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玲  盛Qiu 《企业研究》2003,(1):65-68
十六大报告提出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20年后的全面小康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均衡的小康,是融经济、文化、政治、生态为一体的小康,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目前已实现的总体上的“小康生活”离未来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距离很大。为确保全面小康目标预期实现,须针对总体小康实际,突出重点,探寻思路,以谋发展。  相似文献   

2.
曾昭宁 《现代企业》2003,(12):27-28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是制造业的核心。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历史上曾经辉煌 ,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相对缓慢 ,在全国位次后移。当前陕西已确立工业强省的战略大思路 ,出台《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 ,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发展的意见》 ,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着力点 ,只有重振装备制造业雄风 ,提升陕西工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 ,才能以结构优化拉动经济总量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目标。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一、国际国内大环境有利。从实际上看 ,主要指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安置与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收入。在中国实现小康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强调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三农”。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中正遭遇困境,加快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一直是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经济的困境,就其完善提出若干合理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景哲 《现代企业》2004,(8):40-41
关中城市群是指,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线为一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及星火产业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为两带的“一线两带”关中经济区,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韩城、华阴、兴平等8城市在内的城市群。该区域的发展速度、质量以及实力都明显快于、高于和强于省内其它区域,关中城市群的基本框架雏形正在形成。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内部条件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加以对照,从相互联系中作出更为深入的分析评价,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由于报告高举“三个代表”旗帜,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切入点,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充分体现了“务实”、“发展”和“富民”的鲜明特色,因而这次大会大得民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速度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随着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塑造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民实现了小康,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为此,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在《关于加快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和目标任务: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比较劣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县域经济要以特色经济为方向,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积极探索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路子,启动实施农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并以此为纽带,将各类建设资金进行整合,发挥合力,重点突破,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一、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农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二次全委会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更…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已成为中国新 世纪经济发展的大思路、大战略。这对于西部各省来说,无疑是个绝好的发展机遇。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段”,将如何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在进行西部大开发中陕西的切入点,落在了“两点两面”上,两点指以西安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及以榆林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两面指基础设施建设和山川秀美工程。 在这一战略决策中,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战役。在1999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发展服务经济是城市的第一要务,而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服务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十一五”期间,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实现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并实施好这一规划,意义十分重大。一、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研究和编制“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未来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加快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2.
《企业科协》2004,(7):13-16
200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及上级科协的关怀下,我市企事业科协组织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发挥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抓好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中心工作,密切联系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团结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在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13.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资讯宽频     
中共十五大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5年来,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主要目标如期实现:1.进入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如今已成为现实,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到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到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将是国民经济“软化”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的过程。从国民经济动力结构看,第三产业已经或将要成为GDP增长的第一失去力。我们应该据此扭转国民经济发展主要靠工农业推动的旧思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调研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今年年初发布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  相似文献   

17.
高路 《企业导报》2003,(1):54-55
<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新目标,令人振奋,立即成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词汇。 “小康”,尽管这个词国人已经谈了二十多年,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新的内涵,它使“小康”有了新境界。 “小康”:国民生活水平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萧灼基教授首先表示,经过全国人民20年的努力,我国已于20世纪末胜利实现总体小康。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还有很大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社会发展对知识、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国也正在进入依据知识、信息来进行生产、分配的经济社会。由于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其过程必然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1)知识是关键的生产要素;(2)高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3)教育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对企业干部提出了哪些要求,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5):86-86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2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区总面积35km2。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获国家科技部、商务部批准。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13家,是株洲市最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经过10多年的发展,株洲高新区形成了“一环两带”、“七纵四横”新城区网络和“一区三园四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以钻石切削、金德管业、时代新材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以九方集团、南方公司、湘火炬为主体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金泰药业、千金药业、唐人神、太子奶等企业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以时代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