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基于融资约束理论,探讨了代理问题和财务困境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融资约束、内部现金流与企业投资支出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非线性复杂关系,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之间表现出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和管理者代理问题可以导致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在低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反而较大,财务困境可以导致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在高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反而较小。从代理问题和财务困境的角度丰富了融资约束理论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分析方法,同时也为优化我国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外部审计可软化融资约束、缓解委托代理问题,进而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外部审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向、强度和中介效应。经验研究结果显示:(1)外部审计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给定条件下,有外部审计的企业比其他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概率增加13.2%;(2)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均在统计水平上显著,且为部分中介效应;(3)在异质性的创新活动中,外部审计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中介机制看,外部审计通过软化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开发产品或流程改善型的新技术、推出新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增加产品新特色;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开展提升生产柔性的创新活动。研究结果延展了外部审计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为强化外部审计监督机制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不同所有权企业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慈善捐赠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代理成本与慈善捐赠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代理成本越严重,慈善捐赠水平越高;但融资约束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理作用,从而弱化企业代理成本对捐赠水平的正向影响;虽然民营企业具有更强的慈善捐赠偏好,但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代理成本导致的捐赠行为具有更强的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3—2018年574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引入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高管团队外部异质性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发投入在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在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教育背景异质性在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在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上述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证明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影响路径,而且在实践上为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团队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张欣 《财会通讯》2021,(21):57-60,69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分析异质性机构持股对企业财务绩效、内部控制的影响效应,以及内部控制在异质性机构持股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持股显著提升了财务绩效和内部控制有效性,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持股对财务绩效和内部控制未呈现显著的促进效应.内部控制在压力抵制型机构持股与财务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而这一效应在压力敏感型机构持股与财务绩效之间未有显著体现.  相似文献   

6.
债券融资和股权质押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为企业存续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探讨股权质押对债券融资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验证代理成本在债券融资和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文章选取2015—2019年发行公司债的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LSDV回归法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债券融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代理成本在公司债券融资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并且代理成本显著降低了公司债券融资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价值的敏感度,抑制了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7—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Richardson非效率投资度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柔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具有两面性:第一,上市公司储备财务柔性可以缓解融资约束,减少投资不足;与国有企业相比,财务柔性对非国有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程度更大;第二,财务柔性会加剧委托代理问题,恶化投资过度;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财务柔性对国有企业投资过度的恶化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投资者认知假说,使用2007—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认知水平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融资约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投资者认知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融资约束在投资者认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相较于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上市企业投资者认知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更强;进一步分析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会对认知水平促进创新的效应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合理引导投资者、构建信息透明的融资环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3—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优序融资理论、代理理论,实证检验了财务柔性、职工培训投入与企业价值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之间为倒U型关系,职工培训投入在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间为遮掩效应,具体表现为职工培训投入对企业价值有明显促进作用,而财务柔性侵占了职工培训投入预算。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运用财务柔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视角下,通过构建结构化、多维数字化指数和企业融资约束指数,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关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改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缓解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中介机制检验进一步证实,数字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债务成本、延长债务期限、优化债务结构以及数字化补贴效应来实现对融资约束的缓解和投资效率的改进。此外,数字化影响效应还存在着异质性,总体来看,产品市场竞争度削弱了数字化关于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关系,而国有企业产权则增强了数字化对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为此,中小企业应通过持续、深化推进数字化转型,来自主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数字化扶持力度,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化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2014—2018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财务柔性对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并进一步检验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现金股利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财务柔性能够提升现金股利分配动机,而内部控制负向调节财务柔性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效应主要存在于代理成本较高样本组,即内部控制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王毅平 《财会通讯》2021,(13):58-62
本文以深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09-2018年,分析了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在企业财务绩效中的治理效应,进一步对柔性人力资本管理在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与财务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并检验会计稳健性的调节效应.经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与财务绩效间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柔性在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与财务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会计稳健性显著增强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与财务绩效间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可以为高管薪酬契约有效及人力资本柔性构建与管理提供证据支撑,同时还能拓展企业财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具有极强的现实与理论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达 《价值工程》2014,(8):201-203
本文以2004~2012年我国工业上市公司中已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代理成本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企业的融资约束可以缓解代理成本对企业研发效率的负向作用。此外,本文的实证结果还表明,国有控股企业的研发效率低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研发效率,而且企业研发并没有随着研发强度的提高而产生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4.
高建来  彭雅丽 《财会通讯》2021,(11):79-83,89
本文以发行在深沪A股的智能制造上市企业2013—2018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借鉴温忠麟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运用Bootstrap方法探索了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种投资活动在内源融资与企业绩效关系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机制,并区分了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投资活动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表明:创新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内源融资与企业绩效间存在多重中介效应,在全样本中创新投资的中介效应强于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企业中创新投资的中介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介效应强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5.
利用我国2012-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盈余信息透明度、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盈余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约束问题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技术创新;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盈余信息透明度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路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12.14%.本研究从盈余信息透明度视角出发,梳理了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并从融资约束问题角度深入剖析了盈余信息透明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对全面深入理解盈余信息透明度影响企业技术创路径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2012-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盈余信息透明度、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盈余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约束问题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技术创新;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盈余信息透明度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路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12.14%.本研究从盈余信息透明度视角出发,梳理了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并从融资约束问题角度深入剖析了盈余信息透明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对全面深入理解盈余信息透明度影响企业技术创路径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8,(5):241-245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会受到政治关系的影响,尤其是在"关系"盛行的中国。为了厘清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政府绩效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12—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按省份分类后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政府绩效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绩效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政府绩效越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与政府绩效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政府绩效与固定资产投资显著相关,且绩效越好,固定资产投资越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对固定资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分散企业经营风险的工具,也是保险公司以非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效应分步检验法,研究表明董责险通过降低企业内部代理成本和加剧外部融资约束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和过度投资行为,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说明董责险一方面能够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又向外界传递企业存在风险的信号.进一步检验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抑制作用在成熟期企业和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本文为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披露和抑制代理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同时,代理成本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传导关系。  相似文献   

20.
辛琳  孟昕童 《会计之友》2021,(24):57-64
选取2010—2019年数字经济上市企业为样本,以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上市企业的社会网络与知识网络双重嵌入对创新绩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表现为:社会网络嵌入缓解数字经济企业融资约束,从而推动创新绩效发展.而融资约束在知识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关系中没有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文章创新之处在于从交互赋能视角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以往单一网络嵌入的相关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网络和知识网络的交互赋能机制,缓解融资约束,不断提升资源获取能力,提升团队的知识敏感度和知识迁移能力,提升数字经济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