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近两年,社区家政服务业应运而生,南京西路街道大家乐载体下属的永帮家政、舒意家政、好帮手家政、永大家政四户非正规组织从三年前开始已先后列入家政服务业,其中永帮家政、舒意家政和永大家政均列入“4050”项目,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家政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我省建立了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协调处理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重大问题,推动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制定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中长期规划和重大产业政策。这充分体现了省政府把促进家庭服务业发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即墨市把发展家政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一个新领域,以培训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城乡家庭妇女等就业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开辟培训、就业“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4.
<正>家政服务业是朝阳产业。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扩大居家养老和育幼等服务供给,是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与家政人才需求背景分析随着我国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人口老龄化以及新的生育政策实施,家政服务行业的潜在需求量大幅增加,为吸纳就业、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依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剖析及行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为期10天的勉县下岗困难职工家政服务培训圆满结束,参加培训的50名下岗困难职工经考核合格后获得了家政服务技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是该县2014年助力下岗困难职工就业培训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县通过扎实开展该培训计划有效促进了下岗困难职工创业就业,三年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00余人。近年来,该县以解决下岗困难职工就业需求为目标,以家政、家电维修、刺绣等适宜创业就业的培训项目为重点,多项措施推动创  相似文献   

6.
<正>家政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关系着千家万户民众福祉,是“一举多得”的朝阳产业。家政服务业也是事关“调结构、稳增长、促就业、优民生”的新兴业态,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随着养老、托育及生育三胎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家庭服务、照料老人、幼儿托育、家庭保洁等服务项目需求与日俱增。消费者普遍认为家政服务人员难找,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是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需求。开展天津市家政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研究,通过掌握本市家政服务业市场需求情况及服务现状,剖析家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准痛点堵点难点,为进一步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改善供需不平衡,促进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家政服务业的正规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家政服务业存在着市场不规范、缺乏诚信、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家政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本文认为,改变家政服务业非正规的就业方式、提高就业者的技能水平、规范市场是推进家政业规范化、技能化和标准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家政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是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一个朝阳产业,家政服务的发展也为缓解就业压力和扩大内需消费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十二五期间老年人口将达2亿人,而且我国老龄化社会渐呈现加速化、高龄化、女性化、空巢化等特征,公民对家政服务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大幅攀升,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残等基础性家庭劳务服务需求转向为家庭指导性服务和家庭投资理财及生产经营、教育顾问等需求。  相似文献   

9.
林云 《中国就业》2014,(8):11-13
家政服务业以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正如前文张燕生研究员所说,新的消费结构的出现带来了需求结构的转变,从而影响到就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蕴藏着大量的就业岗位的家政服务业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充分重视。本期,本刊不仅刊载了国内顶级专家们的前沿思路和真知灼见,也特别为来自一线的文章辟出一方天地,既可与专家观点做一佐证,也可获得实际情况、鲜活典型。本文即是来自基层的关于家政服务业的调研探讨文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长三角两省一市吸收服务业FDI逐年增加。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却日益扩大。本文从就业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三个方面对服务业FDI影响长三角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长三角地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统计》2006,(11):42-43
目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和扩大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陈伟 《中国就业》2020,(1):52-53
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等问题。近期,四川省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本着“注重取得实效,解决实质问题”的目标,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咨询专业机构等方式,对内江家庭服务业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调研对标对表全国、全省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开发老年护理服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务院批转促进就业专项规划,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特别提出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问题,提出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等家庭服务业态,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家庭服务业态,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笔者认为,这些种类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中国就业》2014,(1):21-21
正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产业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压缩一些产业,扩大一些产业。从扩大就业的角度讲,绿色产业和服务业是应该大力发展的。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减排工程、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是应对当前就业压力剧增的一剂良方。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贡献大,尤其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如教育培训、卫生保健、文化创意、通讯及计算机信息、工程咨询、财富管理、服务外包等,都是非常适合大学生就业的行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指出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外包对外包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雪  高长春 《企业经济》2005,(12):101-103
服务业外包在最近几年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服务业外包是否会大幅减少外包国就业机会这个问题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经济学家中的一派认为服务业外包会给外包国的就业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另一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服务业外包对外包国就业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事实上,服务业外包对外包国的就业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两派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而争论的结果又使得大家对服务业外包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区服务业以就业容量大,就业领域宽,用工灵活,适合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特点,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个渠道。一、社区就业潜力巨大.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看,就业岗位的主要增长点在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重点在社区服务业。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32.9%,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从青岛市调查情况看,去年全市市区仅从事家政服务的用户登记就有15000户次,对家政服务人员需求量达到3万人。以此推测,全省中等以上城  相似文献   

17.
小志 《中国就业》2014,(1):19-19
正积极有效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在继续扩大就业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就业结构更加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开拓就业空间,扩大就业容量;有利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在保证就业稳定的同时保证社会稳定。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化解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结构调整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能够防止"空心化"带来的冲击;能够通过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  相似文献   

18.
陈琪 《中国就业》2013,(8):42-43
家庭服务业基本情况衢州市家庭服务业多为私人投资经营,从主体行业分布、从业人员数量和注册资本三项指标看,家庭服务业已初具规模,行业整体发展框架基本形成。目前,该市家庭服务业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10人以上或年营业收入20万元以上)的单位有116家,其中家政服务公司70家,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1.5万人,年营业收入1.4亿元,实现利润0.4亿元,  相似文献   

19.
邱洁 《中国就业》2014,(10):11-11
正济宁市兖州区9月份的秋季就业技能培训班开班了!共有139名群众接受了此次培训。就业训练中心常年开设电脑、美容美发、家政、烹饪、缝纫五类专业培训班,重点为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乡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企业在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和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八类群体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邱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公共就业服务业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分析了现阶段江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为推进江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业的快速稳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