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当前,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不断出现,商业银行应构建有效应对各类危机事件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主动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性事件的不断出现,商业银行应构建全面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以有效应对各类危机事件可能引发的风险。本文据此对商业银行建立全面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修永春 《银行家》2012,(7):118-121
正随着银行业务和机构的不断扩张,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保证金融安全稳定发展,是国内银行业监管部门和经营管理者共同关心的课题。2011年12月底,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只有构建真正有效的应对危机事件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使管理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管新规的落地施行,对商业银行的资管业务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对构建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为快速抢占市场,商业银行探索财富管理路径迫在眉睫。本文以后资管时代为研究背景,以苏州地区为例,对高净值客户群体的特征及投资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比对现有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模式,剖析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完善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体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审计为例,通过审计重点解析、审计方法及案例分析,对内部审计促进组织在重大突发事件下改善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提升安全运营能力效果进行了论证.研究认为,全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通过业务连续性管理审计,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升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减少运营中断事件,提升业务运营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2010~2012年,《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灾备中心规划布局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和组织讨论。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建立业务连续性运行管理体系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战略,实施"两地三中心"科学部署,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稳定运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地方金融的中坚力量、支农支  相似文献   

7.
预期信用损失管理作为夯实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构建高质量与高水准的信贷资产管理体系的重要工具,对增强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保持长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管理现状,发现农村商业银行存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构建不成熟、业务流程不完善、专职化构建不到位等问题。最后,提出持续优化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完善减值信息系统与内控制度、打造业务、财务和风险管理并重的专职型团队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纷纷借鉴ITIL最佳实践框架和ISO 20000国际标准,从人员、流程、技术三个方面入手,探索贴合自身业务需求的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随着金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了数据大集中,由此也形成了IT风险的高度集中。为提高银行业务连续性水平,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商业银行不断加  相似文献   

9.
陈博 《新金融》2007,(5):57-60
商业银行以“数据集中”为特征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信息风险的加大和集中。业务连续性管理(BCM)能帮助商业银行认识潜在危机,制订响应和业务连续性的恢复计划,有效地降低业务破坏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灾备建设模式的选择入手,分析了从灾备到业务连续性管理建设过程的要点,最后提出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杰 《时代金融》2014,(5):137+140
本文以某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为研究背景,制定了覆盖全行总/分/支三级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结合国内外具体实践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对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具体建设分为3个模块和6个具体化执行阶段,成功高效地完成了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为各银行同业提供了参照方法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