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04,(8):1-1
本刊讯 8月12日,科技部在长春召开了"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这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高新区进入"二次创业"以来,科技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新区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首次召开的重要会议。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秘书长石定环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发来了贺电。贺电说,从2001年武汉会议提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以来,国家高新区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家孕育和成长的摇篮。科技部将把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纳入到我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必须以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为重点,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高新区创新文化,是高新区文化的代表,是在高新区长期创新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创新思想、创新作风、创新价值观和创新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区域个性的创新信念和创新行为方式。创新文化,从孕育、诞生至定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高新区创新文化建设在高新区各项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充分认识创新文化在高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对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科技园区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随着中国加入 WTO,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有序的国际大市场成为必然,科技园区要在经济上继续成为地区发展的龙头和支柱,就必然要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综观世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成败得失,是否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又是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文化建设。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科技园区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绍华 《改革与战略》2010,26(11):79-82
国家高新区当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和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载体,在未来将承担起更为艰巨的责任与使命。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核心。文章以南宁高新区为例,首先阐述了高新区创新战略的选择意义,然后对高新区创新战略的文化环境、管理机制、融资渠道、人才体系、孵化器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认为南宁高新区创新战略的实施在于培养创新文化、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融资渠道、创新人才体系、孵化器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中国高新区》杂志高擎"火炬"旗帜,秉承"传播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园区"的办刊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真实记录高新区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历程,生动反映高新区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国高新区》杂志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办刊,借助社会力量办刊,已成为全国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广大管理者、经营者和科技人员了解、交流的信息媒介,是高校专家、学者实现人生价值的智慧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如何进行创业就业的重要窗口。创刊于2001年9月的《中国高新区》杂志,内页160P,彩色铜版纸精印,烫银封面,每月20日出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中国高新区》杂志高擎"火炬"旗帜,秉承"传播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园区"的办刊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真实记录高新区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历程,生动反映高新区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邱向军 《中国高新区》2014,(10):138-143
正作为江西省最早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始终将"高新"二字作为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初步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南昌高新区已经发展成为江西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地。  相似文献   

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只有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梦想被点燃,最终才能汇聚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对于国家高新区来说,高新区的"中国梦"就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引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无数个创新创业者在全国高新区开始了追梦之路,付出了他们的青春、智慧和汗水。正是这些创新创业人才,合力托起了高新区的"中国梦",让宏大的民族梦想和每个人紧紧  相似文献   

8.
正梦想孕育希望。23年前,济南高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任,怀揣创新创业梦想,踏上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征途。如今,济南高新区已经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创新高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建区以来,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济南高新区先后规划建设了齐鲁软件园、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专业园区,创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经过20余载创新创业,济南高新  相似文献   

9.
杜海鹏 《中国高新区》2014,(11):144-147
正近年来,徐州高新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主战略,推进主导产业快速升级,加快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增长速度始终保持苏北领先的态势。徐州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火炬安全技术与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安全产业创新示范园区"、"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区"、"江苏省生态工业园区"、"江苏省矿山安全科技园"、"江苏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和"江苏省科技文化创新示范区"。在2013年度全国106家国家高新区综  相似文献   

10.
走进潍坊高新区的高新技术成果展厅,一个个"高、新、优、强"的发展成果令人震憾——承担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工程、国家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承办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首届中国软件工程标准高峰论坛,建成25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拥有21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30家高新技术企业、166个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主要创新指标进入全省国家高新区前列,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潍坊高新区正成为齐鲁大地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一个高地,成为推动世界风筝之都科学发展的强力引擎.  相似文献   

11.
正乌鲁木齐高新区,这个名字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与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紧密相连。作为新疆最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0多年风雨历程,沧桑巨变,高新区从早年的科技一条街逐步发展成为新疆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从科技创新路上的探索者渐渐成长为新疆创新发展的领跑者。2011年,乌鲁木齐高新区与新市区实行"区政合一",合并后的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将创新发展、科技强区的招牌继续发扬光大,并提出了建设"发展之区、创新之区、开放之区、和谐之区"的发展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山水宜居宝地,创新创意新城.2012年10月19日~21日,桂林甲天下广场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飘扬,人头攒动,第四届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暨桂林动漫节隆重开幕.本届创新创意文化节暨动漫节由桂林市人民政府、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科技厅共同主办,以"聚合创意要素,发展创意产业,传播创新文化"为宗旨,分为展会、大赛、论坛、推介、活动等五大板块40项活动.通过这40项大活动全方位展示桂林高新区七星区二十年发展成就,昭示桂林将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将桂林高新区七星区打造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基础,是支撑国家强盛的筋骨,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以廖仲恺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高新区,惠州仲恺高新区更应自觉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深化改革创新,用创新的文化提升创新能力,凝心聚力推动"五年大发展"提质增效。一、创新是高新区的核心使命创新是仲恺高新区的灵魂。高新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创新高地。仲恺高新区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1月,在第十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上,10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发表了《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宣言》,正式吹响了"三次创业"的号角。潍坊高新区在前两个十年的发展中成绩斐然: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国家级高新区,形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区"共建的新格局,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十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踏上第三个十年发展的新征程,潍坊高新区按照科技部"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部署,迅速用新的思路举措描绘"三次创业"新蓝图,迈上了实现更高层次新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高新区企业文化,是在高新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区域个性的企业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充分认识高新区企业文化的特征,创造良好的高新区企业文化环境,对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内外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实践来看,高新区的性质决定了其企业文化的特点:创新、冒险、合作、创业。同时,由于高新区  相似文献   

16.
黄润斌 《改革与战略》2015,(1):115-118,156
高新区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优化城市和区域经济结构、强化区域创新等具有重要作用。南宁高新区在经济综合实力、特色产业和创新资源等方面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积累了良好的基础。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要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应加快高科技工业发展首位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引领区和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区等建设,提高高新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首位度、现代服务业首位度和创新发展首位度。  相似文献   

17.
赵欣 《中国高新区》2014,(12):150-155
正大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区内拥有高科技企业4000多家。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大连高新区现已成为国内产业特色鲜明、规模优势突出、创新体系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自主创新的平台。目前,按照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根据省市领导"建设创新驱动示范区"的要求,大连高新区以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发展,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领头雁",正日益成为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新区评价机制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以南京高新区为例,提出关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贵阳国家高新区位于北纬26度地理气候带上,其作为贵州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和贵阳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同时承担引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实现“两加一推”的重要使命。贵阳国家高新区的“高新梦”是什么?本文认为,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文化、生态日益成为衡量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背景下,贵阳国家高新区的“高新梦”应当是“科技创新梦”和“生态创意梦”的结合,将科技创新、生态创意深入城市发展,融入城市功能。科技创新驱动。助推高新区“科技创新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国家高新区历经20年,从酝酿试点到创建成长,从稳步发展到二次扩张,已经成为中华大地上冉冉绽放的绚丽奇葩,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和全球经济"中国奇迹"的典型代表。回顾过去,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索国家高新区在经济增长、创新体系、体制创新、政策脉络、国际化等方面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全球崛起中的贡献和作用。作为纪念国家高新区20周年序列主题的第一篇文章,本文将重温及再析国家高新区的概念本质,然后从经济发展和创新支撑两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