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TO经济导刊》2013,(4):17-17
3月5日,全球契约CEO水之使命组织的“企业水资源管理和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来自印度的经验”国际研讨会在印度孟买召开,与会的近160位来自企业界、民间社会和联合国机构的代表主要讨论了企业如何更积极地帮助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及区域性水和卫生危机——尤其是对照“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以及企业间开展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与中国比邻而居。如今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8000亿美元。生化技术、金融财会管理、化工医药工业、工程机械、精密仪器加工、珠宝业,以及小麦、大米、玉米、花卉、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尤其是印度服务行业多年来非常发达,其总产值以年均9.4%的速度持续增长。由于和中国在经济增长、市场潜力、人口情况等方面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因而印度的物流业发展状况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凌云 《商业研究》2003,(5):155-157
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出口大国,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位居世 界之首,软件产业已成为印度高新技术产业中出口增长最快的产业。研究、借鉴印度信息软件产业发展 的经验,对我国信息软件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展 《财贸研究》2023,(11):42-50+83
采用Jorgenson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资源再配置效应纳入核算框架,然后基于统一的增长核算框架和可比数据对四国全要素生产率做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四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0.4%、0.6%和2.1%,对印度、日本、中国和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34%、25%、11%和10%。资源再配置效应对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整个考察期内,资本和劳动再配置的净效应对韩国、印度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分别为100%、50%和33%,而对于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迅速走向非洲。中国和印度在非洲经营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印在非企业发展模式具有很多共同性,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客观地比较两国在非洲企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为两种模式相互借鉴提供一种思路,而  相似文献   

6.
在后危机时代,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竭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金砖四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四国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无疑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基于此,比较分析金砖四国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的战略异同,对四国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寻求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合理路径,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饭店现代化》2012,(10):40-41
9月12日,应印度饭店和餐馆协会主席坎穆拉什·巴洛特先生以及印度里拉凯宾斯基酒店度假村集团副主席维伟克·奈尔的邀请,加桑·艾迪博士代表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董事会来到果阿,参加包括其他6个国际协会参会的由印度饭店和餐馆协会举办的为期三天的会议。这些国际协会包括美国饭店协会,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美饭店业主协会,酒店财务和技术委员会等。在这三天之中将有来自印度以及全世界的代表,也包括中国、新加坡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超过850名与会者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火星代表理性,金星代表感性。高度的情感内容被融入现代科技改变了这个世界,让地球越来越像金星而不是火星。”情感专家约翰·格雷在1992年出版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中写下了这段名言。10多年之后,这段名言在商业世界里开始应验。世界营销学会主席、印度管理学家卡塔加雅·何麻温博士,在自己多年实践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今天的市场越来越像“金星市场”。  相似文献   

9.
《机电产品市场》2007,(7):21-24
当前,在一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重点垂直行业很大程度带动了自动化市场的迅速增长。让我们看一下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太区最重要国家的垂直行业情况,不难发现在自动化应用水平方面,很多垂直行业之间都有相似之处。例如在过程自动化市场,中国和印度最大的自动化用户都来自电力行业,该行业将最终影响和约束新的制造能力的增长程度。  相似文献   

10.
回顾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过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本文将印度经济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并分析了印度经济向前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本文认为,印度在世界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将进一步增长,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因素仍有可能影响未来印度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楚峰 《农机市场》2008,(11):38-38
10月20日下午,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和中国工业报社联合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郭福华、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李新男、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理事长谭旭光,以及来自潍柴、玉柴、东风朝柴、一汽解放锡柴、博世等代表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2.
据南通检验检疫局统计,2006年南通口岸进境棉花达到363批,11万吨,货值1.58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45.78%、136.93%和130.23%,主要来自美国、印度等13个国家和地区。然而棉花进口量的大幅增长,也带来了棉花重量、品质、疫情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曹茜 《商》2014,(9):216-216,199
高新技术代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地激烈竞争的焦点。本文介绍了宿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的前景和必要性,通过对宿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最终实现地区经济突破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工商行政管理》2012,(14):72-72
7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中日韩三国消费者政策磋商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磋商会由中方举办。中方代表由来自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国际合作司、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日方代表来自日本消费者厅和国民生活中心,韩方代表来自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和消费者保护院。  相似文献   

15.
印度经济经历了与中国经济相似的发展历程,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以内需为主导;对世界经济的依赖度较低。因此,印度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同样作为亚洲发展中大国、新兴市场经济体、金砖国家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中国经济应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铮 《农机市场》2016,(8):57-57
正7月15日至7月20日,亚太农机协会理事会(Re CAMA)第二届会议在印度南部城市哥印拜陀举行。与第一届会议于去年10月在中国国际农机展上同期举行一样,本次会议在2016印度农机制造商大会(AMMM)期间召开,一同举办的还有Agri Intex 2016展会。本次亚太农机协会理事会会议有来自孟加拉国、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斯里兰卡、泰国、土耳其和越南等12个国家的40位代表参加。中国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印经贸关系中,只要任何一类中国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明显上升,印度媒体就会借机狂炒所谓“中国经济威胁论”,号召印度用户抵制中国产品,鼓动印度政府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各国中,中国产品在印度所面临的舆论环境是最恶劣的,这给中国产品开拓印度市场带来了重重困难。然而,以中国电信设备为代表的投资类产品却逆流而上,顺利打入印度市场。  相似文献   

18.
张娟 《国际市场》2009,(6):56-56
2009年4月27日上午,印度政府代表希拉女士、现任中国驻印度大使和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印度驻上海总领事戴思锐女士、上海世博局副局长胡劲军共同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印度国家馆设计方案揭幕,双方签署印度国家馆建馆土地移交备忘录。  相似文献   

19.
印度自80年底初开始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路径与中国相似.但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放缓.暴露出政策制定缺乏连贯性、低效率财政补贴过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贫困人口集聚等体制机制问题。中长期印度仍具有人口结构合理、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国际政治环境良好等比较优势。在分析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优化人口结构、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大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投资、切实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对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天下     
《中国海关》2014,(6):4-5
2014年4月21日,印度大选进行中,各党派候选人及其支持者纷纷拉票。2014年印度大选是印度历史上历时最长的选举,印度人民党领袖莫迪最终大获全胜,实现了合法权力的和平过渡。这代表了印度人渴望发展经济、杜绝腐败的心声,很可能成为印度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