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发展为现在以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合作社等多种形式,这种经营主体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还存在很多障碍,如规模小、效益差、土地流转问题和农业企业融资问题等,根据这些障碍,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原则,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保定市各级政府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长期实践和大量探索,并将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把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纳入基层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管理机制,探索更有效的土地流转方式,确保土地流转依法有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列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结合土地流转,探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农业经营之路,推动实现土地规模效益的最大化,最终服务三农发展,是工商部门立足职能服务三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课题。天津市工商局静海分局从2013年8月开始,结合县域农业发展实际,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全域调研,对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与其让土地闲置,不如流转给其他愿意耕种的经营主体,在当下的农村已成为一股潮流.截至2016年6月,中国2.3亿农户中流转土地农户超过了7000万,比例超过30%,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这一比例更高,超过50%.而10月底,国内知名土地流转综合服务平台土流网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跃升至10015亩,再次印证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尚志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创新农村发展机制,通过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加大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土地资源整合,推进土地有序适度流转,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整合土地资源42.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7%。其中:粮食种植30万亩,发展特色产业12.3万亩。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所列出的八个方面,均紧紧围绕着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心。备受关注的“土地制度改革”也更加明确,即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使得农民通过农村土地的经营权转让获得收益。土地的流转使得规模适度经营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家庭农场作为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7.
中央和省、市扶持政策的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流转滞后、管理松散和政策支持不强等问题,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和发展入手,提出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一些建议,促进我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部长日前在太原举行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说,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对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方向明确、方针明确、主体明确,在此前提下,进行各具特色的有益探索,找准工作突破口与关键环节,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进步,农村和农业也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当今各县区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制度是土地流转制度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制度的行为日益增多,其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本文论述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农村土地流转都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散的流转形式、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虚化的利益主体等一系列问题都对土地流转产生了不利影响。我国农村经济要想实现体制转型,就必须要在肯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来发展适度规模经济。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转型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以新农村经济体制目标和内容为依据,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和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探讨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影响以及土地流转和农业经营方式与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业农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得十分迫切。2004年以来,中央审时度势,连续发布了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主要从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业农村发展,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完善、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扩大了农地生产经营规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重大部署,有力地稳定和完善了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当前政府及学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力低下的问题,提高土地收益,促进"三农"发展。文章介绍了广西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广西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的六大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土地流转利益主体;深化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农民土地产权市场交易制度;建立扶持奖励的优惠政策,推进土地流转进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对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济源市这些年来,土地流转推进比较迅速,而且也比较有特色,为了使济源市的土地流转更加健康发展,本文对济源市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宗禾 《乡镇论坛》2014,(32):6-7
近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眼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形成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大力培育和扶持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作为推进农业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为加强土地流转明确了发展方向,也为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巴中  相似文献   

16.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路径之一,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才是主要路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点睛之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将大量分散的小规模兼业农户纳入发达的农业分工协作网络,有效规避产权不清对土地流转的制约,实现服务链接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批以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形成与发展。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对资金的需求量逐步扩大,政府也不断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来支持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本文对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河北省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做法,探讨了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当前,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土地加速流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元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现雏形.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家家包地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创造外部条件,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为农业经营主体提升适度规模阈值.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和经济组织进行经营的行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文章从吉水县土地流转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土地流转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