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常有人问我,ISO 26000社会责任工作组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工作组是怎么工作的等等。其实,这也确实是ISO 26000组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方面。应该说,相比工作组承担的任务,工作组组织体系显得相当复杂,以至于许多参加工作组的专家也常把工作组组织机构设置及运行当做调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在参加ISO26000工作组过程中,与各方面专家在会下的讨论、交换意见对我来说一直是很有意思的事。不管大家的观点是什么,也不管是来自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通过交往,各自都既收获了信息,也收获了友谊。在工作组的这几年,与专家们交往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3.
《WTO经济导刊》2010,(11):33-35
2005年3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社会责任工作组中国专家代表团部分成员乘机飞向遥远的巴西,参加社会责任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经过几次转机,35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会议举办城市萨尔瓦多。这次漫长而枯燥的旅程,似乎也预示了标准起草工作的漫长和艰难。  相似文献   

4.
参加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是参加会议讨论,而且是与各方面的沟通。沟通工作做得好,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就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出去,相关的信息和动态也能及时获得。在ISO26000起草的5年中,我曾与参加工作组的所有各方专家都接触过,这不仅使我们对相关议题及工作走势有了及时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专家深田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日本人参加国际会议向来是只听不说,或以听为主,被逼无奈才做个结结巴巴的发言。在国际会议中这是沉默的一群,但我的印象被ISO26000工作组中一个日本老头改变了。从第一次会议(巴西会议)开始,他不仅有会必积极发言,而且会下的串联活动也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制定的历史上,作为各种利益互相斗争和各方力量反复博弈的结果,无论是从时间跨度、参与专家还是参与国家来看,ISO26000都创造了历史,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暗示着整个起草过程的漫长和艰辛。作为ISO26000参与讨论和制定的中国专家组代表成员,在本刊2010年第11期所刊载的《一次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历程——参加国际化标准组织社会责任工作组(ISO26000)杂忆(一)》一文中,在作者的指引下,我们了解到了标准制定大背景下有关利益相关方分组、标准使用对象的讨论和主席顾问组成员的竞选等一些片段和小花絮,而这一期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的视角去了解在"关于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原则"和"关于国际行为规范定义"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故事和细节  相似文献   

7.
<正> 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7次会议20日在日内瓦结束。会议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及其附件和工作组报告书进行了磋商,并最终完成了这些法律文件的起草工作。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指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工作组会议完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边法律文件的准备工作,为在9月召开的第18次工作组会议上最终通过这些文件,从而结束中国工作组长达14年零4个月漫长而艰苦的谈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同希望与中国举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的世贸组织成员顺利达成协议,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2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继续起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多边法律文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9.
首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产生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0年7月,首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通过并公布实施。尽管国际标准化组织一再声称ISO26000是指导性文件,不用于第三方认证,不是管理体系。但作为第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比较全面规范社会责任行为的文件,必然会改变社会责任的发展格局。如何认识和把握该文件,  相似文献   

10.
对附录的讨论一个文件的附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很多关注,自然也就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论。但ISO26000的附录,却是在各方的高度关注、争议、博弈和妥协中出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