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中国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是必然的趋势.但外资银行进入能改善国内银行业效率低下的现状吗?通过DEA模型我们测算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两类指数;同时在模型中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表征外资银行进入的环境变量.我们的研究发现,1996-2001年,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提高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都略低于1,说明大多数银行在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过,2001-2004年,上述三个指数均略大于1,说明外资银行加速进入后,其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正逐步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
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最关键的贡献在于向中国银行业展示了现代银行特有的治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了中国银行业服务水平的改进,加快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外资银行的监管是伴随外资银行的进入开始的.2006年,中国将应入世承诺全面开放金融业领域,更多外资银行业务将通过合法程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因此当前全面分析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钟声已经敲响,开放将加速利率市场化,并将导致中国银行业的版图被重新划分。中国银行监管监管委员会11下旬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已经在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的时候正式实施。《条例》的发布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历史性时刻已经来到。中资银行将面对真刀真枪的竞争,外资银行将挑战中国银行业  相似文献   

4.
全面衡量一国银行开放度是研究所有银行业开放程度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商业银行开放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对中国加入WTO后的银行业开放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判断.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官方承诺视角,还是基于现实法则,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均低于对内开放水平.自1979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对外开放水平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世贸组织99个成员国中,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自2002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和对内开放水平都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与美国相比,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和对内开放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华萍 《经济论坛》2000,(15):35-35
加入 WTO后,我国银行业的开放进程将明显加快,银行业在获得许多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已定出明确的时间表,即加入世贸 2年后外资银行可为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 5年后则要全面放开。这意味着不需要太长时间外资银行就可以与国内银行展开直接竞争。其次,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放宽,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外资银行将在国内的更多城市接踵而至,与国内银行在更广阔的地域上展开竞争。再次,在税收、服务、监督等方面,将逐步实现对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这意味着对国内银行…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我国宣布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在制度待遇上,外资银行将与国内银行站在同一起点上.2006年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我国,意味着我国内资银行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各方位的竞争,从而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首先了分析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进而分析了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和冲击,最后论述积极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与我国银行在各个领域展开全面的竞争。因此,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效率的影响,将有助于国内银行更好地采取应对之策。本文试图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做实证分析,从盈利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资本结构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证,进而对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加入WTO角度看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即将加入WTO ,入世必然带来中国银行业服务市场的加速开放。而外资银行的全方位引入必然对国内银行业构成巨大冲击 ,然而 ,开放大势毕竟已不可逆转 ,而且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 ,现在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开放 ,而是如何开放。一、我国银行业服务市场开放及其影响1 我国银行业服务市场开放的进程截止1999年9月底 ,我国境内共设立外国银行分行155家 ,本地注册银行13家 (其中合资银行7家 ,独资银行6家 ) ,外资财务公司7家 ,外国银行代表处248家。在华外资银行的外汇资产总额为313.63亿美元 ,资本金 (或营运资…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银行业将在2006年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在5年的过渡期使银行业通过改革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是许多学者、政府官员和银行家苦苦思考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就中国银行业在过渡时期改革方向问题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我国在加大对现有银行进行改革的同时,应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大力发展民营银行。由于这一种观  相似文献   

10.
论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波  张星荟 《经济论坛》2007,(11):111-113
随着我国银行业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银行即将面临强大的国外同业竞争压力.无论在技术、管理水平还是营销理念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在零售业务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多家外资银行已在我国的零售银行业务上悄然试水,着重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对外资银行对"高端客户"市场的争夺,国内银行应当如何应对,成为摆在与外资银行同场竞技的国内银行需要考虑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我国宣布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在制度待遇上,外资银行将与国内银行站在同一起点上。2006年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我国,意味着我国内资银行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各方位的竞争,从而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首先了分析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进而分析了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和冲击,最后论述积极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加入 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意义第一 ,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和竞争性金融市场的完善。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为国内银行提供参照体系和竞争对象 ,起到示范、激励和交流作用 ,国内外银行业间的人才竞争和交流也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第二 ,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开放是双向的 ,加入 WTO,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同时 ,中国的银行走出中国 ,迈向世界的步伐也将会加快。第三 ,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将为我国带来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同时也带给中国更为完善的国际资金流通渠道 ,这毫无…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Panzar-Rosse模型计算了1995-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的H值及每年的Ht值,并以Ht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市场集中度(CR4)、外资银行机构数、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和市场不稳定程度(Ⅱt)为解释变量,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外资银行进入强化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但作用有限;外资银行资产份额与市场竞争程度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而机构数与竞争程度不相关;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竞争程度负相关,验证了SCP假说;市场稳定程度与市场竞争程度呈现出很弱的负相关.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加大引进外资银行的力度;提高国内银行业的创新能力;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性管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业国际化现状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不可避免地加入全球化浪潮.一方面,我国银行业通过新设海外机构、并购等方式在海外市场进行拓展;另一方面,国内银行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海外上市,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践表明,2006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态度谨慎,战略清晰,与战略投资者合作进一步加强,其国际化进程取得不菲成绩.同时也应认识到,国内银行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际化进程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谢婉 《当代经济》2005,(9):82-83
时间飞逝,转眼间中国加人WTO已近四年了。四年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已成为中国银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2006年底中国即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纷纷加快了其在中国发展的步伐,这使得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更趋白炽化。本文试就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外围环境及其自身的优势、劣势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文平  周素彦 《经济论坛》2000,(24):11-11,7
国前,中国加入WTO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站在WTO的门槛前,回眸中国银行业,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银行业能够经受得住跨国银行的冲击吗? 我国银行业的开放是伴随着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起步的。截至1999年6月底,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的分支行达到155家,中外合资银行达到7家。截止1999年6月末,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大致如下: 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外资银行拥有的人民币资产、存款和贷款分别为65亿元、38亿元和32亿元,市场占有份额不到千分之一,微不足道。 在外汇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和总…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入世至今,银行业5年保护期已经彻底结束。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面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将吸引“走出去”的企业,给中国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银行业应在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的能力,大力发展离岸银行业务,形成银企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8.
从银行业竞争的沿革、监管体制、稳定性等方面比较分析我国银行业和外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的外部性特征,对中国银行业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格局态势作对比分析,由此提出优化银行业竞争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银行业将在2006年底前向境外全面开放。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概在2%-3%之间,但是2003年外资银行已经在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即将加入WTO,入世必然带来中国银行业服务市场的加速开放。而外资银行的全方位引入必然对国内银行业构成巨大冲击,然而,开放大势毕竟已不可逆转,而且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因此,现在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开放,而是如何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