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7):176-179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设计了一个两阶段的问卷调查方案,针对高校创业教育计划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业教育计划对学生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但并未对其创业态度和创业意愿产生明显影响。该研究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明有效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创业教育计划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创业教育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感知行为控制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17):5-7
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间存在着一定的背离现象,为进一步揭示两者间的"黑箱"作用机制,以提高创业行为的实际发生率。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创新性提出了基于创业认知和创业决策为中间调节变量的创业意愿作用于创业行为的机理模型;对创业意愿、创业认知、创业决策和创业行为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定义;对诱发创业行为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大力宣扬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全国各高校大力宣传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大学生创业意愿逐年增高,呈增长趋势。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对于现在高校来说,是具有时代感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比例严重失调,表现为大学生创业意愿远远高于创业行为。就此,本文借助心理学、行为学相关理论,采用调研和访谈的形式对高校进行调研,由此发现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原因层出不穷,但主要还是凸显几个重点问题上,比如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创业项目,缺乏资金支持,父母阻拦,没有合适的合伙人等原因。其中没有令人满意的创业项目和缺乏资金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最根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对高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本文旨在揭示: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为什么没有创业行为。研究结果旨为指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创业意向形成阶段创业培训的实施效果,以及在创业意向转化阶段创业主观情绪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培训能够显著影响创业意向和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为代表的意向形成先导因素。同时,在创业意向转化过程中,创业意向与创业行动显著正相关,行为疑虑、行为规避等负面情绪越低,越有利于开展创业活动。此外,创业者的海外求学经历、政府部门工作经历能够对创业意向转化造成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中国创业培训课程设计,鼓舞创业信心,推动创业活动发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对国内外的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力度构建一个涵盖基本属性、教育背景、社会网络、创业能力等多方面对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西安培华学院部分毕业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创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业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驱动创业的因素和机制究竟如何?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引,遵循经济学和行为决策理论的分析范式,提出创业是外在因素和内在认知复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并以大学生创业者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显著影响社会资本的形成,社会资本直接导致创业意愿的提升,过度自信和风险感知同样是人力资本与创业意愿的中介变量。并且,社会资本正向调节人力资本与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经济形式下,突出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解决农民工就业、化解危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扩大融资渠道,实行税费减免,强化创业培训,创造良好创业环境,让"草根型"的返乡创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农民创业意愿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典型案例,从创业需求与创业供给视角分析农民创业意愿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需求可识别Biprobit模型计量统计分析方法,测度衡量地区农民创业意愿活跃程度的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民创业意愿活跃指数为0.844,创业意愿活跃程度较高;教育水平的提高激发了农民的创业需求;政府创业政策改进与已有创业成功案例示范强化了农民的潜在创业意向;土地产权交易与家庭网络建设加速了农民创业供给决策;自我认知调整与社会资本改善增强了农民创业供给能力;媒体的宣传作用与正规金融机构的资本支持功能在农民创业领域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创业逐渐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重要去向.本论文通过在烟台大学对烟台大学及其他烟台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直接调查方式取得的数据,通过stata软件进行分析,主要从大学生所处的创业氛围,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如何对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创业氛围与大学生创业意愿表现出了正向相关作用,即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越强烈;大学生当地的创业氛围越浓厚,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越强烈.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当地的创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创业意愿是实施创业行为的一个先决因素,以吉首大学商学院大学生为例,分析创业教育、个人特质、家庭因素变量对创业意愿影响,并采用Probit模型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在家庭因素变量中,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家庭支持程度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在个人特质变量中,性别、性格、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显著,而年龄、专业、年龄与创业意愿的相关性不大;在创业教育变量中,教学、管理层、个人培养、学院氛围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调查表明,大学生总体创业意愿较高,机会型创业意愿和生存型创业意愿相当,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差异。政府要加强创业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大学生切实认识到创业的重要价值。高校应创造条件,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开设创业课程,并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潜在创业者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储备。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双向流动趋势,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应如何应对此种趋势,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政府如何进行适当职责定位,是重要的课题。本文就为什么政府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扶持和为什么农民工返乡需要政府的扶持及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的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的职责定位及政策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业技能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界定了大学生创业技能维度和各要素的定义,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技能各要素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模型;通过对在校240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有效数据,结果发现:大学生创业技能各要素与其创业意愿均显著正相关。其中,风险承担能力、社交能力、自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战略能力和承诺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键技能要素。最后,对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以提高其创业意愿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鼓励进城农民工自主创业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和测算的数字经济指数,实证检验社会交往内卷化对进城农民工创业的影响,以及数字经济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社会交往内卷化显著抑制了进城农民工创业,且对机会型创业的抑制效应更大;数字经济负向影响进城农民工的生存型创业,而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为正向;数字经济有助于缓解社会交往内卷化对进城农民工机会型创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7,(1):88-95
创业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战略,各地诞生大批孵化企业。本文以孵化企业创业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孵化企业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创业行为表现,建立孵化企业创业行为对创业绩效影响概念模型,使用问卷法收集数据,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实证研究了天津市孵化企业创业行为及创业绩效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创业机会搜寻行为、企业战略选择、企业社会网络行为、创业模式、选址及进入市场选择对企业创业绩效或财务及市场绩效均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和成熟期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回乡创业:定义与边界、发生机制及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创业主体、创业环境、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 4个方面界定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和研究边界,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城市跨区域流动务工的进程中,农民工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打工面临的生存压力,出于生计、自我实现等动机,动员打工过程中积累的人力资本、资金和信息等资源,在乡村、小城镇创办企业,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农业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内容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生机制,构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对农民工创业过程进行了刻画,以便为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着的诸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逻辑起点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理论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农民创业是全民创业的重点。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农民创业的制度环境、创业意愿、创业融资、创业培训等展开研究,为指导农民创业实践起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民创业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农民创业的逻辑起点,以农民缺乏创业意识为前提;相关研究和政策分析过于笼统,且缺乏统筹规划;以做大做强和精英创业来误导农民大众创业;在农民创业培训和政策宣传方面,空谈的多,实际支持的少。所以,在下一步的农民创业理论研究中,必须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对农民群体创业、组织创新和公共支撑体系建设加以重视;对农民创业过程和绩效与一般创业相比较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展开深入研究;对农民创业进行动态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农民工创业素质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实现自主就业、持续就业,是化解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创业型农村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培养农民工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扎实的刨业知识、健康的创业心里和过硬的刨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返乡开展创业活动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最佳选择,是有效改善"三农"问题的首要方式.我国的农民工返乡开展创业活动在目前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制约因素,农民工返乡创业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用SWOT法进行分析,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 劣势、 威胁和机会等展开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各方面的分析,提出让返乡开展创业活动的农民工的优势更优,以不断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隽 《乡镇论坛》2009,(26):28-28
对于关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人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某财经媒体报道,地处重庆市的开县,曾以农民工创业率高和创业成功率高闻名全市。该县一个乡镇,在去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中,曾一夜之间诞生了22家企业。创业带动就业,一下子2000多人的“饭碗”问题解决了。可是人们还没高兴多久,短短两个月之内就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倒闭关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