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祭     
在中国云南,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的苍莽深处,聚居着一个文明遐迩的彝族阿细人部落,由于高山横碍、深谷切割,阿细人知古以来就少与外界接触,千百年过去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传统与信仰一直维系在自古不变的祖先遗制中。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日,红万村的阿细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火盛典(阿细人称这样的祭祀为木邓赛禄比)。据传,彝族先民木邓是最早用木棍钻动而生出火种的造或英雄,因而在阿细人的心目中,木邓是永远被尊崇的普罗米修斯。  相似文献   

2.
火的狂欢     
《中国西部》2007,(1):52-63
下午四点钟,祭火神的时辰终于来到了,毕摩和长老们神奇地出现在村中一棵大树下……点燃火的方法只能用祖先传下来的方法进行,即用两根木头摩擦……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慕容古寨要举行请酒神、敬酒神、祭酒神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这天我期待了许久,从上次去慕容古寨探访回来一直期待农历二月初二的到来。明天就是二月初二了,约好摄友第二天早早出发,可晚上老天下起了大雪,我暗暗祈祷第二天天晴。翌日清晨,雪霁云开,数日笼罩不散的浮尘浊气被雨雪荡涤一清,天地明澄。心情犹如暖阳一样的亮豁灿烂。  相似文献   

4.
阿细祭火     
段兆顺  陈克勤 《中国西部》2012,(11):130-143
云南弥勒县阿细人是一个崇尚火的族群,钻木取火为这里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也带来了世代相传的火神崇拜。祭火,这一古老而神秘的火神庆典是这个族群最重大而隆重的节日。尽管世风时移,风土变幻,阿细人依然如先人一样年复一年地重现着祭火的盛典。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慕容古寨要举行请酒神、敬酒神、祭酒神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这天我期待了许久,从上次去慕容古寨探访回来一直期待农历二月初二的到来。明天就是二月初二了,约好摄友第二天早早出发,可晚上老天下起了大雪,我暗暗祈祷第二天天晴。翌日清晨,雪霁云开,数日笼罩不散的浮尘浊气被雨雪荡涤一清,天地明澄。心情犹如暖阳一样的亮豁灿烂。七点和摄友开车前往慕容古寨,路上积雪结冰车不好走,一路小心翼翼地来到拦隆口镇,汽车爬上了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翻过丫豁到了慕家村。慕容古寨在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金藏岭上,金藏岭的沟沟峁峁白雪皑皑,给慕容古寨增添了几分美丽的神秘。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07,(1):32-35
这是一个全部由阿细人组成的彝族村寨,它以龙鲁斗为头,以雨都来补为中心,以来记来补为心脏,建起的寨子最早叫“红岩村”。他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阿细人的民族英雄木邓有了钻木取火的伟大发明,村名也改为“红万村”。  相似文献   

7.
白英 《中国西部》2016,(3):40-45
农历二月初二,也称青龙节或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按照中国北方地区的民俗,正月里的每一天几乎都是一个节日,而过了二月二,"年"才算正式结束,二月二可算是春节系列活动中最后一道隆重的大餐。宝鸡古称西府,历来有农历二月二打粮囤、辟蜇龙、剃龙头的习俗,农家人以此表达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这天一大早,带着对民间二月二各种习俗的好奇和疑问,我来到了西府古州,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2007,(1):36-37
老毕摩石学林,一个土生土长的红万村阿细人。他告诉我,就连祖宗三代也是这里生、这里长,最后两眼一闭,两脚一伸,也在这方土地上守望……  相似文献   

9.
许雪 《中国西部》2013,(5):58-59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与蛇有关的节庆民俗。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日,二月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这时地气转暖,渐有春雷萌动,越冬的蛇被雷震苏醒后抬头而起,蛇又称小龙,原本这天可能是蛇的节日,后来蛇让位给龙,这一天也就成了"龙抬头"日。这天民间有剃龙头、忌针线活之举,传统说法是在整个正月里都不  相似文献   

10.
新华  周华 《西部论丛》2006,(9):76-82
壮乡迎圣节 传说布洛陀是壮民族开天辟地的创世始祖,壮学专家们经过考证后发现,广西田阳敢壮山集中留存有众多关于布洛陀传说的文化遗迹。农历每年的二月十九是民间传说中的布洛陀生日,历史上壮族群众从这一天开始到农历三月初九都会自发前往敢壮山祭奉传说始祖布洛陀,并形成了广西最为盛大、最为古老的歌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