泛应用到核电建设中来。在我国的核电领域,国家主要鼓励推行“小业主、专业化、总承包”的管理模式,核电项目业主的EPc总承包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在逐步的扩大,根据市场的经济运行的模式来看,EPC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设计、采购、建设全面的服务功能,EPC总承包模式对业主的投资控制充满着挑战和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这就需要做好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的中国文人圈中,招致极端褒贬的人很少有超过吴宓的,这正是他做人的真实性所在。他反对“新文化运动”,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国的儒学。他一生拒绝写作白话文,被讥讽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然而,他的“迂腐”不是用今天浅薄的思维定势所能梳理得了的;他与生俱来的矛盾性格也不是用今天的道德判断所能解读得了的……  相似文献   

6.
16年前,他怀着“把互联网带回中国”的梦想回国创业,参与建造了中国第一条全国互联网骨干网;10年前,他“空降”中国网通,成为职业经理人入主中国特大型国企第一人;3年前,他创立宽带资本,成为一名“有一定理想主义的投资者”。他就是——  相似文献   

7.
如同勤勉的蜜蜂采酿一巢一巢的花蜜,铭万创始人张冀光也收获一筐一篓的“瓜果”,多次成功创业的经历,让他获得了一连串的光环:“2003年十大新锐人物”、“2005年度新经济人物”、“2006年中国IT十大财经人物。”在业内,他被西半球称为中国互联网营销教父,而他却谦称自己只是“中国电子商务推进工程”的呐喊者。不遗余力为普及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打拼的一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生死之学”的国际关系学,“误读”乃大忌,且在不断上演。误读“他者”,难以做到知彼,误读自身,难以做到知己。长久以来,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主要是以“他者”为特定研究对象,对自身的研究似乎并不在学者的视野之内。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相应提升,在我们努力避免误读“他者”的同时,将中国自身纳入国际问题研究视野并予以准确解读和定位,无疑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在这方面,拥有雄厚实力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已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9.
作为“2011夏季达沃斯”导师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成为了中外记者提问锁定的目标,而其他导师全部被“晾”在一边,直到主持人用一句玩笑话打破了局面:“不要因为中国现在有钱,他又是中国的银行行长,你们就一个劲提问他。”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11夏季达沃斯”导师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成为了中外记者提问锁定的目标,而其他导师全部被“晾”在一边,直到主持人用一句玩笑话打破了局面:“不要因为中国现在有钱,他又是中国的银行行长,你们就一个劲提问他。”  相似文献   

11.
8月中旬,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EDL)”在北京签订了老挝会兰庞雅水电站项目和北方农村电网改造项目交钥匙合同(EPC)。两个项目的合同总金额逾2.47亿美元。老挝会兰庞雅水电站项目合同工程内容为建设装机8.8万千瓦水电站,该项目采用EPC形式,包括设计、采购和施工。总工期60个月。  相似文献   

12.
吴建民说,他和世博有三种缘:儿时缘,他在儿时常去嬉戏玩耍的地方就举办过中国的第一次“世博会”;申办缘,他曾被吴仪称为上海世博会申办的“前线总指挥”;主席缘,他是担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美国投资界叫他“Mr.Duan”他自称是一个“独立投资者”除了在家办公,他在美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也早已习惯了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生活。 这是好运个曾经叱咤中国商界的“称王”段永平吗? 四年前,段永平移居美国,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衡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初试身手,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同行”抛在了后面,也在点滴重塑着中国新移民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形象。 就在一退一进之间,段永平更新了自己的人生设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盈盈 《新财经》2008,(7):66-68
杨子云其人 杨子云的“身份”很多,国资委研究中心品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企业形象设计委员会主任、创意中国产业联盟主任委员,等等。认识他的人很尊重他,很多人尊称他为“杨老”,我倒宁愿叫他一声杨老师,因为在我眼里,杨老师非常儒雅,颇具学者气。同时,又很潇洒。总之,和“老”挂不上钩。  相似文献   

15.
顾准 拆骨为烛的先觉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彦 《中国报道》2009,(11):45-46
在那个“绝对真理”、“绝对权威”笼罩一切的年代,顾准拆骨为烛,只为探索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他让“一代知识分子挽回了集体名誉”。他的思想至今让中国感到温暖。  相似文献   

16.
吴建民说,他和世博有三种缘:儿时缘,他在儿时常去嬉戏玩耍的地方就举办过中国的第一次“世博会”;申办缘,他曾被吴仪称为上海世博会申办的“前线总指挥”;主席缘,他是担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他是荷兰的外交官,也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家。 他热爱中国的琴棋书画,“神探狄仁杰”在他笔下生花。 他在重庆恋爱、结婚、生子,娶的是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 他是陪都“天风琴社”的重要成员,他是向西方系统介绍中国琴学的第一人。他的传奇与重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有“中国私募基金教父”之称的中国投资家赵丹阳,最近以逾211力美元的破纪录成交价,投得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据香港《明报》报道,赵丹阳是“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总经理。他在“与巴菲特午餐”的拍卖中。出价211万美元成为赢家。他将可与巴菲特在纽约Smith&Wollensky进餐,向股神请教投资之道。  相似文献   

19.
里克·斯奈德叉来了。 他是美国密歇根州州长,他曾直言,密歇根州政府不会像联邦政府那样,对其治下申请破产的“汽车之城”底特律施以援手。 近两年,这位勤劳的美国州长在他的“中国引资行”中,不断地向中国的地方政府推介密歇根。  相似文献   

20.
谁能相信,一位年仅30岁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年轻总裁已获得了如此殊荣:“宁波市十大优秀青年”、“宁波市劳动模范”、“20世纪中国服装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20世纪中国服装界最有成就的企业家”、“2000-2001”年度中国经营模范”,2001年10月,他又被光荣地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这完全功于他对服装事业的无限挚爱、他的聪颖勤奋和敬业负责的精神,他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引导了罗蒙品牌具备中国民族独有的勇敢、刚毅、尊贵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