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市委2002年确立"工业立市"到2006年确立"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围绕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突出抓好六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湖北省大冶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主三化”和“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部署,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市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李建国 《发展研究》2007,(11):87-89
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中明确要求漳州"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为漳州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海西战略的大框架下,本市积极融入、准确定位,制定了"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把漳州建成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梁梅 《经济师》2005,(5):257-258
文章对化州“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作了分析,指出“工业立市”是发展化州的必由之路,同时对相关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时期项目建设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延吉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将"十一五"期间的战略方针定位为"诚信立市、工业强市、依法治市".依靠投资拉动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对实现县域经济快速良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三明市立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紧紧抓住新时期、新阶段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省委对三明"前锋、基地、枢纽、支撑"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工业基础、农业生产的优势,积极参与全省分工,加快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发展战略,找准站位、激发活力、借势发展,着力建设海西"五个基地".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2008,(2):52-53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以其丰富的海产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闻名遐迩。湛江是我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策略的指导下,湛江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被评  相似文献   

8.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湛江市菠萝种植、加工及贸易的发展状况,认为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湛江"工业立市"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李保平 《经济论坛》2004,(15):15-16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浪潮汹涌澎湃,区域经济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加快发展,这是每一个地区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河北许多地区确立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思路,本文就“工业立市”的合理性和对策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衢州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工业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连续跨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逐步由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由衢州制造走向衢州创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6年实现427.21亿元,2007年实现570.93亿元,2008年实现743.3亿元,2009年实现832...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2003,(9):23-26
“工业立市”是珠三角各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可是,记者查看过不少珠海的各种资料,从来没见珠海使用过“工业立市”这个词。这个现象的确有点耐人寻味。也许这也是珠海城市战略边缘化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冬,国务院决定潮州升格为地级市并扩大辖区范围,给潮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992年,新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在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审时度势,做出了有远见的决策:以“工业立市”的战略思想指导潮州的经济建设。围绕“工业立市”为核  相似文献   

13.
农村要脱贫致富,地方经济要得到发展,选择好适当的经济发展方向是关健。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省各地区普遍制定了振兴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提出了诸如“工业立市”、“科技立市”等  相似文献   

14.
汤晓龙 《经济师》2012,(8):189-190
文章通过分析湛江在发展信息产业过程中的优劣势,进而提出在未来如何发挥信息化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通过"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信息技术产业,提高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湛江的"工业立市"和"五年崛起"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十一五"以来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三明市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从思路上拓展、规划上对接、项目上强化,深入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的"三市"发展战略,立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的"四地"发展定位,不断完善"经济繁荣带、产业连接带、特色经济圈"的"两带一圈"发展格局,加快落实观念、战略、产业、市场、交通"五个对接"和思想解放、区域合作、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空间"五个突破"的发展举措,"十一五"取得良好开局.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451.6亿元,增幅创9年来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9.9亿元,增幅创15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29亿元,增幅创13年来最高水平;财政总收入43.03亿元,增长14.6%.  相似文献   

16.
邱士明  陈言 《当代经济》2005,(10):32-33
今年以来,浙江省温岭市围绕“六个一”工作重点,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扎实开展“两年”(即“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活动,工业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1-8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05.5亿元,同比增长18.2%,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226.9分,居台州市各县(市、区)首位。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白山市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打资源牌.走特色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向接续替代产业转型:"两高一资"产业向循环经济产业转型.培育壮大冶金、人参、健康和现代医药、木制品情深加工、矿泉水、硅藻土等8个特色产业,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陈言 《当代经济》2004,(2):14-15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大战略,也是浙江省温岭市存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工业立市”,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深圳创意产业设计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最崭新的城市,深圳一直是展示改革开放成果最前沿的舞台.在现在这场席卷中国所有城市的创意产业风潮中,深圳也同样走在了前面.早在2003年深圳就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并在2004年推出的《深圳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的目标,还规划建设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从建瓯的实际出发,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我们就必须高举“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旗帜,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加快建瓯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