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美学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问题作为一种审美的对象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研究生态美学文化,不仅要探讨生态美和生态审美观的问题以及生态美学文化的特征和结构要素,还要以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实现现代生活环境的生态审美追求和塑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学、哲学和生态学为理论源头,在分析传统节日民俗事象的基础之上,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在民俗审美活动中的体验阶段进行横向的整合研究,以期在开拓生态美学新的对象领域——民俗生活的同时,为民俗审美文化的生态美学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论证。  相似文献   

3.
周膺 《杭州研究》2009,(3):136-144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学思想有“阿卡狄亚式态度”的田园式浪漫主义和帝国式生态学思想两大传统,生态美学发源于前者。生态城市美学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时期提出的历史性学术命题,体现人类对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古典认识论美学向后现代存在论美学转型的现实紧迫性与理论完备性的需要。在当代生态审美困境中,生态城市美学实际上成为生态美学的核心。生态城市美学要求人类在城市关系中构建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的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西方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理论逐渐结合,形成生态社会主义。它属于一种西方社会思潮,其主要研究对象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是基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人与自然共存发展的理论构想。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可以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理念,即贯穿人与自然共存发展的理念,把"以人为中心"和"以自然为中心"的理念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它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建新 《发展》2011,(2):96-97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到全党面前。这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发展成败经验,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局限性,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而得出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人类文明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发展,鹤文化逐步地渗透到经济建设诸多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研究鹤文化、打造鹤文化、弘扬鹤文化,就成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应该鹤文化研究的理念转变、强化鹤文化研究的品牌特色、加快鹤文化建设中的立法步伐、拓展我市鹤文化在省外、国外的宣传力度、重视鹤文化的民间性等方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鹤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美"与"艺术"的辩证关系,指出"美"不等于艺术,但艺术必须是"美",中外美学史和群众的审美实践表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虽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却是美学的重要对象.技术美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一种与功能相联系的美,包含的是善的形式和真的内容.它是研究物质文化领域中有关审美形态和审美心理的美学,所以我们既要在精神世界研究美,也要在物质文化领域研究美学.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质内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重视人与自然的互动同构,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追求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动态和谐。因此,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主要体现在其生态维度上。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态是文化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人在这一系统中是主体,人的生存状态是文化生态系统的本质性内容。文化的"人化"本质说明,文化生态的发展与人的本质的实现具有内在统一性,长株潭文化生态与人的发展之间处于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因发展节奏和速度的不同步,长株潭文化生态与人的发展之间出现了矛盾,即长株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不和谐。"两型社会"的构建着眼于人与环境的建设,通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株潭人的发展与文化生态的矛盾终将消解于"两型社会"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观相契合.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相处的关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步进行;坚持"人类尺度"的生态原则.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相契合.其契合点表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层面上、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生态文化层面上和生态政治层面上.通过分析两者的契合之处,可以有利于我们树立生态保护价值观念,更好地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徐运峰  徐恒 《魅力中国》2014,(17):82-82
生态美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作为一种凝缩了的小宇宙.园林为人们提供一种惬意的居处。园林艺术十分现实的意义是为同时代的人服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重视生态美并运用生态审美的观点来为传统的园林艺术设计原则注入新时代的要求,从而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体现出生态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面本研究就详细分析生态美思想在园林艺术设计中应有价值及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长三角八个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看鹤文化在齐齐哈尔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运用。把鹤文化打造成齐齐哈尔主题文化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一、鹤文化与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二、鹤文化在特色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运用;三、鹤文化与齐齐哈尔市文化、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也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重新审视,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沿着良性的路径演进,而不至于陷入"路径锁定",必然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得到调适。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关系调适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调适,形成人与自然双向适应机制;人与人的关系调适,促进人与人的平等;人与社会的关系调适,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伦理建设,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视野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生态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把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次是继续推进生态伦理建设工作的法治化,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创新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大力提倡技术生态化和探索创新循环经济的运行体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且要积极推进政府官员绩效评价制度创新,通过制度与体制创新推进我国的生态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6.
综观人类社会,实质上是由三种关系构成的,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矛盾与和谐的历史。人与自然的矛盾以经济来和谐,人与人的矛盾用政治来和谐,人与人心的矛盾靠文化来和谐。文化的使命就是和谐人心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对"文化"概念的经典表述。  相似文献   

17.
如何将齐齐哈尔打造成为一座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文化名城,进而以特色鲜明的"中国鹤城"的文化效应来拉动和促进城市经济的问题,究其本质就是一个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的关系问题。目前,齐齐哈尔市从鹤科学研究到鹤的社会学研究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齐齐哈尔市的"鹤文化",把鹤文化提升为齐齐哈尔市的品牌文化从而提升齐齐哈尔市的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思想其核心内涵在于人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协调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把伦理拓展到生态领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注入了伦理关怀;深入挖掘,吸收和运用环境伦理语境下中西"和谐"理念不仅是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理想追求,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周巍 《中国集体经济》2008,(Z2):136-137
现代都市到处高楼耸立,交通拥挤,人口稠密。城市迅速扩张,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对人们的心理、生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在建筑环境中体现人文情怀,打破人与自然的隔绝;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再造一个大自然的缩影,将人、自然与建筑三位一体有机的融合,应成为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而生态城市的山水美学意境正为此提供一种思路,因此,从环境和生态出发,在城市建筑中遵循"师法造化,中得心源"的审美原则,将成为当今我们的研究方向和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四面有山皆如画,一年无日不看花。"这是北仑区柴桥街道瑞岩社区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瑞岩人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全国生态文化村"。据悉,浙江共有6村上榜,而宁波只此一家。这标志着以瑞岩为代表的北仑农村在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产业、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近年来,北仑坚持全域整体谋划,把美丽乡村作为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块来打造,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来抓,以农村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