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承羲 《发展》2010,(3):98-98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着观念和内容、渠道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原则,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尽快制定完整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2.
吴恒 《魅力中国》2014,(12):311-311
目前,一些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内容不真并且空泛,形式单一,信息公开滞后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对公开政府信息认识不够,《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存在误区,政府为社会提供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有效地监督,公众参与过少。因此必须推进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加强教育提高基层政府公开信息的自觉性,加强公开载体建设,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和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大公众对基层政务的参与与监督。  相似文献   

3.
秦鹏飞 《魅力中国》2010,(29):94-9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本文集合了多名学者的观点,从多角度对行政信息公开作了界定;并从实践角度简单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的背景及价值。针对目前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的申请主体过于限制、公开内容较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主体资格、扩大行政信息公开范围、将知情权写入宪法等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实现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信息公开,必须正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建设、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等三个方面完善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5.
石小胜 《魅力中国》2013,(23):341-341
政府信息公井是现代民主国家一项基本法律制度。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乃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开放政府的重大战略攀。表明我因在民主法制的进程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不可否认。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概念、意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荛的完善意见,以期有益于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6.
谭超  谢媛  任梦 《改革与开放》2014,(20):90-91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已是世界潮流,我国于2008年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奠定了制度基础。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进行信息公开的政府部门逐渐增多,主动公开的信息量也节节攀升,但政府信息公开与社会的信息需求间仍存在较大鸿沟与错位。本文通过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梳理,并对当前政府信息公开有效性低进行归因分析,即政府信息公开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探析基于社会需求的政府信息公开动力机制,以切实保障社会获取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7.
洪慧杰 《中国经贸》2010,(16):168-168
公共预算意味着政府的活动必须置于公众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即公众应参与和监督整个预算过程。而预算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前提,不掌握政府活动的全部的和正确的信息,公众对政府活动的监督和控制就是一句空话。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预算信息公开不力的原因入手,探析了建立有效的预算信息公开机制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要求政府运作的公开与透明,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步伐,必须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确立政府信息公开模式,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既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改革方向。本文列举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趋势,同时也是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我国学者从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定义出发,分析了造成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受到威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继而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同时也阐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成果,以期可找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推动该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高伟娜 《特区经济》2013,(1):221-222
预算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预算公开的渠道建设视角,论述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进行预算信息公开是最优的模式,能够保障预算公开的完整性、统一性、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并论证了构建政府、财政部门、职能部门、人大等预算信息公开平台,为公众提供多个权威获取预算信息的渠道,才能有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国家,无论在立法体系、基本原则、内容设定和救济途径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本文力图通过对美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分析研究,对我国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提供合理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月15日发生的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从舆情应对角度看,此次危机处理中多处不到位、应对不及时、信息不透明,极大影响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基于“广西镉污染”事件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依据,阐述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应对目前我国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政府人员危机意识薄弱、信息发布效率低下、沟通渠道不顺畅等问题。提出通过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和健全法律等对策完善危机管理中的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4.
胡云生 《宁波通讯》2006,(12):30-31
近年来,为了打造“阳光政府”,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新闻发言人、听证会、行政服务中心、政府常务会议市民旁听制度、网上政府、电子政务、市长信箱、政府热线等词汇频频见诸报端,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当公民主动去查询相关政府信息时,仍时有遭遇“红灯”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里程碑事件,将会对我国政治民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这一条例的出台,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并阐述了我国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指出了缺陷,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第十六条规定: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政府审计信息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政府审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不同使用者的利用而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从建立政府审计信息的基本机制和后续机制入手,建立有效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机制,以发挥政府审计信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出的根源在于政府监管不力,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方面最大的阻力又在于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不够,因此,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的是中国政府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政府信息公开日益成为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必然选择。开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新局面,必须以促进主动公开常态化为核心,依申请公开规范化为依托,公开体系机制化为基础,公开内容深化为重点,公开渠道多元化为手段;并在实践中理性处理好主动公开量与质的关系,依申请公开公开与不公开的关系,公开平台一与多的关系,公开审查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公开队伍专与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突发事件谈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从而促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目前,影响政府信息公开有诸多因素,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应对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