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什么是发展?所谓发展是一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并进而向信息化社会变迁的过程。发展即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发展理论是以近代人类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及其内在规律为研究对象,探求一国直至全球范围内社会发展进程中以“现代化”为基本特征的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或预测的社会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2.
潘彤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3):彩插4-彩插5
城市现代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先导,并把它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产业性质决定了它与城市现代化进程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在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现代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初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大转变的前提条件的形成.经典现代化理论视农业文明为传统文明,视工业文明为现代文明,从而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大转变为现代化.换句话说,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其传统形式向其现代形式的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韩璞庚 《中外企业》2002,(3):53-55,77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主要是指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早有学指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会促进社会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也会推动人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原初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大转变的前提条件的形成.经典现代化理论视农业文明为传统文明,视工业文明为现代文明,从而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大转变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干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诸多社会因素对其转型进程产生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便是这些因素之一。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它推动当代中国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型社会向均衡型社会转变,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型社会向现代的知识经济型社会转变,由传统的阶段学习型社会向现代的终身学习型社会转变。  相似文献   

8.
雷璟思 《现代企业》2023,(3):99-101
<正>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乃至知识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梦寐以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孜孜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人在问,在新的千年,人类将走向哪里?中国将走向哪里? 事实上,人类自从诞生那天起,就试图把握自己的命运。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发现、创造和积累有关知识,认识自然,认识自我,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历代思想家们,更以拓展和实现人类的理想和未来为己任。早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出版了《理想国》。20世纪中叶,学者们提出了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历史过程及其深刻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和知…  相似文献   

10.
叶连松 《经济界》2003,(5):21-25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的过程,即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工业化是世界大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总体上说,当今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远未完成。再经过21世纪头20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陈健  毛霞 《企业研究》2005,(10):61-63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工业化发展的考察,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现代化标志着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紧迫的瓶颈压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决定着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然是第二次现代化道路。我国新型现代化的发展应在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提升、以知识创新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化发展战略建构三个路径上实现突破,以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谷方蕊 《中外企业家》2009,(18):152-152
清代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渡期,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蜕变,开始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因此,研究清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显得至关重要,它是清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 企业信息化是对信息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潮流的响应.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在于,继续解决改革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生产方式从工业粗放经济向信息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大驱动因素,二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工业化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城镇化反映了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和作为社会过程的城镇化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目前洋县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镇规模小,城镇化体系不完善;工业整体实力不强,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错位,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只有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有效地扩大县域经济总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变为非农劳动力,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一、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两条道路随着近现代科技革命的实现,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于是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延续几千年之久的传统农业社会就逐步转变为近现代工业社会.世界历史经验表明,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工业化的道路.其中许多国家又各自拥有类同形异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发展中国家,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18.
鉴于70年的中国农业与工业化一直相随同行,按照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的关系,可将过去70年的中国农业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业70年是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过程中发展和壮大的70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农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地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并进入农业现代化的快速通道;中国农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市场化经营。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有极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定义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城市化”是一个尚需深入研究的概念 ,现在还没有一个为城市理论工作者和城市实际工作者都接受的统一定义。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出发 ,提出了许多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多种描述性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如下几个 :“城市化——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陈亚辉、刘晓萍 ,1 996 )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以及城市数目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的现象”(程春满、王如松 ,1 998) ;“城市化是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 ,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一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过程”(胡序威 ,1 998) ;“城…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的过程,即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英国工业化大概用了100年时间,接着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和美国,大体上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开始,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