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庆华 《新西部(上)》2007,(5X):190-190,192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的独特个性,而且这种个性都是建立在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基础上。在时代的共性中体现作者独特的个性,文学作品起到了连接纽带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不断呈现,但是文学作品内容和题材都趋于雷同,体现所谓的“时代的共性”的文学作品已渐失个体作者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2.
黄旭梅 《发展》2008,(9):50-50
一、构造具有经营个性的企业文化 同一行业的企业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个性。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标识自己,就必须构建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对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设立定位;注意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内部培育出自己的文化。这样,才能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蔡滟 《改革与开放》2014,(13):68-69
建设"美丽镇村"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八大以来,各地在建设"美丽镇村"中进行了多方面尝试与推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建设缺乏规划、布局散乱,环境问题复杂无序,基础配套设施及服务滞后,镇村片面追求经济效果而缺失个性化特征等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美丽镇村"建设,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以苏州市为例谈谈"美丽镇村"的共性和个性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必须正确咎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从而把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文化中的个性差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凸现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个性特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共性归属,后者强调个性自由.两种文化渗透到现代企业管理中表现为两种管理思想的不同倾向,但二种不同的管理思想是随时代的不断发展而相互渗透,并且逐步走向融合的,这丰富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主旋律,它是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敢闯敢试与把握方向的统一,研究邓小平创新理论的鲜明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含辛 《江苏经济》2002,(10):69-69
城市建设虽然包罗万象,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城市建设一定要体现它独特的个性。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瑞士的苏黎世,为什么长久地令世人所向往,原因就在于这些城市都有着明显的个性色彩,都具有极高的化品味。  相似文献   

8.
郜亚菲 《魅力中国》2011,(21):99-99
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一种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这两者虽然利用的感官不同,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本文从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个性与共性,特征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9.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的比较与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企业组织的研究中,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是影响最大的两个流派,但两种理论在组织解释中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争论比较,认为分歧在于其研究的层次不同,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的是企业的总体属性,即共性;企业能力理论重点研究的是企业的异质性,即个性。要更好地解释和运作企业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个性不能超越共性。人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正是由于众多个性的创造,才使人类社会千姿百态发展到今天如此繁荣,使人类生活五彩斑斓。人类社会是在众多的个性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如果每个人的个性毁灭了,社会的共性也不复存在,人类社会就会窒息。我们保护人的个性,就像保护不同物种一样。但是人的个性发展要有个度,就是共性所能容忍的限度,超过这个度就会破坏共性.破坏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李应军 《西部大开发》2009,(12):139-139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对主体思想情感的表现的统一,因而每部作品都打上了客观现实与主观个性的烙印。语文教学就是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一方面,它受教师和学生个体人知的影响,另一方面作品不能直接告诉作品的情感和内涵,所以,语文教学本身也是一个个性化教学的过程。只有让个性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才能营造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丹 《魅力中国》2009,(12):142-143
从古至今,中国画都离不开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画的精髓。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又是山水画的灵魂之所在,画家的审美理念,所感所观,传情达意都在其笔墨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晓 《宁波经济》2006,(3):36-37
把人性注入商业,是美国著名财经刊物《福布斯》的创刊理念。商业的个性,商人的个性,或者某个民族、某个地域的商业个性、商人个性,我们不妨统言之"商性"。对"商性"的研究,为工商时代人们的一大兴趣。因为研究"商性",有利于洞察人性,从而驾驭商业。而对人性的洞察,又有利于深化我们对"商性"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铺陈商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所谓"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我们从《水浒》、《三国演义》以及《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领教过各种各样的个性故事。  相似文献   

14.
创新文化是强调个性的文化。浙江创新文化的个性通过其独特的“块状经济模式”体现出来,在“长三角经济”和而不同地向前发展进程中占据了特殊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校园文化植根于校园内,同时影响和辐射社会文化,因此它有别于社会文化,具有独特的特质.新形势下,校园文化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体现时代的特征,体现学校个性特色是校园文化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 传统神韵与现代构成共建出清冷静谧的灵境,奇崛的艺术语言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显示出高德星花鸟画的审美个性所在. 在经历了漫长艺术人生的曲折乃至痛苦的旅程之后,德星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认识、领悟传统的精髓。在探讨艺术个性形成的源流时,他发现,历代大师作品无不体现对传统、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体悟,并以主体生命、灵魂在与时代生活的交  相似文献   

17.
李景 《魅力中国》2010,(30):220-220,222
节目主持人首先是社会形象的象征以及公众利益的代表,而并非个人化的,一味追求节目主持人的个性,过分提倡主持人个性的张扬,是有害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主持人的个性是融注在电广播电视节目的共性要求之中的,同时,其个性又是通过共性的表现而凸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对个性内涵的界定与理解为出发点.以教育学的视角和观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必要性;全面论述了高校体育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新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世界各国之文化产业、休闲产业蓬勃发展。不仅信息产业发展神速,而且个性化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富有个性的企业家取得成功,国际社会的体验经济、个性经济方兴未艾。一、张扬个性——时代最强音对于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年青人来说,他们很难想象其父母年轻时候的服装会是清一色的宝蓝色或陆军色,谁穿了紧身裤上街,往往就被人好奇地议论,甚至有"先进的革命分子"三五成群地用剪刀  相似文献   

20.
今年来随着英语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讲好一口流利的英语不仅是师生们的希望,也是社会工作,生活的需要.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讲,常年的应试学习让他们少于练习口语,难以说好口语.因此怎样提高口语水平,加强沟通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由于长期以来,对于英语教学或是口语教学的研究都集中在教学法或是学习动机、策略和风格等方面,而对于学生个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研究相对薄弱.作者从英语口语这一语言能力着手,对学生个性差异和口语学习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发现可以通过对学生个性特征分析,施以不同的口语训练模式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