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矿业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业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业城市是我国城市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矿业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很多矿业城市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危机。众所周知,我国的矿业城市多数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通过重点项目的集中投资形成和快速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这些矿业城市在获得快速成长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面临的机遇分析入手,分析了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论述了市场化趋势、全球化趋势、知识化趋势、城市化趋势、信息化趋势对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针对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机遇提出了我国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有400余座矿业城市,针对矿业城市存在的问题,研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矿业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理好矿业城市发展过程应注意的各种关系,促进矿业城市的和谐进步,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业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业城市的兴起不仅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而且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矿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矿产资源枯竭,产品结构单一,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化水平层次低,城市社会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源开发战略重心的西移,经济发展及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又将有一些新的矿…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我国现有矿业城市(镇)428座,其中处于中老年期的地级矿业城市有73座,矿业城市急需进行经济转型。矿业城市的转型也是当前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权力在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矿业联合会研究员张以诚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矿业史和矿业城市专家,博士生导师。作为中国矿业城市研究的最早提倡者和推动者之一,张以诚教授在矿业城市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的《但问路在何方——矿业城市理论与实践》一书就是他自1993-2004年十余年间关于矿业城市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集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一、导论 1.研究背景.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对于缓解目前我国地质矿产投入不足,引进勘探、采矿、管理等专业技能以及增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活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比较各个矿业城市吸收FDI的业绩和潜力,有助于分析矿业城市在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如何将外资有效利用、合理配置到资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接续产业,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矿业城市(镇)这一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这里我们姑且将“以矿业资源为对象的采掘工业及其相关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人口聚集而形成的特定地域”称之为矿业城市。据统计,我国现有矿业城市(镇)426座,在我国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资源濒临枯竭,面临“矿竭城衰”威胁的老年型城市54座,占总数的12.68%。  相似文献   

9.
试论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特点 矿业城市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矿产资源条件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既有一般城市共有的特点,又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呈分散型;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结构、科技结构、人才结构呈现单一性,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趋同.  相似文献   

10.
矿业城市地下水抽排的生态环境影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矿业城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但是,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进行,矿业城市地下水的抽采量和矿井排水量越来越大,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岩溶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表水污染、地下水环境恶化、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已经破坏了城市矿产资源开发与地下水合理利用的和谐步骤.本文从对矿业城市地下水抽排的正、反面生态环境效应模型分析入手,对矿业城市在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的破坏、影响地下水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选择了我国 51个矿业城市 ,以现有统计资料为依据 ,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与外向度、经济发展效率、技术进步、财政状况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矿业城市的动态特性、演变规律及其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 ,矿业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不同类型矿业城市之间 ,其经济发展的效益与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矿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鞍山齐大山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各类矿区300多个,由矿区演变的矿业城市超过100个.积极开发我国矿区工业旅游,不仅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也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促进矿区的发展.本文以辽宁省鞍山齐大山铁矿为例,进行矿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首先将软权力从企业、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中国当代的软权力。接着以矿业城市为例,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矿业城市的软权力作用。通过分析得出矿业城市的发展不仅是一个资源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软权力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矿业大国,矿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长期的开采和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我国目前有18座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占全部矿业城市的十分之一。阜新作为全国惟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其重要标志之一,就在于阜矿集团能否实现经济转型,阜矿集团承担着主力军的重任。用经济转型统揽矿区的各项工作,加快发展非煤产业.使矿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阜矿集团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产业刚性与矿产资源城市转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依靠本国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得到极大重视。伴随着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先后在全国各地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矿产资源城市。这些城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发挥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长期以生产和输出资源及其初级产品为主,形成了支持矿产资源城市发展的单一的产业门类,极大地发挥了矿产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Hamming贴近度为测算方法度量了67个矿业城市在1978、1989和2007年三个截面上三次产业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的差距,并以各城市Hamming贴近度的变化为主线,将这些矿业城市划分为钱纳里一致模式、钱纳里渐近模式和钱纳里渐远模式。使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这些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笔者认为,在当前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应以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前提,三次产业应该注意参照钱纳里标准协调发展,这将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7.
一、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特点矿业城市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 ,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矿产资源条件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 ,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既有一般城市共有的特点 ,又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呈分散型 ;产业结构单一 ,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 ;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产业组织结构、科技结构、人才结构呈现单一性 ,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趋同。二、“九五”期间中国城市功能定位和支柱产业选择对矿业城市的启示城市功…  相似文献   

18.
煤炭城市如何发展 ,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很多国家 ,既有失败的教训 ,也有成功的经验。在我国 ,解决煤炭城市的发展问题 ,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分析我国煤炭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煤炭城市的发展对策。一、煤炭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1 环境污染 ,资源破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当今所有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煤炭开采对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环境影响较大 ,使区域生态系统变得脆弱。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采矿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与采空区下陷等 ,这些因素造…  相似文献   

19.
会展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重要城市都高度重视会展产业的发展,中国会展产业方兴未艾,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山东纺织业发展会展经济,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杜绝低水平的恶性竞争,打造品牌会展业,创造完善的交易链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矿业城市178座,超过全国城市总数的1/4.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难免走向衰败.其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最具代表性.因此,建立模型认识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衰变过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风险进行及早预警,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