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宏英 《金卡工程》2010,14(8):96-97
著名的WTO专家皮特斯曼曾指出:"所有文明社会有一个共同特征,都需要一套适用与解释规则的和平解决争端的规则和程序,这是国际国内法律制度的共同经验。"而一位美国学者在评论北美自由贸易区时也说过:"从长远来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解决争端机制的有效性。"NAFTA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争端解决机制,它是由6套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构成的,分别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以及与之和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比较,找出其不足之处,以期待其完善。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在加入 WTO以后 ,如何尽量避免或减少贸易争端发生以及在争端发生后如何充分利用好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这是我们理论界和实务中应加以关注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加强法律研究 ,培养专门人才 ,按照 WTO规则要求完善我国有关立法 ,建立完善的行业组织和快速反应机制 ,参与 WTO争端解决程序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黄欣 《金卡工程》2010,14(9):173-173
起源于西方"衡平法"制度的善意原则在国际法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当代国际法领域内发展最快的一个门类,WTO法在其实践和争端解决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国际法做出了巨大的突破。WTO的专家组及上诉机构不断运用善意原则来进行法律推理,解决了不少法律难题。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对善意原则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应用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究,以期促进我们WTO时代中国的国际贸易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法国税收法律争端的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滨 《涉外税务》2006,(4):49-53
法国税收法律争端包括有关税基确定、税款缴纳、税务机关越权行为和税收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法律争端。因税基确定引起的争端通常通过非诉讼的行政机制与司法诉讼机制加以解决。涉及税款征缴争端的解决机制,因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分别实施税款征收行为而有所区别。其他形式的争端通常通过一般的行政诉讼程序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7.
论CEPA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玲娜 《金卡工程》2009,13(12):179-179
自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其有关争端解决方面的规定就一直为学者们所批评,而本文认为CEPA规定的以联合指导委员会来解决争端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可行的,并且是符合CEPA这个特殊协定的特点的。因此目前有关机构所需做的就是在联合指导委员会之下设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工作组提出争端解决的方案,由联合指导委员会最终决定是否采用,以此方式来处理争端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9.
WTO争端解决的基本目标是为了解决争端。磋商程序这种制度设计,是为了给当事方和第三方参与提供充分的谈判空间,以更有效地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0.
国际税收争端解决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独立结算模式和专属结算模式是国际期货市场结算体系的基本模式。在国际期货结算体系的发展实践中,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相互交融、长期共存。随着全球衍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交易所之间的战略合并成为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但就期货产品的结算模式而言,专属结算模式成为各个交易所集团共同的选择或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结算由四家交易所的内设结算部分别进行,随着期货市场创新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现行结算模式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建立期货市场独立统一的结算公司或成立交易所控股的结算公司,将是我国期货市场结算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武汉新港委在2017年编制的《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指出要建设长江航运支付结算中心,开发航运线上交易结算平台,打造"交易结算中心",因此,建立武汉航运结算中心势在必行,探究武汉航运结算中心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航运结算中心建设目标、功能及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武汉航运结算中心运行整体架构,从促进航运结算中心整体运行的动力和阻力方面探讨航运结算中心运行的动力机制和协助机制,以保障航运结算中心的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金融消费纠纷也大量产生,并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主要依赖诉讼的纠纷解决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专业、高效、经济、快捷解决各类金融消费纠纷的实际需要,引入调解、仲裁等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非常必要.本文通过介绍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与经验,分析我国目前金融消费纠纷解决途径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支付清算系统的模式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康  洪武 《海南金融》2001,(4):16-18
本从国际上通用的支付清算模式思路出发,结合我国及我省支付清算实际情况,对支付清算模式与发展进行探讨及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胜军  金洁 《西安金融》2011,(11):34-35
为公正、快捷、低成本化解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消费争议,新加坡金管局成立了新加坡金融业争议调解中心,专职负责解决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争议。本文介绍了调解中心的背景、职责、受案范围、组织架构、化解流程、保密性、快捷程序、裁决效力和消费者投诉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对调解中心2009/2010年案件受理及化解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莉 《吉林金融研究》2011,(4):52-55,75
本文在理论阐述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现金结算与非现金结算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现金结算与非现金结算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同时,二者还存在着可转换性以及成本差异.从发展趋势上看,非现金结算必将逐步替代现金结算.为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现金结算向非现金结算转换,从而提高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李雪静 《上海金融》2012,(10):36-40,117
次贷危机后,为避免对手方风险,各国及地区加快了场外衍生品市场引入中央对手方进行中央清算的步伐。目前,国际上对中央清算机制的保证金模式主要有基准模式、实体隔离模式、完全法律隔离模式、有追索权的法律隔离模式、可选择模式五种。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清算应以上海清算所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在结合各品种的具体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场内期货交易所的成熟经验,并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以实体隔离模式为主的可供选择的保证金模式。  相似文献   

19.
蔡红 《新金融》2001,(6):13-14
构建国际结算中心的基本思路是顺应全球金融一体化发展趋势,弱化地理概念,借助网络优势,本着“全行办外汇”的经营理念,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国际结逄中心的区域化发展进程,实现全行资源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20.
What affects a country’s decision of whether to formallyengage in a trade dispute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exportinginterests?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examines determinants ofaffected country participation decisions in formal trade litigationarising under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between 1995and 2000. It investigates determinants of nonparticipation andexamines whether the incentives generated by the system’srules and procedures discourage active engagement in disputesettlement by developing country members in particular. Thoughthe size of exports at stake is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economicdeterminant affecting the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in challengesto a wto-inconsistent policy, the evidence also shows that measuresof a country’s retaliatory and legal capacity as wellas it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relationships matter.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of an implicit"institutional bias" generated by the system’s rules andincentives that particularly affects developing economy participationin dispute settl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