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奥肯定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增长。本文以江西1981—2006年的GDP和三次产业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应用Eview5.1软件,实证分析了江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欧元区     
《上海经济》2010,(6):71-71
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0.2% 欧元区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季率上升0.2%,年率上升0.5%。  相似文献   

3.
2006年GDP增长10.7%,这是在前三年连续增长10%基础上(其中,2003年经济增长10.0%,2004年增长10.1%,2005年增长10.4%)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总体态势良好,但在面临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房地产与股票)上涨的情况下,应警惕经济的进一步趋热。  相似文献   

4.
(1)CPI继续处于偏低状态。今年一季度CPI同比增长1.2%,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1.6个和0.6个百分点,去年三、四季度平均CPI增幅为1.3%和1.4%,即CPI增幅已连续三个季度处于1.5%以下,相对于GDP季度增幅仍在i0%上下来讲,这明显偏低,其中2月和3月CPI仅增长0.9%和0.8%,显示通货紧缩压力在经济增长仍处于高位时继续加大。经济增长保持高位难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继续保持偏高增长,但物价增长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物价在高速增长的条件下继续走低是总供给增长过快、总需求相对偏低的反映,2002年以来投资的持续过高增长扩大了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使供给明显于大于总需求,物价必然走低。这一态势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的GDP增长形成制约。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07,(7):22-24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经济增长加速,稳健性持续增强经济增长创13年来新高。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386.26亿元,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同期快1.5个百分点。GDP季度增长已经连续15个季度保持11%以上,连续10个季度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6,(34):48-48
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达到6年来最高水平,大步超过美国,突显欧元区12国经济表现明显改善。欧盟统计部门欧盟统计局(Eurostat)称,由于德国和法国经济表现出惊人的强劲,欧元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0.9%。同期内,美国经济增长率放缓至0.6%,英国则增长0.8%。  相似文献   

7.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7):B0001-B0003
一、上半年经济增长特点分析 从动态的角度看,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二季度当季增速并不低。初步测算,二季度GDP增长9.5%,比一季度还加快了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加快0.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均加快0.1个百分点。从1996年以来的近十年第二季度增速对比情况看,除了去年略快于今年(增长9.6%)、1997年与今年基本持平外,其余各年二季度增速均低于今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2010,(10):75-75
欧盟统计局(Eurostat)9月20日公布的修订后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受本地消费开支的带动,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大幅增长,并且已超过美国和日本同期的经济增速。第二季度,经修正后的欧元区GDP环比增长1.0%,与初值持平;同比增长1.9%,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可喜之势。1-6月,全省GDP为71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增加值2950亿元,增长14.8%,快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全省GDP的增长贡献率为41.4%,拉动GDP增长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西部论丛》2007,(5):28-30
2006年的经济高增长出人意料 2006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年,增速之高出乎绝大多数分析师的意料。根据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25日公布的数据初步核算,200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0940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0.7%,增幅加快了0.3个百分点。尽管国家统计局在2006年两次调高了2005年GDP的基数,起到了降低2006年GDP增速的作用,但去年10.7%的增速仍然达到了11年来的最高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全球平均3.0%的增长速度。与同样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的日本和韩国相比较,日本在其高速增长阶段的GDP平均增速为9.2%,韩国的这一数值为8.5%。  相似文献   

12.
7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尽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895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但与其他因素相比可以发现,这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8日】日本7-9月的经济增速到底有多慢?日本政府即将周公布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民间经济学家称他们预计第三季度GDP只会比上一季度增长0.3%,折合成年率约为1%。一些经济学家称,他们认为GDP甚至可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14.
经济视野     
《首都经济》2009,(8):11-13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到7.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到7.1。上半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  相似文献   

15.
美国     
《上海经济》2010,(4):70-70
经济学家连续三个月上调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估 3月10日公布的相关调查显示,2010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预估由2月的估值上调0.1%,至增长3.1%,为连续第三个月上调预估。201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0%,比一个月前调查时的预估低0.1%。不过经济学家们预计,在未来的数个季度中,库存将继续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作出贡献,但贡献的规模预料将日渐缩小。  相似文献   

16.
《天津经济》2009,(8):73-74
1~6月份,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88.5亿元,GDP增速达到9.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市中仅次于江苏的11.2%,排在广东(7.1%)、浙江(6.3%)、上海(5.6%)之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88.5亿元,GDP增速达到9.9%,接近山东省年初确定的10%的全年增长目标。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市中仅次于江苏,排在广东、浙江、上海之前。  相似文献   

17.
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对我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针对国际上盛行的“供给导致”假说、“需求跟随”假说、“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相互独立”假说以及“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假说,利用含有误差修正项的格兰杰关系函数式以我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检验结果说明若以我国广义货币量(M2)占名义GDP的比例和非金融机构所获取的贷款量占当年名义GDP的比例作为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则我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短期内金融深化不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其中经济增长会促进货币程度的提高,但对非金融机构获取的贷款量没有影响。长期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会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相似文献   

18.
叶彩卿 《开放潮》2005,(11):40-41
“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在经历了2001年的经济谷底之后,从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回升繁荣期,迄今连续三年的快速经济增长表明了目前我国经济已处于周期性增长通道的关键时期。回顾整个“十五计划”,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两大重要指标均已提前一年完成。2004年,我国GDP累计完成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双双超过了“十五计划”设定的12.5万亿元和9400元的目标。2001-2004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姚冬琴 《发展》2014,(6):16-18
全面深化改革,追求更高质量的GDP,成为今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头戏"。记者从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与2013年GDP实际增速相比,2014年,除黑龙江、海南上调GDP增长目标外,贵州、宁夏、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南、广东等7省份GDP增长目标与去年持平,其余22省份则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但下调GDP增速并不意味着信心减弱。比如,吉林省2014年预期GDP增长目标是8%左右,与2013年GDP实际增速相比,下调0.3%。吉林省省长巴音朝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这是一个换挡的速度,也是预期性、有弹性的速度。实际工作中,要全力以赴,争取完成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在广东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83~2009年广东GDP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广东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非常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影响是正向的,但作用较小,并且滞后期数不同,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GDP之间存在着不同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