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已发布的会计准则中,包括《所得税会计》准则。该准则从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财务报表中应披露的事项等方面说明了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基础、所得税会计的方法及其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国此次制定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定的,新准则与我国旧准则相比无论在所得税会计差异的分类、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表列报与披露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新所得税准则下,存在哪些难点呢,本文就详细探讨了新所得税准则的难点及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新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把握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关键,明确帐目价值、计税基础以及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准确把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成原因与内在规律及其准确的计量过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使中国会计准则更加创新趋同于国际会计报表准则,进一步调整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缩小所得税处理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为例,对比分析了我国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在制定准则所依据的基础观念、所得税会计差异的分类、所得税会计方法、财务报表列报与披露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新准则的相对优势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建龙 《技术经济》2006,25(11):124-12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为例,对比分析了我国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在制定准则所依据的基础观念、所得税会计差异的分类、所得税会计方法、财务报表列报与披露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新准则的相对优势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从所得税会计实证研究盈余管理视角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如何选择所得税会计方法、不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所提供的所得税会计信息质量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实施效果,为企业选择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并将逐步在其他企业中开始实施。现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与旧规范比较,从会计理论到会计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真正体现了会计的真实、公允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准则中的所得税准则在理论基础、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方面都有了相应的创新,并且在相关概念、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存在新的变化,在企业运行中很好的执行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就能够带来企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新所得税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众多研究成果对原有准则和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促进了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限制了其短期行为,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这一创新使得所得税核算原理、方法和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加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会计的管理必须不断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应势而出,时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影响重大。本文正是对新准则之下所得税会计实行的意义及新准则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得出积极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本文分析了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企业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并对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时有关的所得税影响数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关系,并阐明了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中首次明确统一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统一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信息列报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所得税会计的根源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会计的管理进行进一步的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新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应势而出,对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影响重欠.本文正是对新准则之下所得税会计实行的意义,以及其与旧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的优劣比较,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张峻 《时代经贸》2007,5(6X):143-144
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本文分析了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企业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并对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时有关的所得税影响数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关系,并阐明了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中小企业有许多不同于大型企业的特点,其所得税会计处理具有特殊之处,而其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现行依据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等具体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及《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各行其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故就此对中小企业所得税核算弊端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而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准确地对所得税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奠定了基础。由于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两者在资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完全改变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本文通过实例对新旧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和探讨,并对企业如何在新环境下寻求应对措施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8.
韩宗强 《经济师》2007,(10):176-178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颁布前我国没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只有《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1995),企业在会计实践中主要是按照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文章通过对相关概念、所得税计算方法、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的对比,对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并对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业务双方的会计处理办法作出了新的规定,与以前相比,新规定增强了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的协调性,大大减少了旧准则中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简化了债务重组业务的纳税调整.本文就新准则下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处理、税务处理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引入了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这是对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因此会计人员应加强对新准则的学习,以提高会计水平,正确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