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军 《中国经贸导刊》2011,(10):21-22,18
一季度物价呈现逐月提高的态势,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0%,已经超出全年4%的调控目标,翘尾因素逐月抬高是主要因素,新涨价因素已经出现环比下降的情况;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创出32个月新高,环比下降0.2%。一、通胀压力过大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中短期风险因素(一)总供给方面因素一是结构性供给不足导致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生鲜食品的价格上涨成为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因,居住类价格快速上升是我国当前结构性通胀另一个重要表现。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输入性通胀风险,成为来自于外部的成本推动因素。三是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成为来自内部的成本推动因素,通货膨胀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密切相关,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和劳动力报酬的不断上升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加大PPI向CPI传导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目标制管理通胀预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鉴于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国内的经济政策,社会各界通胀预期较高,导致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快,有效管理通胀预期进而稳定未来物价成为重要议题.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政策透明度高、责任明确、操作工具灵活多样的特点,是形成理性通胀预期,稳定物价,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指出我国本轮通胀既有美元泛滥导致输入型通胀的国际原因,也有我国持续顺差导致货币供给过度的国内原因。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促进了我国"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从而引起了"工资-价格螺旋"型通货膨胀。最后,本文对如何解决通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宗商品价格自2008年12月底触底,进入2009年后便展开了一轮强劲的上涨。在金融危机蔓延,世界经济萎缩的背景下,商品市场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表现,分析认为主要是经济转暖预期、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和美元贬值等因素导致。经济基本面改善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因,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预期和美元近3个月来的持续贬值,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乐 《中国市场》2008,(20):72-72
和以往的通货膨胀浪潮所不同的是,此次的通胀发端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23%而导致的。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超额的货币流通需要为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负责。到底是猪肉助长了通胀?还是货币助长了涨价呢?  相似文献   

6.
美国债务危机以及美国早已存在的债务危机,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存在一定影响。根据实际数据和理论分析,解释了美国为应对债务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和热钱涌入对中国的通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宗初级商品进口价格持续上涨,引发了关于我国大宗初级商品进口价格上涨是否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原因的讨论。本文分析了原油、铁矿石和大豆进口价格变化与CPI的关系,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大宗初级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对CPI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陈启清博士日前发表文章表示,全球性通胀通过影响世界经济会间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而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则会直接打击中国经济。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中国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需要大量进口能源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因依然存在,目前一些新的涨价因素在增多。在新老因素叠加因素影响下,或将导致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性上涨且波动加剧。  相似文献   

10.
惠岱 《中国市场》2008,(13):68-69
本文从流动性过剩、劳动力工资加速上升、大宗商品进口成本提升及美元贬值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提出在弱美元、强商品的格局下,我国的通胀形势除了需考虑中国独特的经济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复杂的全球背景。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我国通胀预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天量货币的投放,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和商品房、股票等资产价格出现恢复性反弹和快速上涨所致;2010年,我国经济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温和的通货膨胀,CPI可能运行在3%左右,发生严重通胀的概率极低;但我们也应时刻关注物价的走势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的稳定复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成本冲击型特征十分明显(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成本冲击型通胀成为被广泛谈及的热门话题,由此也有一些人提出应适当提高通胀容忍度的观点。不过,虽然各方面谈论较多,但有关成本冲击型通胀的流行认识普遍仍停留在直观理解和简单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尚缺乏全面分析成本冲击型通胀及其与宏观政策,进而与通胀容忍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缺乏对这一问题严谨、规范和系统的理论剖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持续地上涨。观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几次通胀,几乎都有一个通胀生成的前兆、发生和加剧的过程。什么样情况说明将要和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1)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异常活跃。在资金市场上,银行信贷规模突破计划,头寸吃紧,民间借贷发展,高利贷出现,黑市利率大幅度上升。在劳动力市场上,流动劳动力迅速增加,就业容易,劳动力价格呈上涨趋势。在商品市场上,敏感商品如建材、新兴消费商品价格上扬,剔除国家调整价格因素,零售物价连续三个月轻度上涨。这些是通货膨胀发生前的征兆,即预示将有通货膨胀发生。(2)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更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是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大敌,我国目前面临通货膨胀,外界对于通胀的理解在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并且,通货膨胀也在影响着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粮油价格上涨现象,从过去的历史来看,粮油价格上涨一般是通货膨胀的前奏,这次粮油价格上涨使得中国将会出现轻微通货膨胀,但还不会出现高通胀。发生通货膨胀,如果库存粮食多,粮食与通货膨胀一起涨。现在的情况是,粮价涨幅远比通货膨胀率高。所以,这次是粮价上涨的真实原因是库存不充足。就目前看,中国还没有发生高通胀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中,经济增速和CPI的涨幅双双创下了最低记录,数据公布之后很多人认为通胀压力已经大为减缓。此番通胀降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也归因于我国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我们的货币汇率相对稳定。本文主要以近年的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探究引起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试图找出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以预防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通胀来袭?     
开发商大举买地、消费者排队买房、股市回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黄金再次成为抢手商品……所有这一切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通胀预期越来越强烈,并影响着人们的决策行为。新一轮的通胀,真的会来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市场》2009,(33):52-53
开发商大举买地、消费者排队买房、股市回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黄金再次成为抢手商品……所有这一切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通胀预期越来越强烈,并影响着人们的决策行为。新一轮的通胀,真的会来吗?  相似文献   

19.
《四川物价》2008,(5):41
阅读:新华网不久前刊登余丰慧的文章说,3月2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发言指出,要调整理顺务工和务农收入的比价关系,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劳动力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谢伏瞻把农民工收入过快增长作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并提出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必须防止农民工收入过快增长。不可否认,劳动力成本增加的确会加大物价上涨压力,但农民工涨工资绝对不是引发通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陈华  张艳 《价格月刊》2010,(6):11-18,22
宽松货币政策下释放的巨大流动性,加之股价、房价大幅快速上升以及黄金、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虚高.通过传导机制不断向PPI和CPI传递.推动了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关系,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难题.考量通货膨胀不仅要盯住CPI,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走势.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发生动态微调,注重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以保持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