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豆人有句名言:"不注重党建的企业犹如散兵游勇,注重党建的企业才是正规军。"在红豆的生产车间里,挂着这样一个大大的横幅:"让党旗在非公企业高高飘扬"。各车间部门还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在基层员工之间,他们常常高声喊着:"我是党员跟我上!"作为一个拥有55年历史的民营企业,我很好奇,为何党建遍布这个民营企业的各个角落?它是集团的一个平凡的部门职能?它是在鼓舞人心努力工作?当看完一组组照片,当听完一段段充满激励和感动的小故事,当看到党建工作自然而完美地穿插在企业的各个行为组织、管理制度中,记者被震撼了。是啊,党建关系着这家民营企业的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2.
卿文瑾 《冶金财会》2008,(11):F0003-F0003
<正>领导是什么?是不是拥有权利的人就是领导?在作坊式的小企业里,领导就是"父母官",解决他所领导的系统里的一切大小问题。但是,在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社会分工精细化的现代企业中,大企业的领导不可能事必躬亲。企业要持续地发展,必须营造领导力的文化。就如彼得·圣吉所说"企业重要的是领导者组成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不少企业特别是燃油供给系统、后处理系统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听闻国Ⅳ可能再度推迟的消息后,他们感到十分"震惊"。因为四处求证而无果,有些人甚至在失眠中倍感煎熬。这到底是怎么了?行业的神经为何如此脆弱?为什么承受能力如此之差?答案是,不少企业已经在国Ⅳ的实施上投入了大量的人  相似文献   

4.
张艳  谢辉 《武钢政工》2007,(7):26-28
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对人、财、物的有效管理,但"财"与"物"只是企业的眼前利益,"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这也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是我们企业没有人才?不是。就笔者看来,人才结构的配置和优化既是影响人才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产生社会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国有企业要努力塑造一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  相似文献   

5.
集团化、品牌化、多元化劳动股份制、岗位货币化、职能清单化以信息化助力管理变革,在管理变革中完善信息化转型升级,是企业化蛹为蝶的大变身。如何提高企业管控能力?如何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如何解决企业管理中"信息失真、决策失灵"的问题?这是企业转型过程中常会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周金虎董事长为代表的宏盛建业人,经过长期摸索实践,选择了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企业管理变革。通过  相似文献   

6.
覃章莲 《化工管理》2011,(10):10-11
<正>沙隆达,一个为荆州百姓所熟知的本土品牌,它经历过辉煌,也曾一度沉寂,如今,当年的"老品牌"再现昔日辉煌。是什么原因使它不仅没有被市场的巨浪所吞没,反而愈战愈勇、愈战愈强?沙隆达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狠抓企业管理,狠抓营销  相似文献   

7.
苏小和 《化工管理》2006,(4):I0001-I0001
企业到底应该实行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这是一个难以用"应该"还是"不应该"作为答案的问题. 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解决三大核心问题:第一,企业应该从事什么产业?是一种还是多种产业?第二,在特定的产业内,企业应该采取何种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第三,如何设计企业职能、构筑执行平台以达成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听到企业家的无奈与担忧:对于家族制的优劣,他们犹豫;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他们请不起,或者不敢请;对于自我培养人才,他们心有余悸,害怕人才流失面对这些,他们怎么办?企业用人与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从草根走向成熟、从优秀转向卓越的基石,企业家们从没有停止对其的思考,然而,我们是不是时常忽视了它?关于"企业文化",人们总觉得它有点虚,实践中它也常被当成"花瓶"一般的摆设。事实上,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企业文化作为精神引领者,我们糊弄不过去。本期,让我们共同关注服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能源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是重头戏,而挖掘企业此方面潜力必须依靠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其中,测量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源头,对石化企业的重要性不可小觑。目前,高准科氏流量计在石化行业得到了普遍应用,它对"节能减排"意义何在,可为企业提供怎样的帮助呢?正值高准流量和密度测量产品问世30周年暨进人中国市场2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艾默生过程管理高准公司(以下简称高准公司)总裁Tom Moser先生。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班组的日常管理中,什么事最难?许多人这样回答:班组创新最难!那么,班组管理创新难在哪里呢?首先是它的独创性。班组创新工作的鲜明特征是独具卓识。当年海尔信息产品本部计算机科研软件组组长程菊生,为了"一点通"软件的升级,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两天两夜没合眼,更重要的是思维形式一次次否定后肯定的结果。其次,班组创新的灵活性。常规思维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固有思路方法进行思维活动,班组创新工作的思维则是灵活的。宁波鸿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百人的企业规模,眼下竟然建起了数万册的  相似文献   

11.
战略规划制定的主导者是咨询公司还是企业自身?要不要把发达国家作为"走出去"的主目标?大型建筑企业如何跨过区域化这道坎?企业是船,战略是舵,舵正,则航自远。战略,作为企业的一种愿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来,随着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战略管理也越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界对于企业文化内在含义的不同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呢?我认为,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而不仅仅是企业的形象设计。企业文化从形式上讲,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讲,是反映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讲,它不只是泛泛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作用上讲,它注重于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作为企业的包装,也不仅仅用作企业的宣传。一、企业文化在质量管理中…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许多企业领导希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能够在没有上级管理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积极地工作。什么"依靠制度只能管一部分人、只有文化才能管到全部"等等,类似的观点,硬生生地把"制度"和"文化"摆在了对立的层面,这也就是"文化管理"这一稍显虚妄的词汇来源的根本。如果没有制度,依靠文化来教育和熏陶员工,能否起作用?我想可以起到部分的作用。比如,你教育10个人,可能会有两三个人听进去了、记住了、执行了。但是,仅仅依靠理念传导和教育的作用,无法让全部的人在全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形象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内容,三者都是由企业中的"人"来创造和体现.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企业的员工,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围绕"人"展开."以人为本"中的人为企业的员工和顾客,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外围绕顾客展开,对内围绕员工展开.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优秀的、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经过全体员工不断的探索、不同文化的融合、提炼和升华,非一蹴而就,不能为投机而简单地复制.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建设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因此,从性质上讲,它不仅是一种倡导的价值理念,而且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既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又是企业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不仅仅是宣传企业形象、产品、品牌,而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人的问题,可以说其真正内涵是十分广泛的。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学、文化学方面的概念,而且还是影响和决定长远发展的一种动力。"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  相似文献   

16.
骗谁呢?     
李天田 《IT经理世界》2013,(11):120-120
商业明星和实干家之间,隔着一万多个"思想家"。在一次企业家的聚会上,有一位年轻投行家问了个很有趣的问题:你们去一家企业的时候,会先看什么?凭什么做出对这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判断?看什么呢?我个人的心得是,看那些貌似和经营管理最没关系的人与事。某天早上,应邀到一家超大型企业的总部开会。虽然在市中心的黄金地带有一个地面停车场和五层地下停车场,但是,这家公司是不为访客提供停车位的。  相似文献   

17.
愿景是人的一种意愿的表达,它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一种企业为之奋斗的意愿,是企业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愿景是由英文vision翻译而来,它包含着两层内容:其一是愿望,指有待实现的意愿;其二是景象,指具体生动的图景。企业愿景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才算“以人为本” ?恐怕大家的回答会各种各样。因为在现有辞书中 ,很难见到有关“以人为本”的词条 ,更缺乏完整的权威性解释。因此 ,理解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之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当前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以什么人为本从现实中的企业管理文化来看 ,要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就有一个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比如 ,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 ,从个人到集体 ,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那么 ,在一定时空中主要以哪些人为本或者说以人为本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装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报名正在进行,近日,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在企业推荐报名中经常会遇到"一提到是年度人物的评选,工作人员都会联想到推荐老板"的现象。组委会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前期报名情况,各企业都很重视本次评选活动,但很多企业推荐的"年度人物"都是自己的领导。"报上来的很多都是企业法人。作为活动的工作人员,我们一直与企业反复沟通,而且做了许多‘年度人物’寻找范围的补充说明,但是还有企业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一提到人物,总会首先想到领导层面?是不是在我们的行业里只有老板才算人物?是人物这个概念给品牌和企业造成了误会,还是参与报名的人更愿意推荐自己的领导,给自己和企业加分?  相似文献   

20.
近日,我国首个聚焦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的指数研究报告——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指数在京发布。据了解,这个"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指数"首次的调研范围涵盖了中国内地30个省(区市)、64座大中城市、4000多家企业,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员工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实名制网络调查和企业入户调查等方式,形成一个数据库,然后用不同的条件筛选计算出的各种分项指数,来观测中国企业员工福利的现状。何为企业员工福利呢?员工的福利待遇又称为劳动福利,它是企业为满足劳动者的生活需要,在工资和基金收入之外,向员工本人及家庭提供的货币、实物及其他服务的劳动报酬,它是酬薪组成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